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改造后的新墟农贸市场干净整洁。 谭文强 摄
■ 阳江日报记者/李柳枝
有人说,农贸市场是一座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它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还是一扇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近年来,阳西县不断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的“颜值”和“内涵”,稳稳托起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1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墟镇新墟农贸市场,在入口配合工作人员完成疫情防控措施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干净整洁的宽敞过道。过道上铺着样式古朴的防滑地砖,两边是门头规范统一的商铺和干净整洁的摊档,个别地方张贴着诸如“小心地滑”“禁止吸烟”“垃圾分类”等温馨提示。
“去年,这条过道还是坑洼破烂的水泥地面,两边挤满乱摆卖的摊档,地上常有积水,空中电线乱拉,整体给人‘脏乱差’的印象。”市场负责人梁绍强表示,新墟农贸市场是一家国有农贸市场,去年12月开始,阳西县山海食品文旅集团先后投入437万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该市场进行软硬件升级,重点解决摊位破旧、排水设施不畅、防雨设施老化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前不久,新墟农贸市场正式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升级改造后的市场“旧貌换新颜”,各处都让人眼前一亮。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场内宽敞明亮,摊位整齐划一,地面干净整洁,肉、菜、鱼、熟食等区域划分明确,每个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都挂在显眼的位置,让人一目了然。此外,市场专门设置了活禽销售区并实行“活禽三分离”,还配备了公共卫生间和停车区域。
猪肉档主陈畅在新墟农贸市场做了38年生意,对市场的升级改造感触颇深。“以前各家档口多是自制的木板台面,没有规范的水电设施,档主用水需要到市场里的水井提回来,更没有电灯、风扇等配套设施。”陈畅告诉记者,升级改造后,市场环境和各项设施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整天在市场里做生意的档主纷纷叫好,买卖做得更舒心。
记者了解到,新墟农贸市场现今共有18个商铺和78个摊位,辐射周边2万多群众。“升级改造前,这里卖鱼的摊档是临时用石头搭建起来的,我们来买鱼得弯腰或蹲着,十分不便。”新墟镇居民陈女士表示,现今买菜再也不用“弯腰驼背”,市场也彻底告别了先前的“脏乱差”,逛市场变成了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新墟农贸市场是阳西县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记者从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阳西县一共有19家农贸市场,截至目前已完成升级改造的有17家,剩余两家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其中,今年列入省民生实事升级改造要求的市场和纳入市、县要求升级改造的市场分别有4家和5家,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为市场周边百姓带去了便捷、舒适的消费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