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行体重管理还您一个健康身体

医学指导/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体重管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覃意深

2024-06-13 10:11:35 来源:阳江日报

医学指导/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体重管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覃意深

科学进行体重管理还您一个健康身体

医学指导/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体重管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覃意深

阳江日报

 

覃意深在指导群众合理膳食,吃出健康。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超过一半成人超重/肥胖,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已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也达到10%。超重/肥胖造成的并发疾病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甚至是导致失能的首要原因。

肥胖易致多种疾病

超重/肥胖本质上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臃肿的身材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与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相关,包括肝硬化、高血压、不孕不育、情绪障碍、骨关节炎、胆囊疾病、2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

肥胖对个体可能产生不良心理和社会后果。此外,儿童肥胖可引发性早熟,导致骨龄超前,影响成年终身高。多项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200种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即使小幅度减重也能改善这些共存疾病。

不健康生活方式是主因

导致超重/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喜食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等)、缺乏运动、经常熬夜等。各种慢性疾病、激素水平的变化、情绪过度紧张等也会导致食量增加,从而造成超重/肥胖。

预防超重/肥胖的关键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也是超重/肥胖患者的基础治疗,应贯穿始终。它主要包含合理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和习惯。

肥胖者应实行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基础治疗包括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心理辅导、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

体重管理和普通减重有很大的区别,体重管理的特点: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有效性;第三是其目标是获得健康。体重管理就是要让减重回到医学的呵护之下。

体重管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成年超重/肥胖者、特殊人群(如儿童及青少年、老年人、围孕期、产后超重/肥胖等)、合并慢性病的超重/肥胖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痛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等。

体重管理能有效安全减重

体重管理门诊是采取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的方式去进行减重,一方面由于超重/肥胖者通常合并各种慢性疾病(肾病、脂肪肝等),制定减重方案应考虑和监测多脏器功能异常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在减重过程中出现的营养不良、脱发、失眠、便秘等健康问题,常常影响减重计划的实施,需要从各专业角度综合考量去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预防和干预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这是目前减重方式里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

主要通过非药物干预减重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体重管理门诊副主任医师覃意深介绍,体重管理门诊主要采用的是非药物干预减重,即减重食谱结合运动方案,其原理是通过限制食物的摄入,增加能量的消耗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确保营养均衡和干预效果,重塑健康生活方式,维持长期健康,收益终生。

1.限能量平衡膳食

是在限制能量摄入的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的膳食模式,其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例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的膳食模式。

特点:该模式能够减轻肥胖者体重、减少体脂含量,进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代谢综合征组分、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改善睡眠质量并缓解焦虑症状。

2.高蛋白膳食

是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每日总能量的20%—30%或1.5克—2.0克/(公斤·日)的膳食模式。

特点:该模式能减轻饥饿感、增加静息能量消耗、减轻体重、改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葡萄糖稳态和血脂改善等,还可促进多种胃肠激素分泌、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增强减重依从性并维持减重效果。

3.间歇性能量限制

常采用“5+2”模式,即1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取平常的1/4能量的膳食模式。

特点:该模式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益于体重控制。

4.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限制或不限制总能量摄入的一类饮食。

5.低血糖指数饮食

以低血糖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一般认为,血糖指数<55为低血糖指数食物。可使胃肠道容受性舒张,增加饱腹感,利于降低总能量摄入。

6.运动+营养干预,减重更有效

俗话说,减重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在限制能量摄入的同时要动起来,推荐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模式,超重/肥胖者每周至少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要达到减重≥5%的效果,每周运动时间应达到30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