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官文婷)随着天气转热,滨海浴场的游客增多,水母也开始变得活跃。近日,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游客分享了自己在海陵岛遇到水母的经历。对此,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哲提醒,水母虽美丽,但内含毒素,十分危险。
“上周我去赶海时看到好大一个水母。”家住海陵岛的赶海爱好者袁丽珊告诉记者,近期天气转热,她在赶海时偶尔能遇到一两个搁浅在沙滩上的水母。袁丽珊说,常有一些游客看到水母好奇,用手或工具戳它,导致水母体内的毒液溅到身上,被毒液接触的身体部位慢慢就会出现红肿。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到海陵岛游玩的游客也分享了自己在沙滩上看到的水母,圆形透明的水母像一团果冻,十分诱人。
据了解,水母属于刺胞动物门,每个刺细胞,相当于一个刺针。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刺丝囊便会立即发射毒液。有的水母的刺丝囊会分泌类眼镜蛇毒,人被蜇伤后甚至会危及生命。
张哲表示,水母蜇伤是由于皮肤接触水母毒素,引起的急性过敏和中毒反应。被水母蜇伤后,被蜇部位会出现针刺痛感或灼烧感,随后出现红斑、丘疹,严重时会出现水疱、瘀斑,甚至皮肤坏死。除了这些局部反应,还可能出现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被水母蜇伤后,可以现场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张哲建议,首先第一时间远离水母,用镊子或戴手套将水母触手从皮肤上移除;接着,用海水或小苏打水、明矾水等碱性溶液冲洗伤口,以中和毒液;也可以用卡片、剃须刀等物品轻轻刮擦伤口,去除残留的刺细胞;若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张哲提醒,部分种类的水母毒液还会引起迟发性海蜇伤综合征,造成肝肾功能受损。
记者从海陵大角湾景区了解到,当前海水温度还较低,工作人员在日常巡逻时暂未发现水母的踪迹。据该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水母生长季节性较强,多在炎热的夏季漂浮在浅海水域,每年8月是水母出现的高峰期。到了水母活跃期,景区工作人员会加强在景区海域巡逻,对活动在浅水区的水母进行打捞,确保游客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