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试点

“社会力量”化身乡村发展“合伙人”
2025-07-10 09:22:58 来源:阳江日报

表竹青少年军事拓展培训基地正式开营。

阳东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试点

“社会力量”化身乡村发展“合伙人”
阳江日报

表竹青少年军事拓展培训基地正式开营。 成伯伟 摄

开栏语

2022年以来,阳东区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值省“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攻坚期,从今日起,阳东新闻版推出“争做典型·百千万看阳东”系列报道,宣传阳东近三年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

阳江知名的革命老区村——阳东区新洲镇表竹村,解放战争时期,它曾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的活动据点。今年“七一”当日,表竹青少年军事拓展培训基地正式开营。

“从一开始做公益到成为乡村产业合作伙伴,阳东政府部门一直非常给力。这是在省民政厅牵头下,我们动员众多企业会员和阳东共同开展‘百社联百村’专项行动以来,第一个成功落地投入运营的项目!”表竹青少年军事拓展培训基地运营企业负责人、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联合会会长、广东省广大乡创集团创始人邹志雄表示,表竹项目总投入3700万元,其中有超千万元资金来自社会组织及所属会员企业,未来目标是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

撬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对接协调各级社会组织及所属会员单位,将各类有益资源要素导入阳东全域,尤其是以好项目为抓手,筑牢产业振兴基石。阳东以“百社联百村”之名率先探路,闯出一条政府牵头谋振兴、有志企业投项目,鼓舞更多社会力量化身乡村发展“合伙人”的振兴新路径。

■ 阳江日报记者/许倩  

■ 通讯员/陈运恩

以“典”带面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村民受益

2023年7月起,阳东区联合省民政厅启动“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试点,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加速提质下了一剂“良药”。

两年的接续奋斗下,由阳东区委组织部门到团区委牵头,该区“一盘棋”联动配合,政企双方一拍即合。截至目前,已成功链接141家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在阳东实施产业发展、公益慈善等项目182个,涉及资金约2.32亿元。

表竹村红色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阳东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引入社会企业建设运营,培育特色文旅产业的生动实践。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31亩,以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全面发展,力争打造成为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示范样板。

邹志雄介绍,其公司配备了专业培训和运营团队常驻表竹村,一期项目建成后,可满足500人以上的军事项目培训和食宿需求。两个月后,二期项目有望竣工,届时基地将朝着800至1000人的培训规模扩容,吸引大湾区更多青少年走进阳东乡村。

新洲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表竹村红色文旅产业项目坚持高起点谋划,依托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联合会和广东省广大乡创产业研究院制定的《阳江市阳东区新洲镇表竹村乡村振兴产业策划》深化落实,采取“1+3+N”运营管理模式,即由政府搭台,国企、民企和村企三方运作,多方主体受益。

项目建成后,将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预计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300人,以“典”带面,打造成为我市农文旅融合新IP,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活力。

借力智库  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人才困局

“百社联百村”,重产业而不止于产业。这是一场集组织、资金、人才、技术等众多要素的全面联动。

阳东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之初,阳东就邀请深圳市无人机协会、广东省乡村振兴联合会等17家机构的24名专家、企业家,组成“百千万工程”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随后,定期举办“百千万工程”专家咨询座谈会,专门听取专家委员对阳东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意见建议,为阳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视野与最新方向。

聚焦特色产业培育,打造新兴经济增长点。锚定低空经济、新能源赛道,阳东强化资源精准对接,推动阳东区政府与深圳市无人机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系统规划产业发展路径。另外,依托广东阳江(阳东区)绿能示范产业园,联合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举办阳江市阳东区(广州)新能源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促成12个项目签约,吸引160亿元投资落地,按下绿能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键”。

充实智库力量,献策乡村发展,不仅“用”在会场,更要落在一线。阳东聚焦重点建设项目,积极邀请社会组织专家到阳东实地调研、为镇村“量身定制”发展思路,形成并推动新洲镇申请新洲腊味地理标志、保护与活化利用雅韶十八座古村落、八一鸥村古村落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发展方案落地。

借力外部“智囊团”,培育当地“土专家”。阳东聚焦激活本土人才活力,邀请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广东省通信行业协会等17个社会组织,面对阳东不同梯队、不同领域的人才队伍,开展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休闲产业高级管理培训班、低空经济领域专题讲座等培训12次。期间,共培训学员1800多人次,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智慧力量。

多维探路  乡村土地“生金”人居环境变靓

新的“联谊”机制下,如何使乡村“富美、绿美、和美”的理想愿景照进现实?带着共同的目标,阳东各镇各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合伙”方式,不断朝着多元化、实效化的方向进发。

盘活土地资源,多方合作开发。去年4月,在阳东区“百社联百村”工作专班牵线搭桥下,那龙镇党委按照“一人一块,分片管理”的原则,鼓励广大社会组织党支部和社会组织通过签订认领托管协议认领责任田,认领的田地可通过支付托管费的方式托管给村委会。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发起认领那龙镇亨垌村73亩耕地打造“社会责任田”,直接推动了农村撂荒地的复耕复种,促进了土地流转,为村民创收10.95万元,成功带动40多名村民就业。

那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亨垌村已与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党群工作站的23个社会组织党支部签订托管协议,由村委会通过村企做好种植、养护、收割等产前、产中、产后三大服务环节,力争让党员群众吃上“放心粮”。

升级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聚焦镇村基础设施薄弱短板,阳东以镇为主体开展需求摸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资源优势,引导超过95家社会组织参与镇村公共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捐赠资金超750万元,建成篮球场、乡村文化广场、小区公园、村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惠民设施,有效改善镇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优化社会服务,投身公益活动。聚焦“一老一小”需求,阳东积极构建“社会组织+对口单位”联动格局,积极对接广东省易方达基金会等11个社会组织,并发动对口央企国企,在养老、教育等领域开展公益性活动。截至目前,共筹措公益项目资金物资价值7000多万元,推动长者饭堂、“护蕊计划”等系列惠民活动有序开展。

乡村增绿提质,提升宜居指数。聚焦“绿美阳东”建设,阳东通过与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基金会对接,成功纳入省农业农村厅2025年绿美一张图试点,获得试点经费100万元。通过引导超过50个社会组织参与树木认捐认种认养,获捐赠资金超42万元,建成“公益林”“社会组织林”等主题林,以点带面,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社村联动,政企同心,众志成城。盛夏时分,“百社联百村”行动仍在火热进行,助力阳东加速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