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沙漠中的驼队。
金秋时分,旭日东升的早晨,这片四顾茫然的沙漠,我被一份地老天荒的相依相偎给感动了。
天还没亮,我们就来到了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鸣沙山山脚,原以为不到一百米高的沙山容易爬,没想到进一步退两步,经过约半小时的艰难行进,终于在日出之前登顶了。
金黄的光线散射在天空中,太阳从山后探出头,起先是一个小圆点,沙山的阴暗与圆点后的淡黄形成明暗对比;然后如一轮新月,淡黄向深黄转变,沙山也开始有亮色;迅速地又变成半圆,椭圆,沙山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金黄,沙脊线闪烁出光芒;最后跃出后山,宛若佛光笼罩大地,沙山不再冰冷,阵阵温暖涌上心头。
月牙泉。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日出下的鸣沙山拥有黄金般的光泽,深浅不一的沙洼仿佛一道道金色的麦浪;拥有少女般的曲线,妖娆的身姿变幻出迷人的造型;拥有丝绸般的肌肤,柔顺光滑的质感展现大自然的神奇。更绝妙的是,由于云彩的遮挡,沙山的凹面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奥妙无穷。
站在沙山之巅深深呼吸,举目远眺,体验一份独有的空旷与宁静。鸣沙山,虽历经亿万年风暴的摧残,经历游人千万次的踩踏,却从未降低高度,失却棱角,改变个性,犹如一位傲娇的公主,始终以一种单纯而高贵的色彩,一种淡然而恒定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美丽。
走下山,坐骆驼,上千峰骆驼浩浩荡荡往月牙泉方向走,一路铃铛作响,响彻天地,这是在给鸣沙山和月牙泉伴奏吗?
远观、俯视,月牙泉环抱在沙山中,“沙岭似长弓微弯,清泉如半月巧秀。”湛蓝的天空、金黄的沙山、深红的楼阁、绿绿的芦苇和翩翩的人影都有序倒映在绿水中,缤纷的色彩令人误以为撞见海市蜃楼。环湖一圈,月牙泉晶莹、剔透,宛如倾城美女红润的脸庞;月牙泉清澈、多情,宛如绝世佳人明亮的眼眸;月牙泉神秘、诱人,宛如窈窕淑女温柔的嘴唇。没有预感,没有悬念,月牙泉便把圣洁的玉体大方呈现出来,处处诱惑着你,挑逗着你,却又不生邪念,令人想走进泉水中沐浴,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沙山柔美的曲线。
日出鸣沙山。
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枯竭,永远青春,永远迷人,好像撒娇的少女依偎在恋人强壮的臂膀中,互诉衷肠,爱意绵绵。“一湾水曲似月宫,仙境涤尘心,顿起烟霞泉石念;五色沙堆成山岳,晴天传逸响,恍闻丝竹管弦声。”是啊,这一泓静水涤荡了世人的心灵,这一处仙境慰藉了人生的缺憾,这一个童话让人思绪翻飞,令人心生敬仰。
难以想象,在与萧疏、干涸、冷清、恐惧、绝望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地之一角,怎会有终日不绝的甘泉与之相伴,有生机盎然的绿洲长此相依?一个放荡不羁、喜怒无常的大漠巨人,怎能与这般纤细而恬静的“恋人”厮守千年?粗犷豪放的鸣沙山,若无柔情似水的月牙泉相伴,就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小沙山;妩媚灵秀的月牙泉,若无热情似火的鸣沙山环抱,就是一个寻常无奇的小池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也许,鸣沙山和月牙泉的相依相偎便是阴阳刚柔之天地和谐最好的象征,是相互成全的灵魂伴侣,这样的关系谁人不艳羡?
月牙泉,用亘古不变的坚贞,照亮了大漠深处的荒凉,温存了人心深处的寂寞。如此浪漫的爱情,不也是世人祈求的吗?“爱是相伴/我不会一个人走在路上。”也许,每个少男心中都有一个月牙泉,每个少女心中都有一个鸣沙山,每个人都希望在最美的年华遇上最美的他/她,从此痴情不改,白头不相离。
即便难以效仿,或终生未得,但有这样的爱温润心灵,人生不也就多个念想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