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阳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备战现场直击

奋楫击水逐浪高

2025-05-19 18:14:11 来源:阳江日报

——2025年阳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备战现场直击

2025年阳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备战现场直击

奋楫击水逐浪高

阳江日报

下濑龙舟队正在训练。 袁荣泽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漠水扬波,鼓声铿锵。距离5月27日开幕的阳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不足半个月,漠阳江面已然翻涌起竞渡热潮。连日来,记者沿江探访多个龙舟训练基地,感受各支参赛队伍积极备赛的热情活力。

参赛队伍投入冲刺训练

5月13日下午6时许,记者来到城西街道东砵村龙舟训练基地看到,漠阳江面碎金跃动,东砵红须龙舟伴着漫天霞光破浪疾驰,桡手们铆足干劲进行着水上训练。其中,东砵红须龙舟队鼓手张辉滔有力地敲击着鼓面,激昂的鼓声点燃了队员们的激情。

出生于1994年的张辉滔是东砵村党委书记,今年是他执掌龙舟鼓的第四年。“老辈人说‘龙舟鼓响,游子归乡’,今年要求全部为阳江户籍的运动员参赛,我们很快就召集齐60余名运动员,以90后青年居多。”张辉滔说,他们每天都会开展约3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但小伙子们没一个掉队。东砵红须素有“夺锦王”之称,张辉滔希望能以身作则,让村中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把江城龙舟文化和这份凝聚力代代传承下去。

在城西街道那西村龙舟训练基地,那西七星旗龙舟正劈波斩浪,桡手们动作一致、奋力向前。“江城龙舟的魂,就是逆水行舟的劲头。”那西七星旗龙舟队教练冯而棒说,今年队伍集结了75名壮丁,农历二月初二起开始训练,从事各行各业的队员都风雨不改地赶回家乡参训。

今年,那西七星旗龙舟队还带来了“秘密武器”——5月16日,新龙舟骏水仪式成功举行。当天8时许,在众人的合力推动下,新龙舟缓缓“游入”漠阳江中,以力争上游的姿态开启新征程。冯而棒介绍,那西七星旗新龙舟属于传统龙舟,长30.24米、中间宽1.2米、深0.55米,选用进口梢木打造,船身更轻、稳定性更高,队员们的士气也更足了。

“今年一定要争得第一!”90后队员冯康乐表示,这是那西村时隔40年再造新龙舟,平时在市区工作的他特意赶回家乡备战龙舟赛,立志要夺得好名次。队员冯仕潘同样信心满满地说:“这次骏水仪式让我倍感振奋,我要努力训练,为即将到来的比赛积蓄力量。”

群众为各队备赛助威

与其他龙舟队伍的紧张训练氛围不同,下濑龙舟训练基地传来的欢声笑语别具韵味。5月14日下午4时许,记者走进下濑龙舟训练基地看到,夕阳下,鼓声震天,下濑龙舟如离弦之箭逆流而上,桡手们随着节奏躬身发力,整齐划一的口号声里裹着渔歌小调。

该龙舟队龙种付嘉岳介绍,下濑龙舟“尾行先”故事于2022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参赛者大多是渔民,其中技巧便是挥桨整齐、团结一致。“今年的赛事是我们的‘地盘赛’,我们期望各支队伍能在比赛中玩得尽兴、赛出风格。”付嘉岳笑道,下濑村民自发筹集了训练资金,乡亲们都很支持,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会拿出自己的生活费捐款,为龙舟赛事贡献一份力量。

在各个训练基地的岸边围栏处,挤满了加油呐喊的村民,成为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我年轻时也划过龙舟,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年年都会来到江边为运动员们喝彩。”今年82岁的村民张木青说。村民刘姨则带上了孙子孙女前来围观,她告诉记者,她想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江城龙舟文化熏陶,感受这份浓浓的人情味。

走进西濑古街,下濑龙舟展览馆的木门虚掩着。记者推开门的刹那,百年龙舟文化扑面而来,1988年冠军龙舟的彩绘龙头昂首迎客,朱红鎏金的眉目与鳞片在光影中栩栩如生;墙上泛黄的荣誉奖旗与系着红绸的“扒桡”静静陈列,处处充满了时光沉淀的韵味。

下濑龙舟展览馆负责人黄业晓介绍,经过下濑龙舟协会三年多的筹备,展览馆中收集了历辈“扒龙船”的老物件,并精心设计了接吉接福、过福龙门等祈福体验环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随着逆水龙舟赛临近,展览馆将全天开放,计划在端午节期间推出解说、包粽子、勾福袋等体验活动。“我在训练场上领略到龙舟竞渡的风采,来到下濑龙舟展览馆参观学习,让我对江城逆水龙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游客吴佩华说。

记者离开展览馆时,暮色已深。而漠阳江上各支队伍激情训练的声音仍未停歇;岸边,有人带头唱起了龙舟民歌,歌声、鼓点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混着江风飘向远方……这动人的一幕幕,展现了江城儿女逆流而上的精气神,亦是江城区流淌在血脉中的龙舟基因的生动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