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而今处暑已过,高温却依旧盘踞在阳江城市上空,室外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在这样的天气里,空调仍是家家户户、办公楼宇里的“标配”——冷气从出风口源源不断地送出,瞬间驱散燥热的同时,也悄然埋下了健康隐患。近期,不少市民在吹空调时陆续出现鼻塞、头晕、关节酸痛等不适症状。专家解释,这些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空调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天星提醒,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者是“空调病”高发人群,要注意防范。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梁驰
“这几天总觉得鼻子堵得慌,还老打喷嚏,一开始以为是感冒,吃了药也没见好。”在我市东风三路一家公司上班的白领张小姐揉着鼻子,无奈地向记者说。她所在的办公室从上午9时到傍晚6时几乎一直开着空调,冷气足得让她即便在盛夏也得把薄外套搭在肩上。她说,中午在工位上趴着午休时,冷气直吹后背,醒来就觉得肩膀发僵,以致连抬手打字都有点费劲。
像张小姐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小区公园带孙子散步的王阿姨也凑上前来,向记者倒起了苦水:“家里空调从早开到晚,小孙子这两天老说嗓子干,晚上还时不时咳嗽,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不是感染,大概率是吹空调吹的。”王阿姨叹了口气,“不吹空调吧,孩子热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吹吧,又怕他不舒服,真是左右为难。”
李天星告诉记者,“空调病”并非医学上的正式病名,而是对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统称。其常见症状十分多样:既有鼻塞、流涕、咳嗽、咽喉干涩等呼吸道症状;也有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表现;还可能出现肩颈酸痛、关节僵硬等关节肌肉不适,部分人甚至会伴有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李天星进一步指出,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体质较弱者是“空调病”的高发人群。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血液循环和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温差的适应能力差;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呼吸道黏膜娇嫩,很容易受到冷气刺激;孕妇由于身体负担重,抵抗力相对较低,也易受空调环境影响。此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学生等,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再加上空调冷气的持续刺激,关节肌肉更易出现不适。
为何空调会引发这些不适?李天星解释,“空调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纯因为温度低。
温差过大是重要诱因。当人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身体来不及适应骤变的温度,皮肤血管会快速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这不仅会让人瞬间感到寒冷,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关节肌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酸痛。同时,呼吸道黏膜也会因温度骤降变得脆弱,抵抗力随之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理想的空调温度应与室外温差保持在5-8℃,最适合人体的空调温度是26-27℃,但很多人图一时凉快,会把温度调到22℃甚至更低,这就为‘空调病’埋下了隐患。”李天星强调道。
空气干燥也在“推波助澜”。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室内湿度大幅降低——通常空调房内的湿度只有30%左右,而人体适宜的湿度是 40%-60%。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会受到影响,无法有效清除灰尘和细菌;同时黏膜分泌的黏液减少,黏膜失去了保护屏障,人便容易出现咽干、咳嗽等症状。此外,皮肤水分也会快速流失,让人时常感觉皮肤紧绷、瘙痒。
空气不流通与污染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为了保证制冷效果,很多人开空调时会紧闭门窗,这会导致室内空气无法流通,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氧气含量随之下降——这也是人们在空调房里容易感到头晕、乏力的原因之一。更值得警惕的是,空调内部如果清洁不到位,会成为细菌和霉菌的“温床”。空调的过滤器、蒸发器等部件长期使用后,会积聚大量灰尘、皮屑等污垢,在潮湿的环境下极易滋生军团菌、霉菌、尘螨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随着空调风被吹到室内,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甚至更为严重的疾病。
从事空调维修和清洗工作多年的陈师傅对此深有体会:“很多家庭的空调几年都不清洗一次,打开空调外壳,能看到蒸发器上积着一层黑垢,里面全是细菌和霉菌。夏天开空调时,这些东西就跟着冷气飘出来,人长期呼吸这样的空气,哪能不生病呢?”他告诉记者,每年夏天都能遇到不少客户,在清洗空调后,家里人的“空调病”症状都明显减轻了。
既然“空调病”的诱因多样,那么该如何科学预防呢?结合多位受访者的经验和李天星的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调节空调温度与湿度是基础。首先要控制好空调温度,将室内温度设定在26-27℃,与室外温差不超过8℃。开空调时可让风口朝上,让冷气自然下沉,避免冷风直接吹向身体。夜间睡觉时,可将温度调高1-2℃,或开启空调的睡眠模式,减少温度波动对身体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增加室内湿度:在空调房里放置一盆水、使用加湿器,或经常拖地,都能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此外,每开2-3小时空调,应打开门窗通风15-2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微生物含量。
定期清洁空调不可忽视。陈师傅建议,每年夏天使用空调前,应请专业人员对空调进行全面清洗,包括过滤器、蒸发器、出风口等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每2周左右清洗一次空调过滤器——只需将过滤器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再装回即可。“清洗空调不仅能减少细菌霉菌滋生,还能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节省电费,可谓一举两得。”陈师傅说。
做好个人防护与健康管理同样重要。进入空调房前,可先在室外阴凉处待几分钟,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在空调房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颈部、肩部、膝盖等易受凉的部位,可搭一件薄外套或披肩,尽量避免穿短裤、短裙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每隔1小时应起身活动5-10分钟,伸展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要多喝水,补充身体因空气干燥流失的水分,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增强身体抵抗力。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家长和子女要格外留意。儿童在空调房里玩耍时,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待在空调出风口附近,可给孩子穿上长袖长裤,晚上睡觉盖好薄被子;老年人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调得过低,可在床边放一件衣物,半夜温度降低时及时披上。
李天星最后提醒,若出现轻微的“空调病”症状,应及时离开空调环境,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适当喝一些温开水,若症状较轻,休息后通常能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剧烈咳嗽、胸闷等严重症状,须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切勿延误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