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暑期如何衔接?专家为家长和学生支招——

规划学习生活 培养良好习惯
2025-07-09 09:49:19 来源:阳江日报

暑假伊始,刚刚结束小学学业的孩子们正享受着轻松时光,而不少家长已开始为“小升初”的衔接问题操心。从小学以3科为主到初中7科并行,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内容、节奏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那么,对小升初的学生来

小升初暑期如何衔接?专家为家长和学生支招——

规划学习生活 培养良好习惯
阳江日报

暑假伊始,刚刚结束小学学业的孩子们正享受着轻松时光,而不少家长已开始为“小升初”的衔接问题操心。从小学以3科为主到初中7科并行,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内容、节奏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那么,对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是否需要提早预习新科目?如何迎接从3科到7科的学习挑战?这个暑假应如何做好过渡?近日,笔者采访了我市教育界人士,为小升初学生及家长支招。

文/ 林娜娇

适度放松
保持积极心态

这个暑假,本应是小学毕业生调整状态、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积蓄能量的宝贵时期。然而,部分学生却将“放松”演变为“放纵”。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暑假期间选择“躺平”,出现作息混乱、沉迷电子产品、忽视自我提升等问题,令他们头疼不已。

“孩子一放暑假,心态就过于放松,晚上熬夜打游戏、刷视频,早上怎么叫都不起床。”家长麦青表示,孩子认为暑假就该彻底放松,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毫无紧张感,学习上完全处于“真空期”,担心这种心态会让孩子开学后陷入适应困境。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情况并非个例。上周五刚考完试,家长谭小梗的儿子小谭便与电子产品“形影不离”。据她描述,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沉浸在玩手机、平板电脑中,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里。谭小梗表示,起初想着孩子刚结束考试,可以先放松几天,但很快意识到必须纠正这种心态,否则一旦形成习惯,后续调整将更加困难。

对此,阳江职院附属实验学校政教室副主任林杏贞分析,小升初暑假是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重要过渡阶段,过度放松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不仅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学习状态欠佳,导致孩子陷入“适应断层”,家长须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找到“松弛”与“准备”的平衡。

如何避免“过度放松”?林杏贞支招,松弛有度很重要,家长要把握好“放松”与“放纵”的尺度,积极调整孩子的心态,可利用晚餐、散步等碎片时间,为孩子做好即将进入初中的心理建设,如与孩子聊聊“成长的期待”,向孩子谈谈初中生活的积极面,让孩子觉得“初中生活是新鲜的、可期待的”。

“家长要合理规划孩子的假期生活,引导他们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同时鼓励孩子参与有益的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或安排一场亲子游,寓教于乐,在游玩中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林杏贞建议,家长还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多给予关心和陪伴,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初中生活。

摒弃焦虑
做好知识衔接

近日,笔者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某博主介绍:“小升初暑假是孩子的过渡期,错过这2个月,开学面对7门课,孩子知识断层想补都难,按照这份学习计划来,让孩子领跑初中不是梦。”视频中,该博主展示了他制订的小升初暑期预习打卡表,内含初中7科学习重点内容和各科必背知识点。评论中,不少网友“卷”了起来,纷纷向该博主要电子版学习资料。

现实中,像网友这么“卷”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初中竞争激烈,怕孩子跟不上,想让他提前学习各科的知识点,这样会比其他孩子更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家长柯女士介绍,这个暑期,她给孩子买了初一上学期各科的书本,也给孩子制订了暑期学习计划表,每天用3个小时预习初一科目新的知识点,目的便是让孩子提前做好与新学段的衔接。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小升初是令家长们焦虑的一个学段转换期,他们担心孩子在初中掉队,而缓解这种焦虑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提早进入”“超前学习”,防止进入初中后掉队,想让自家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甚至将暑假变成了小升初孩子的“第二学期”。

阳江二中教研室主任林健良指出,过度要求孩子提前学习,在“啃书”中度过小升初暑假,不仅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还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摒弃焦虑,用科学的方式帮孩子做好学段衔接?

“很多家长让孩子在暑假报满预科班或在家埋头学完初一上学期全部内容,这种‘超前学’反而可能让孩子在开学后失去课堂专注力,效果适得其反。”林健良表示,小升初暑假要预习,但预习不是提前把初中课本内容学一遍,正确的预习方式应侧重对各科的“感知”与“了解”。林健良举例,对于历史、地理、生物等新增科目,家长可借助纪录片、科普书籍或实地探访的方式,增加孩子对新学科的兴趣,比如看《中国通史》了解历史脉络,观察身边植物认识生物学科范畴,重点是让孩子知道“初中要学什么”,而非“学会了什么”。

养成习惯
提升自主能力

“每天安排1小时预习初一学科的内容,我会自己整理书桌,把课本和文具分类放好;下午花费1个小时去参与劳动,帮妈妈做些家务,比如擦桌子、洗碗、倒垃圾。”学生梁文锋向笔者展示了他这个暑假的安排,他说,暑期在家要提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作准备。

“初中课程难度增加、课时安排更紧凑,没有规律的作息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容易陷入被动,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规划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是关键。”林健良表示,家长可引导孩子尝试制定“模拟初中时间表”,合理分配学习、休息、运动时段。此外,小学阶段老师和家长督促较多,初中则更需要自我主动规划,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很重要。林健良举例,暑假里,不妨让孩子分担家务,并制定每日计划打卡清单,完成后家长可给予相应奖励,让孩子逐步养成从“被动”转向“主动”的生活习惯,孩子学会自我规划可减少初中适应期的焦虑,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初中的独立生活。

“小升初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合理运动不仅能促进骨骼生长、提升免疫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这些都是适应初中生活的重要素养。”林健良建议,这个阶段的孩子运动应遵循“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可选择球类、田径、户外慢跑等多种项目结合,运动前后要注意拉伸放松,家长要科学引导,让运动成为孩子暑期生活的一部分,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2024年秋季学期,新版教材正式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家长应注意让孩子使用新版教材进行预习,同时也要加强对英语口语的练习,让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林健良建议,家长要避免跟孩子过度强调“初中有多难”,而是要多传递积极信号,如“初中会认识新同学、学到新知识”“初中生活就像一场新的探险,很有趣”,让孩子以积极状态迎接新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