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晒“云”

□ 端 子

2024-12-23 10:06:23 来源:阳江日报

□ 端 子

陌上晒“云”

□ 端 子

阳江日报


阳春合水,陌上晒“云”。 蓝军 摄

01

今年夏天,我本地的朋友圈一个个晒“云”,“云”出没在阳春市合水镇茶河村,片片“彩云”宛如仙女霓裳,飘落到乡村陌上,让我啧啧称奇,又心生向往。

初秋,案牍劳形,杂事扰心,想去看“云”。茶河村离城区很近,走234国道十分钟就到了,路边竖起一块醒目的“蚕桑香云纱晒莨基地”牌子,旁边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岔口,一条土路延伸进去。

车水马龙的234国道擦身而过,四面围墙、绿树掩映之下,闹中取静,躺着一处静谧的陌上田园,数十亩见方,像一张巨大的绿地毯从山麓平铺开去,阡陌交通,作坊数间。依偎一列低矮长岭,似一条蚕蛾,长卧在高流河与茶河之间,这便是当地名胜蚕蛾岭,据民国《阳春县志》载:“蚕蛾岭,在城北二十里许,高九十丈。绵亘十里,形如蚕蛾,为南在堡西方屏障。”一方钟灵为乡陌平添了几许神秘。

阳光明媚,微风不燥。大草坪上,三五一群的工匠在作业,他们如此专注,我走近时竟丝毫未察。工匠们头戴草帽,衣着朴素,配合娴熟,有开小三轮运输云纱的,有从车上接卸云纱的,有站着摔云纱的,有躬身铺云纱的,有蹲着整理云纱的,有拿大扫把刷云纱的……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行云流水,是这处云落场景出彩的风景。

岭麓下坐落着一方两层观景台,我登上顶端,山川平野村树,奔眼而来,眼前一片舒坦的绿野,一朵朵黄云、紫云、彤云静静地接受艳阳的沐浴,风儿的抚慰,仿如李白笔下的诗景:“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中午时分,工匠们收工吃饭,我过去帮忙收拾,借机和他们说说话,彼此间的距离秒近。

“师傅,你们是本地人吗?”

“不是,我们是广西来的,这里5个作坊,也有本地人。”

我随他们步入作坊,一位穿着防护服的工匠正在染池边工作,池中是植物薯莨泡制的紫黑色染料,腥鲜气味呛人,工匠抄起一沓纱浸入池中,不停翻转搅动,待泡染充分后挂起,等待小三轮拉出大草坪晒纱。

这是陌上晒纱给我的初印象。

02

一个秋雨迷茫的周末,我随市作协采风团,再次走进茶河村。天公不作美,香云纱晒场仿佛玩“变脸”,“彩云”不知藏匿何方,晒纱人也不见影踪,唯见一工作人员在场地一角的香云纱科普馆前迎候采风团队。

穿过雨点斜织的绿野,一群作家鱼贯而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香云纱科普馆。馆内灯色温馨,陈列着各式香云纱,色泽艳美、雍容华贵,壁上贴着图文俱美的“中国主要丝绸面料概况”“顺德香云纱的前世今生”“香云纱成品面料介绍”“香云染纱整技艺”等香云纱知识百科,一眼望穿五百年。这种世界上罕有的以纯植物染料染色的桑蚕丝绸织物,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穿着走路会“沙沙”脆响,由此得名“响云纱”,由于“响”与“香”谐音,又被叫作“香云纱”。

听年轻的讲解员滔滔不绝地讲述,我们知道:广新集团蚕桑香云纱产业生态农业示范园落户阳春合水,作为省政府参事室牵头驻镇帮镇扶村的项目,202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生态园总面积130亩,其中香云纱生产区占地86亩……

外面雨丝不绝,科普馆内人气热腾,有的静静聆听工作人员讲述香云纱前世今生,有的沉迷于壁上香云纱百科,而那些美女作家则似小蜜蜂撞入百花园,流连于琳琅满目的绫罗绸缎间,摆拍各式姿态的靓照,笑意盈盈,乐在其中。

从科普馆走出,每一个人都恋恋不舍。香云纱的历史原来这么悠久,从原料到工艺流程,须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几十道工序,这些工序往往需要重复多次,至少历时一年时间,方成就一匹香云纱。每一块香云纱都承载着工匠们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这种对细节的苛求,让香云纱散发出一种无可比拟的艺术气息。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十多年间,香云纱在海内外市场起起伏伏。

飘着毛毛雨的大晒场,如披着轻纱的少女。我登上不远处的观景台,呼朋引伴:“大家过来,上观景台看风景喽!”

伙伴们纷纷聚拢过来,登高台,顾四野,山峦苍茫,阅览一马平川的原野,遥想一千多年前,冼夫人于此沙场秋点兵,安定岭南,为和融百越及国家安定民族统一作出了不朽贡献,名垂青史。咫尺之遥的高流河古墟、回龙寺依旧兴盛,当地百姓世世代代纪念这位岭南圣母。

雨中香云纱晒场游,有文友因现场未见晒“云”而惋惜,更多人认为这是“留白”。意外收获的香云纱展馆“云上”之旅,难道不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吗?

03

我追晒“云”之路并未止步。又一个周末,第三次做客晒纱场。从春城的家直奔合水,仿佛探望一位邻乡的朋友。

秋雨初歇,晒纱场格外清静,工匠师傅们栖身作坊,无聊度日。

我直抵此前到访过的作坊,几位广西人在打纸牌。中秋节刚过,简陋的桌上摆着月饼、柚子,他们笑着招呼我们,斟开水,递柚子,毫无拘谨,我坐在旁边静静观战。

一位晒得黝黑的小伙子在作坊门口逗狗,说一口广西方言,我说不标准的普通话,与他打招呼。

“你们都是广西同一个地方的老乡吧?”

“不是,我南宁的,这两公婆百色的,那两兄弟梧州的。”

小伙子很实诚,一一为我介绍“家人”,把我当作自家的亲戚。

作坊前后,停着几辆“桂”字头车牌的小车,我打量了它们几眼,有“桂A”的,有“桂D”的,有“桂L”的,仿佛是忠实的随从,一一对应主人的籍贯,无言而有情。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熟熟了,话不设防。

“各位师傅回去过中秋了吗?”

“没有,路途太远,来回一趟油费、路费都贵,遇到好天气,还会错过晒纱。”

“今年雨天多,晒纱的天数少得可怜。”

打牌的四位师傅也搭话了,晒纱看天吃饭,最近多阴雨天气,只能望天兴叹。今年雨水多,一半时间没开工,收入大打折扣,只能坐等,望天公开眼。

语气中透着无奈,也有坚持的意味。

“你们家乡也染纱吗?”

“也有,不过是染一般的布料,也有锦,没有染香云纱这么高档的。”

“你们的手艺好棒!”

“专门学过的,做熟了这行,自然有一些经验。”

他们边说边打开手机,给我们看他们的作品。湛蓝的天空下,晒场铺了一地紫云,又一地彤云,也有紫红相间的彩云,是摄影师的全画幅大片,又是美术家的油画。我边观赏边称奇,工匠师傅们陶醉了,自豪溢于言表。

我也打开手机微信,刷到本地摄影家拍发的朋友圈,展示给他们看,他们发现了自己的身影,都不好意思地暗暗发笑。

我们聚焦刊登在报纸上的一幅“最美庭院”图片,苍穹之下,一块大草毡,晒了紫红黄相间的香云纱,这不是空中楼阁,也非海市蜃楼,而是实实在在的乡陌场景,是上级帮扶单位为造福当地百姓而绘就的“百千万工程”效果图。

“原来我们晒纱的照片这么美,我们凭手艺谋得一份收入,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做了件好事呢!”

“真心为你们点赞!假期你们回去吗?”

“天气预报说,过段时间天气晴朗,我们坚持一下,等到春节再回,等天气好,多晒纱。”

“我儿子打算假期带女朋友过来,看看我们,也看看晒香云纱。”一位男工匠自豪地笑着。

“我晒完今年的纱,明年就回广西,三个孩子在老家读小学,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无法照料孩子的生活和读书,我只能回去,留下老公在这头继续干。”说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语气中有无奈,也有留恋。

“三个孩子还小,离乡别井确实不容易,需要两头兼顾,相信困难是一时的。”我接上话。

“谢谢你的安慰。等孩子长大了,有机会再来,阳春这地方山好水好,人情也好。”中年妇女转身望着家乡的方向,眼帘不住地眨。

与我面对面的,是一群异乡“晒云”人,他们“晒云”,也晒生活,有光鲜靓丽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打拼。云游两广,一忽在广西,一忽在广东顺德,这忽又飘到了阳春,“云”落陌上,这是一座城对另一座城的敬意,一片云对另一片云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