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新智造基地效果图。
王麻子新智造基地施工航拍图,博物馆建筑有望4月封顶。
“阳江博物馆又添新成员!”“阳江刀剪又一名片!”“期待,开放一定去打卡!”……近日,“王麻子”品牌将在阳江建设刀剪行业博物馆的消息一经“广东阳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便引来上万人关注,网友们纷纷点赞好评。
作为拥有近4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王麻子”品牌于2020年由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正式落户阳江,以全新面貌扎根阳东产业园区。如今,投资5亿元的王麻子新智造基地正紧锣密鼓施工建设中,预计年底完工。在王麻子新智造基地内,其中一幢即将封顶的建筑物,便被赋予了建设阳江首个刀剪行业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为何而建?如何建好?记者走访企业、专家,了解该博物馆的筹建故事。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许倩
■ 图片/黄玉黔
“‘王麻子’始创于清朝初期,从古至今都有着强大的品牌效应;毛主席曾说过:‘王麻子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我们希望把民族的好东西做大、做强。”
提及2020年为何去竞价收购“王麻子”时,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阳江市五金刀剪行业协会会长钟敏表示,随着时代飞速向前,当时北京城市功能发生一定变化,部分制造业外迁。金辉作为阳江刀剪行业的领军者,有产业基础、更有互补优势,敢于承接北京城区产业外溢,积极将“王麻子”引入“中国刀剪之都”,力争打造成为阳江知名区域品牌。
五年多过去,依托金辉雄厚的生产实力和外贸优势,“王麻子”在创新品类、提升效率、扩大销售等方面早已实现全新蜕变。2024年,“王麻子”品牌年产约430万件产品,产值近2亿元。随着王麻子新智造基地建设步入最后一年攻坚期,如何进一步扩大品牌价值和行业影响力?董事长钟敏想到了:建一个服务公众的刀剪专类博物馆!
“刀剪行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刀剪制造技艺更是承载着千年的文明积淀。但长久以来,却缺乏一个能够全面展示我们行业风采与技艺的平台,如此厚重的产业文明,至今尚未建立起相匹配的展示体系与传播矩阵。这是行业的遗憾,更是迫切需求。”北京王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嘉良表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王麻子”深感责任重大,决定率先行动起来,规划搭建首个刀剪行业博物馆。
钟嘉良表示,王麻子筹建世界级刀剪行业博物馆,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建设博物馆,展示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刀剪制品,系统梳理刀剪行业的发展脉络,这不仅仅是为了填补行业千古文化传承展示的空白,更是为了提供展示刀剪行业魅力和公众领略刀剪文化精髓的“双向舞台”,传承和弘扬刀剪文化。同时,博物馆也将成为行业交流的中心,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策划设计团队负责人孙龙介绍,围绕中国刀剪行业历史、发展现状及同类行业博物馆现状等主题,他们在前期已开展大量基础调研和实地考察,至今已明确博物馆展陈内容和设计大纲,对博物馆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有清晰规划,将立足“构筑一棵行业希望之树”“让观众带走一把专属刀具,寻找属于人生幸福”等目标,以实物、图文、多媒体等媒介,科学利用约8000平方米的展馆空间,精要展示刀剪文化魅力。
据介绍,这座筹建中的刀剪行业博物馆规划打造成为4A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更致力于建成中国首座以刀剪文明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殿堂。博物馆将用一层主展区追溯千年刀剪文明,以二层空间架起中外工艺对话桥梁,另外还将建设非遗体验中心,让游客在特定场景中体验锻打淬火的历史温度。
“博物馆主体即将封顶,预计明年初向世界亮相。这个博物馆我们寄予了厚望,要把全球刀剪行业各种藏品资料都收藏进来,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五金刀剪博物馆。”钟嘉良说,未来,该博物馆将成为“工业旅游”线路的核心锚点,联动地方产业集群,展示从原料加工到智能质检的全产业链图景,让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感受刀剪文化的厚重与变迁之美。
为更好地吸纳专业意见建议,钟嘉良特意飞到北京,邀请博物馆行业专家来阳江实地走访、“把脉”献策。3月14日,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总监韩永,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原文物部主任、北京市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左烨等国内博物馆领域知名专家,汇聚位于阳东的王麻子生产基地,围绕世界刀剪文化、博物馆筹备、展陈大纲及陈列设计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为提升博物馆的展陈水平建言献策。
“希望王麻子将博物馆打造成具有国家高度的行业标志性的头部博物馆,既要系统呈现行业发展脉络与核心特征,更要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化运营体系。”刘超英表示,全国现有备案博物馆6000多家,阳江建设刀剪行业博物馆有潜力、有优势。在阳江文化地标建设过程中,刀剪行业博物馆必须深度融合地域文化基因,通过“产业+文化”双轮驱动模式,塑造既能彰显产业硬实力、又能传递文化软价值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王麻子筹建刀剪行业博物馆要对标国内国际一流博物馆,把阳江地域特点总结进去、提升起来,更要把阳江刀剪行业和整个国内、国际行业连接起来,通过文化的凝练形成国际上的产业形象,这是我特别期待的。”韩永表示,建设博物馆的重要考量不光是展陈内容,还有专业性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供给的问题。
韩永建议,一方面要从文化和精神角度出发,以百炼成钢寓意人生体验,“成大器者始于砺,锻造才能出好刀”,让社会公众通过参观刀剪博物馆,得到对自身发展有益的认知。另一方面,场地基本配套和功能必须齐全,将王麻子生产基地和博物馆参观路线严格区分开来,做好社会公共服务指引和博物馆专业服务团队培训,力争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和公众对刀剪文化的认知水平,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器和中外刀剪行业交流的聚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