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对象借走6.2万元后玩“失踪”

法官提醒:借钱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保留书面借条

2025-07-11 09:44:12 来源:阳江日报

阳江日报讯(记者/费先霞 通讯员/叶光遍 )网恋遇上借钱,转账对象却是恋人的“表叔”?看似普通的借款行为,背后竟藏着层层迷雾。近日,市中级法院发布一起以网络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2024年9月,李某

网恋对象借走6.2万元后玩“失踪”

法官提醒:借钱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保留书面借条

阳江日报

阳江日报讯(记者/费先霞 通讯员/叶光遍 )网恋遇上借钱,转账对象却是恋人的“表叔”?看似普通的借款行为,背后竟藏着层层迷雾。近日,市中级法院发布一起以网络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

2024年9月,李某通过微信认识自称“杨某”的女网友,双方逐渐发展为网恋对象。同年10月下旬,“杨某”以亲属生病需手术费为由,向李某提出借款,并通过微信发送身份证及借条图片。“杨某”称自己的银行卡异常,希望李某将钱转至其“表叔”账户,李某遂分3次将6.2万元转入“表叔”黄某的账户。后李某因无法再联系上“杨某”,将黄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归还借款6.2万元,并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处理。

经民警核实,“杨某”所示身份证是虚假的。黄某辩称,其与“杨某”也是网恋关系,出于同情答应帮忙代收款项,收到上述6.2万元转款后,已通过微信全部转给“杨某”。江城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借款合意和借款交付两个关键要素,虽然李某向黄某转账,但黄某根据“杨某”要求,将上述款项转回给“杨某”,且无证据证实李某、黄某就借款事宜达成过合意。因此,李某以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提起诉讼,请求黄某返还上述款项,理据不足,依法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网恋有风险,交友须谨慎。近年来,以网络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与被害人建立恋爱关系,进而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该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市民转账借款前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明确借款用途、还款时间,保留书面借条,拒绝“空口无凭”。同时,还要确认借款对象与收款账户一致,切勿随意向第三方转账。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面对金钱往来,一定要保持清醒,别让“网恋滤镜”蒙蔽双眼。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