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曾经高息的存款产品在市场上已难觅踪影, “货币基金+债基+黄金”的“新三金”配置成为新宠,也有部分投资者将目光转向银行理财。
近期,有不少投资者注意到,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有点“出乎意料”。
有投资者表示,其近期购买了两只工银理财旗下的理财产品,每只投入的本金在17万元左右,每天单只持有收益约60~70元。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该用户购买的其中一只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5.49%。
7月10日,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工商银行APP发现,多款低波稳健类理财产品展示的年化收益率都在3%以上,个别产品超过6%。
以工银理财旗下的“鑫尊利固定收益类每周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3号”为例,其介绍页面显示,该产品1000元起购,近一月、近三月、近六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6.19%、6.1%、2.84%。该产品说明书显示,其业绩比较基准(年化)为2.40%-2.70%,风险等级为R3,投资组合为80%-100%固定收益类资产、0%-20%权益类资产、0%-2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还有部分银行理财展示的年化收益率较为夸张。在浦发银行App理财展示页面,多款R2风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
以浦发银行代销的“浦银理财年年鑫最短持有期32号”为例,该产品成立于今年6月5日,截至7月9日,其年化收益率高达14.91%。产品说明书显示,这款银行理财风险等级为R2,其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在80%(含)以上,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不超过20%(含)。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定期存款具备一定优势。
上述国信证券研报测算显示,2025年6月份,银行理财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62%,较上月上升11个bp。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43%,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2.61%,“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2.57%。
“比价”效应下,存款搬家现象持续上演。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普益标准数据显示,6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约31.0万亿元,因季末回表,总规模环比较上月回落0.3万亿元,但较去年年底增长3.4%。
结构上,非现金管理类的固收产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存续规模达到23.4万亿元,规模超过70%,同时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约6.9万亿元,占比接近20%。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下半年,考虑到银行净息差压力仍然存在,存款利率仍有较大的下调可能,银行理财规模将在存款搬家效应助推下维持增长。
收益率方面,武泽伟表示,“鉴于估值整改工作持续推进,预计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将有所放大。而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继续落地,债市收益率继续下降,预计银行理财依然会有不错的收益水平。” 据《时代周报》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