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海朗,后有阳江?
2025-01-05 09:51:54 来源:阳江日报

海朗在哪里?

先有海朗,后有阳江?
阳江日报

多少年来,阳江民间一直流传“先有海朗,后有阳江”的说法。

海朗在哪里?为什么会“先有海朗,后有阳江”?

海朗,民间又叫海朗城,在阳东大沟镇西南两公里海头村的镇海山。该城倚山面海,沿山的自然地势,从山顶而下盘旋围筑而成。《阳江县志》载:“周580丈,高1丈4尺。万历四年(1576)增高3尺,门楼4。万历三十年(1602),海防同知徐璘又增建瞭望楼6座。崇祯二年(1629)再设炮台1座。”由此可见,海朗城不是城市,而是战争防御用的城堡。它是明清时期用来防御倭寇的部队营房。城堡城堡,民间习惯简称之为“城”而已。

原来,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抢掠骚扰。对此,刚登上皇位的朱元璋内外交困束手无策,只能下令“海禁”:禁止海外船只进来!同时禁止本地船只出海,甚至还要沿海居民退避三舍——到离开海边10里的内地居住。三丫和闸坡部分冯氏村民,其先祖就是在清康熙二年(1663)“海禁”时,从台山广海双门迁过来的。

这么一禁,沿海地区的居民就不能生产,也不能与外界交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毕竟这“斩脚趾避沙虫”也不是办法。《明史 纪事本末》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防御所指挥花茂奏请朝廷,在今大沟镇海头村的镇海山建立守御千户所。设千户3员、副千户1员、百户3员,领旗兵284名镇守。明清两朝,海朗守御千户所确保了阳江一方安宁。《明一统志》给海朗城很高评价,谓“海朗城,盖阳江之门户也”。

与海朗守御千户所同时设立的还有阳西上洋郎官山南麓的双鱼守御千户所,民间习惯叫双鱼城。

万历二年(1574)十二月,倭寇攻陷双鱼所。总督殷正茂率总兵张元勲、副使赵可怀自新会赶来。岭西参政刘志伊、佥事石盘自肇庆赶来,配合阳江参将梁守愚联合收复双鱼。考虑到倭寇贼败无船,势必走陆路,于是设兵埋伏在儒垌以待。果然倭寇败走儒垌!张元勲等遣兵夹道迎击,战于蓝袍,追击到书村,斩敌900余,夺回被掳男妇千余人。那些逃进树林里的倭寇亦擒捕无遗。我方把总葛子明冲锋破敌,手刃3名倭寇,左臂被贼伤欲断,犹奋战而死。哨官葛文光、高金龙等7人亦阵亡。

第二年,阳江民众在太平城建忠勇祠以纪念抗倭战士葛子明等。内阁学士翁方纲亲自为阳江忠勇祠写《碑记》。该《碑记》石刻今收藏在阳西博物馆。

海朗城至清乾隆初已废弃。它的原貌历史文献资料也没有翔实记载,现在仅从荒废遗址依稀可见:部分城墙较为完整,偏西地面较高,东面仍有3米高的外墙,城外护城河尚存痕迹。废城内部已被后人垦荒种植农作物。露在地面上红、青色砖瓦碎片,或为该城建筑材料。还存留一些黄釉、青花陶瓷碎片,许是生活用品残片。山顶竖立的三块巨石等距排开,“镇”“海”“山”三个大字分别刻于其上,一石一字,字大五尺。至今远眺,犹清晰可辨。

海朗城的面积不是很大,驻军也才300多,是一个营的编制,顶多相当于现在的边防局。因此其历史无论如何都不能和建于距今1600年魏晋南北朝之前的阳江城相比。

那么,何来“先有海朗,后有阳江”的说法呢?无古不成今,总是有它的理由。笔者认为,此言正确理解是:先是因为有了海朗城,后来才保住了阳江城。此话是因果关系,而不是时间的前后关系,是比喻海朗城的重要性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