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包装清楚标注了生产日期、质保期等信息。
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中药饮片。 吴晓霞 摄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要求,从8月1日开始,中药饮片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保质期。8月14日,记者走访部分药店了解到,市面上销售的中药饮片基本都标注保质期。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黄倩倩提醒,中药饮片保质期并不等于有效使用期,开封后保存不当可能会缩短其保质期。
中药材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炮制、切制等加工后,成为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药物,在市场流通中也按照药品来管理。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提出,中药饮片的内、外标签应当标注产品属性、品名、规格、药材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装量、保质期、执行标准等内容。其中,保质期的标注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相关施行日之前使用原有的包装、标签生产上市的中药饮片,可以继续销售、流通至使用完为止。
8月14日,记者来到东风三路一家连锁药店看到,货架上摆放着芡实、薏苡仁、黄芪、菊花、无花果、牛大力等各种各样的中药饮片,大多以密封袋或密封罐包装。记者随机拿起几款饮片,上面清楚标注了中药饮片的品名、产地、装量、生产日期、质保期、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信息。该连锁药店所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中药饮品都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售卖,且通常对于6个月内有效期的商品会以6折的优惠价格进行处理,5个月内有效期的商品会以5折的优惠价格进行处理,并会告知购买该商品的消费者,但对于有效期在2个月内的商品则会下架处理,不再销售。
记者在另一家药店看到,货架上摆放的中药饮片包装上产品批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也一目了然。
对于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的规定,市民莫先生表示,家里有囤药食同源的中药饮片用来煲汤的习惯,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能让家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吃完,以免饮片过了保质期,吃了影响身体健康。市民胡姨则对规定表示不太清楚。“中药材不是越陈效果越好吗?”胡姨感到疑惑,她说,购买陈皮时,10年的陈皮比普通的陈皮贵多了,怎么现在有保质期了。
“陈皮并非越陈越好,其药效与年份相关,并非无限提升,而且若保存不当,如受潮、霉变、虫蛀,即使年份久远也无药用价值。”黄倩倩解释说,一般情况下,3年以上陈皮的药效最佳;5-10年陈皮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较为显著;10年以上陈皮药性更加温和,更适合体质虚弱的人群;超过20年的陈皮,其有效成分可能逐渐流失,药效未必更强。
黄倩倩说,中药有其特殊性,像矿物质类药物,药物性质虽相对稳定,但长期存储过程中也会存在风化、受潮板结等质量变异的风险。部分中药饮片也不宜久存的,比如薄荷、紫苏等久贮香气散失;高糖成分的枸杞、红枣易吸潮霉变,出现黏连或白霜;花类药材久存容易褪色、发霉。
黄倩倩认为,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医疗效果,其质量受原料药材、炮制工艺、包装、贮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的制定,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的落地实施,是对传统经验的科学补充与完善,是我国中药饮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进步,它会使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黄倩倩指出,保质期并不等于有效使用期。中药饮片的保质期会受原料药材、炮制工艺、包装、贮藏环境(温湿度、光照、地域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如果市民并未按照中药饮片包装中的贮藏条件保存,可能会缩短保质期。比如说某中药饮片的包装标注的保质期是2年,但市民购药后不注意保存条件,可能几个月就会使饮片发生受潮、霉变、虫蛀。
市民平时应如何保存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饮片和中药材,有什么注意事项?“中药饮片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霉变,且不同中药饮片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同时要定期检查中药饮片,对于一些发霉、虫蛀的饮片要及时处理。”对此,黄倩倩指出,潮湿会导致中药饮片发霉、变质,从而使其失去使用价值。有条件的市民,可以用密闭的容器将饮片装起来。如鹿茸、海马跟花椒一起密封保存可防虫蛀。黄芪、党参这些根茎类的饮片,可定期晾晒,避免回潮。菊花、玫瑰花这类饮片,晾晒时要避免阳光直照,因为花类饮片在阳光直照的情况下,容易褪色,并分解有效成分,降低药效。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