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开幕式的画展
2025-05-02 09:31:01 来源:阳江日报

■ 本报记者/张文兵没有开幕式,不请嘉宾,没有剪彩。“五一”假期首日,“岁月如歌——曾华油画作品展”静悄悄地开展了。从东风三路拐入阳东区东城镇东升路,路旁是厂房和挤挨的民居,两棵绿树夹住一面白墙,墙上

一场没有开幕式的画展
阳江日报

本报记者/张文兵

没有开幕式,不请嘉宾,没有剪彩。“五一”假期首日,“岁月如歌——曾华油画作品展”静悄悄地开展了。

从东风三路拐入阳东区东城镇东升路,路旁是厂房和挤挨的民居,两棵绿树夹住一面白墙,墙上是著名书画家苏华书写的“曾华美术馆”,便是展馆了。蒙蒙细雨中,三三两两的观众进馆参观。曾华在前厅接待访客,同样热爱画画的妻子在后堂忙家务。

“有朋友建议我搞个开幕式,但我是个懒惰的人,最惧繁文缛节。”曾华笑着说,声音如往常洪亮,“摒弃开幕仪式,我要轻松很多,也是希望让艺术回归艺术,让画展回归画展,给观众提供一个安静的欣赏环境。”

这是我市油画家曾华的私人美术馆——曾华美术馆去年落成以来的第三场展览。去年11月,开馆首展“一条河流的记忆”举行,今年1月底,“藏地无语·家山无言——曾华、程君兰伉俪油画作品展”在这里举行。两场展览同样没有开幕式。

实际上,曾华上一次办个展,还是16年前的事情。几十年来,他一直如独行侠一般,孤身在艺术的道路上跋涉。他驱车走了阳江大多数村庄,在越偏远的地方留下越深的足印。2023年、2024年,他还走进西藏,寻找创作灵感。“对我来说,办这个画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像一个种植水稻的农民,历经百般辛劳,到了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谷子满仓,便期待有人分享喜悦。”他自豪的神情,恰如丰收的老农。

这次展出的16幅油画作品,都是曾华精心挑选出来的。除了被称为“镇馆之宝”、曾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天之途》,大多数是首次面向观众。《风雨归途》《那龙河的话语》等4件作品还是今年的新作。风雨中摇摆的竹林,撑着雨伞踩着自行车匆匆归家的行人,泊在河面的小船……画面绿意铺陈,平和中透着张力,引人不自觉地回想起某个熟悉的生活片段。“大地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所,乡村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曾华这样解释对乡村题材的钟爱。

临近中午,雨水停歇。进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隔壁的邻居,有买菜经过的家庭主妇,有学校的学生,也有厂里的打工人。每个人安静地欣赏作品,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曾华尽量不打扰他们,如果有人主动问起,他又会化身热心的讲解员。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李先生,和妻子一起来观展,并和曾华进行了一番交流。“看画展是很好的度假方式,很有收获。”他如是说。

“来者即是有缘,我相信走进展馆的每个人,都是美的追求者,这是一场心灵和美的相逢。”曾华说。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