“头雁”领航奏响“蝶变”强音

——江城区村党组织书记奋战在高质量发展一线剪影

2025-07-07 09:41:14 来源:阳江日报

——江城区村党组织书记奋战在高质量发展一线剪影

“头雁”领航奏响“蝶变”强音

——江城区村党组织书记奋战在高质量发展一线剪影

阳江日报


■ 阳江日报记者/曾宇萍

   通讯员/杨广恒 钟连娇

“我们村的斗鱼色彩艳丽、品种优良,只要利用好电商这一平台,一定能销往全国!”城西街道第一埒村党总支书记朱远超常对村民这样说。

在“百千万工程”这场攻坚战中,江城区的村党组织书记正以“头雁”之姿勇挑重担,带领着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从产业项目推进到人居环境整治,从民生实事落实到集体经济发展,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以真抓实干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蝶变”新篇章,为江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搭平台、拓市场

勇当乡村电商“先行者”

“农产品要想卖得远、卖得好,电商就是最好的桥梁。我们已搭建起良好平台,同时提供系统培训,助力把本村特色产品销往全国。”近日,在城西街道第一埒电商产业学院,朱远超正为村民开展电商培训。

捕捉到电商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朱远超积极依托江城区(第一埒)农村电商人才实训基地、第一埒电商创意园、第一埒电商产业学院等平台,大力协调各方资源,从邀请专业讲师授课,到手把手指导村民拍摄产品视频、运营网店,全力推动村特色农业与电商深度融合,让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驶向广阔市场。去年以来,成功培训了210多名学员,现在全村拥有500多家网店,200多家村民和企业投身电商行业。

去年第一埒村的斗鱼产值突破了8000万元,在抖音、淘宝、拼多多等个主流电商平台均占有一席之地,村民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第一埒村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斗鱼第一村”。

引技术、谋发展

打通兴业强村“致富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致富的关键,我们得找到合适的好项目。”在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时,埠场镇那蓬村党委书记关象飞则把目光投向了肉鸽和禾虫养殖。

为了以科技赋能养殖,关象飞多方走访调研,学习肉鸽养殖管理模式和销售经验,积极联系专家现场指导,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带领村民实现那蓬肉鸽养殖基地年产值突破百万元。同时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引入广东禾珍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整合350亩闲置地打造禾虫养殖示范基地,进一步激活村集体增收新引擎。

“只有把技术学扎实,把模式摸清楚,才能带着村民放心干。”在关象飞和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目前那蓬村的两个养殖基地都已初具规模,带动了众多村民就业增收,为村集体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那蓬村成为了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来更获得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称号,2025年3月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治杂乱、优环境

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人居环境整治是我们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做好这个工作必须时时抓,一刻也放松不得。”每天清晨七时,城东街道随垌村党总支部书记李伟星就开始在村开展卫生巡逻工作。巡逻中,他目光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发现问题立即协调处理,力求让村庄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李伟星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齐心协力对村内环境进行“地毯式”清理整治;通过多方筹措资金超百万元,调动人员近7500人次、机械设备400多台次,高效完成“三线整治”89处,拆除旧屋200余间。针对拆除产生的大量砖瓦建材,李伟星提出“变废为宝”,与村民携手将废弃砖头砌成63个小花园、小菜园,既美化环境,又为村民提供休闲好去处,随垌村由之前的“脏乱差”蝶变为“洁净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村党组织书记正是江城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一个个缩影。江城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全体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力争先,为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