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视点
2025-07-28 09:52:42 来源:本地默认

儒洞镇福安村村干部与台风赛跑筑起“板房生命舱”7月18日,阳江市启动防风IV级应急响应后,阳西县儒洞镇福安村村干部紧急行动,重点劝说87岁的刘爱珍转移。因老人不愿远走,村支书便提议在其老屋旁搭建钢结构

一周视点
本地默认
儒洞镇福安村村干部与台风赛跑筑起“板房生命舱”

7月18日,阳江市启动防风IV级应急响应后,阳西县儒洞镇福安村村干部紧急行动,重点劝说87岁的刘爱珍转移。因老人不愿远走,村支书便提议在其老屋旁搭建钢结构板房,6小时内便完成板房安置及物品搬迁。7月20日,台风“韦帕”登陆海陵岛,阳西普降暴雨。21日凌晨,刘阿婆老屋屋顶坍塌,幸因提前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灾后,阳西县应急管理局为刘阿婆申请了房屋重建补助及三个月生活补助。据了解,在此次台风防御中,阳西县共转移9147人,2201名三防责任人全员在岗,以周密部署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微点评

面对老人不愿离家的顾虑,干部们用“家门口的板房”破解转移难题,既守住安全底线,又尊重老人情感。从预警启动时的挨家排查,到台风登陆后的巡查值守,再到灾后第一时间拉警戒线、申请补助,全链条响应环环相扣,让“防”与“救”无缝衔接。

灾难面前,基层干部的脚力与智慧最动人。他们不是简单执行指令,而是用“婆婆嘴”“跑断腿”的付出,将政策善意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这种“精准防御+人文关怀”的模式,不仅筑牢了防灾减灾的堤坝,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写下温暖注脚。

阳西大学生暖心守护迷路老人六小时

近日,国道228线阳西段发生暖心一幕:阳西县大四学生陈冠州救助了一位摔倒的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并坚持守护6个多小时直至其家人到来。

当日上午11时许,正在附近公司实习的陈冠州,发现一位骑电动车的老人摔倒受伤。他立即上前扶起老人,并购药为其处理伤口,还搬来电风扇为老人降温。因老人方言难懂,陈冠州一边报警求助,一边从其随身的电话本中逐个拨打电话,多次尝试后终于联系上老人亲戚。陈冠州又从公司食堂端来饭菜给老人食用,直至下午4时许,老人的丈夫赶到现场。

微点评

陈冠州6小时的细致耐心守护,照见了当代社会最珍贵的精神底色。在“扶不扶”仍被热议的当下,他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猜忌——当他穿过车流扶起老人,购药品、搬风扇、打电话、喂饭菜,每一个温情的细节都在重建社会信任的基石。在当下,这样的善举无疑是对社会信任的修复,为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它也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从来不依赖于宏大的叙事,而是植根于每个普通人的选择。当更多人愿意在他人需要时给予帮助,微小的善意定会汇聚成改变社会的力量。

珠海—阳江“南粤家政”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举行

7月24日,2025年珠海—阳江“南粤家政”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招聘会旨在搭建家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帮助阳江劳动力到珠海就业,助力众多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

据了解,共有20家珠海家政企业参与本次招聘会,提供1445个就业岗位,涵盖保姆、育婴员、钟点工、养老护理等。现场还设置了咨询服务台,帮助求职者解读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相关政策,为他们提供职业规划等服务。

微点评

这场招聘会是对“南粤家政”工程社会价值的生动注解,它证明了民生服务领域藏着巨大的发展势能。当区域协作打通人才流动的地域壁垒,当技能价值取代职业偏见,当政策服务精准对接个体需求,当传统行业面临饱和,家政市场的缺口恰恰提供了“错位竞争”的可能,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便会自然涌流。这种价值重塑,比任何政策宣传更能激发行业吸引力。招聘会设置的咨询服务台,亦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服务升级——它不仅解决当下就业,而且在培育适应市场变化的职业生存能力。

中国智造突破厨具技术壁垒阳江星道高端新品登陆上海

7月23日,阳江星道(广东)工贸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在高端厨具市场长期被德日品牌主导的格局下,这家拥有28年国际高端品牌代工经验的企业,携“美珑美利”品牌三大系列60款自主研发产品亮相,标志着中国厨具制造业正式向全球高端市场发起系统性冲击。

在阳江这个年产值500亿元的“中国刀剪之都”,星道坚持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2014年其初创品牌“美珑美利”被评为“中国不锈钢制品行业最具竞争力十大领军品牌”,目前在全国建立近400个销售终端,产品进入70多个国家市场。随着新品正式投产,星道的首批产品将于今年10月发往全球市场,开启中国厨具的全球化新篇章。

微点评

“星道”的突破,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提供了范本。“星道”通过投入千万元研发资金、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将地方产业优势与全球市场需求相结合,探索出“技术沉淀—品牌孵化—市场拓展”的良性发展路径。这种“制造业当家”的实践,不仅增强了中国厨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提振了整个制造业的创新信心,为更多行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积累了经验。

阳江蜜饯首次实现出口12.1吨产品“甜”到法国

近日,一批12.1吨的蜜金桔、嫩糖姜蜜饯产品从阳江整装启航,漂洋过海运往法国。这是阳江蜜饯首次出口,实现了特色农产品出口品类的新突破。

为助力农食产品高效出海,阳江海关量身定制了促进优质农食产品进出口的措施,开设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施预约查检、即报即检、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等通关便利措施。此外,还成立了技贸工作站,积极收集国外技术法规和风险预警信息,帮助企业了解目的国进口新规,扩展云签发证书种类,指导出口企业完善食品安全预防性管理体系、硬件改造和全流程管理,助力地区特色优质农食产品顺利“走出去”。

微点评

阳江蜜饯成功扬帆远航,背后是政企协同的生动实践。是海关的“一对一”精准服务,为企业消除了诸多障碍,让地方特产有了叩开国际市场大门的底气。相信这“第一次”的成功定能转化为“持续拓展”的信心。未来,若能持续聚焦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服务,将助力更多特色优质农食产品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阳江味道与品质,推动地方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阳江城管精准帮扶北惯镇60盏路灯照亮村民夜归路

夜幕降临,阳东区北惯镇三北公路沿线的太阳能路灯逐一亮起,照亮了村民夜归的路。这是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开展对口帮扶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该路段彻底告别无路灯的历史。这批由市城管局发动社会力量筹资16万元安装的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维护简便,于7月初完成安装。如今,灯下纳凉、邻里闲谈的温馨场景,已成为村道旁的寻常风景。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聚焦北惯镇发展短板,精准施策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北惯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

微点评

市城管执法局从群众“急难愁盼”出发,用“小切口”做好“大民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这种以调研为前提、以实效为导向的工作方法,给对口帮扶带来实质的效果。16万元爱心捐款的注入,更提示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只有撬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才能让爱心善意转化为可持续的民生效益。

阳东启动“七彩假期”儿童关爱活动

近日,“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阳东区2025年“七彩假期”儿童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在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200余名志愿者将为留守、困境儿童等群体带来一段充满知识与欢乐的假期时光,以帮助家长解决暑期看管孩子的难题。

自2019年暑假起,阳东红日义工队已连续七年开展这种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将持续多日,课程涵盖德育引领、健康科普、科学探秘、艺术熏陶、中医药文化等多个模块。活动还创新采用“老少共融”模式,在服务儿童的同时,更将关爱延伸至社区独居老人、环卫工人等群体,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关怀服务。

微点评

暑期本是孩子们快乐玩耍、充实自我的时光,可对于留守、困境儿童家庭而言,却面临看管难题。阳东区启动的“七彩假期”儿童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红日义工队连续七年的坚持,更体现了社会力量对儿童关爱事业的持久投入,为形成稳定的儿童关爱体系奠定了基础。希望有更多地区借鉴这一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中茁壮成长。尤为值得称赞的是,本次活动还将关爱延伸至更多群体,让公益的覆盖面更广,也让社会互助的氛围更加浓厚。

■ 文/项劲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