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逐梦深蓝,抒写海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06-08 09:42:53 来源:阳江日报

阳江依托广东海丝馆等项目载体,充分挖掘“海丝”文化内涵。

阳江:逐梦深蓝,抒写海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阳江日报

阳江依托广东海丝馆等项目载体,充分挖掘“海丝”文化内涵。 梁文栋 摄

今年6月8日,广东省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会场活动在阳江市举办,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进一步提高人们珍惜海洋、爱护海洋的意识。

作为此次主会场活动举办地——阳江,有着深厚的“海洋底蕴”。阳江海(岛)岸线总长470.2千米,海域面积约1.23万平方千米,其中滩涂面积131 平方千米,海岛122个。阳江宜港岸线长39.1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阳江港,海上航运连通世界各地;拥有闸坡、东平等7个国家级和省级渔港,海洋捕捞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沿海生态环境极具多样性,红树林总面积1200公顷,已发现有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品种达105种, 可开发用于增养殖的品种有20多个,可供开发的滨海沙滩26处,总长62.88千米,其中优质沙滩24处,总长35.88千米。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质的海洋生态圈,为阳江不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阳江市海洋经济空间布局不断得到优化,新兴海洋产业异军突起,初步形成了临海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能源等产业迅猛发展的海洋产业新格局,重点培育以海上风电为主导的临海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临港现代工业、滨海旅游文化和现代海洋渔业等产业,积极探索完善“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蓝色能源+海上粮仓”的融合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广东(阳江)国际风电产业城和渔港经济区。

“‘十四五’时期,阳江将继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增强阳江作为广东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以沿海区域的先行发展带动近海陆域和整体经济发展,助力全省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 文/孙安然  黎永光

阳江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梁文栋 摄

海上风电“扬帆起航”

大力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阳江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据悉,阳江加快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落户企业达27家,总投资461亿元,基本涵盖了整机集成和关键零部件,年生产能力达700台套,形成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等为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

同时,阳江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大规模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为牵引,带动阳江海上风电研发水平提高和装备制造及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集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推动“一港四中心”建设,依托阳江港建设聚合设备出运、仓储物流、出口贸易、总装安装、运营维护、设备退役等功能的风电运维母港和风电设备储运基地,建设完善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风电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运维中心。

阳江坚持海洋科技研发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力打造出海洋科技高地。围绕风资源评估、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等重点环节,阳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独立创新、联合创新,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海上风电装备核心零部件企业。

目前,全球首家多学科融合的海上风电学院已在阳江挂牌成立,并建有海洋水产领域类2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桩筒复合导管架海上风电基础设计研究”等科技项目获省立项。

阳江市海上风电项目“多点开花”。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阳西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列其中,规划海域面积达4.9万公顷;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是国内首个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的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约5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已在阳江完成安装;全国总装机规模最大的近海深水区项目——华电青洲50万千瓦项目已动工建设……

截至2021年,阳江共350万千瓦10个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已建成并网52.8万千瓦,占全省总并网容量51.8%。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阳江将进一步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布局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建设,打造海上风电千亿级产业集群,突破核电、氢能、太阳能产业关键技术,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快建设国家海洋新能源基地。

海洋渔业绿色发展

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在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基础上,阳江先行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构建“蓝色能源+海上粮仓”组合。近年来,阳江从人工礁建设、贝类底播增殖、休闲渔业开发和建设等方面开展跨界融合,有效实现清洁能源与安全水产品的同步高效产出,促进了海域集约化生态化开发。

经过多年发展,阳江海洋渔业实现稳步增长,成为广东省深海网箱养殖核心优势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深海网箱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区之一。阳江加快推动海洋渔业由浅海转战深海,探索“深远海养殖+风电”“深远海养殖+休闲海钓”“深远海养殖+运输加工”三类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深水网箱养殖以抗风浪网箱养殖为纽带形成深水网箱制造、安置、苗种繁育等环节的产业链条,加快建成一批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育种育苗基地、智能化养殖鱼场、增殖型现代化海洋牧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目前,阳江已建成青州、大镬、大树岛屿三个深水网箱产业基地,投入生产的深水网箱800多口,年产量10000多吨。其中,大镬岛深海网箱基地是南中国海养殖规模最大、离岸最远的基地,也是广东省唯一的离岸型基地。

为加快推动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阳江提出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加大科技型水产企业的孵化力度,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水产科技创新主体。同时,充分整合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及地市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等科研力量,重点围绕优质苗种生产、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研究开发-创业孵化-转移转化”一体化协同推进的科技支撑模式。

2021年,阳江海洋渔业增加值88.9亿元,同比增长2.0%;海洋水产品产量109.6万吨,同比增长1.4%;海水养殖产量78.4万吨,同比增长0.3%。

海洋旅游蓬勃兴起

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阳江依托特色自然生态禀赋和空间组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海洋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阳江积极打造国际滨海文旅目的地,以海陵岛为特色滨海旅游发展龙头,加强东平、沙扒两翼的协同发展,对标国际一流滨海文旅度假胜地,大力发展娱乐休闲旅游、海洋运动、滨海度假、海洋民俗风情文化旅游,积极开发海上体育运动、潜水、低空飞行等新兴旅游产品,推动海洋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当前,阳江正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交通、旅游集散、智慧旅游服务、旅游标识解说、旅游厕所、旅游安全等六大服务体系,实施“以点带线、以线覆面”的旅游集散服务工程。加强滨海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环海陵岛碧道、南部滨海碧道,增加人们“亲海近海”的空间。

“滨海旅游+文化”,也是阳江发展海洋旅游的一大特色。阳江依托广东海丝馆等项目载体,充分挖掘“海丝”文化内涵。据悉,阳江大力推动“南海I号”参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向世界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窗口;加快推进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创建了极具特色的“南海I号”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以“南海Ⅰ号”为核心的海丝文化产业带;依托南海(阳江)开渔节、漠阳风筝文化节等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滨海旅游融合发展。

当前,“南海I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海丝馆被核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阳江通过构建独具江海特色的国际滨海文化旅游城市框架、大力开发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旅游体验与品质等,致力于推动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区的重要补充、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延伸拓展区。

下一步,阳江将继续加强与泛珠三角城市开展滨海旅游合作,积极开发跨海岛旅游线路,打造游艇观光、海岛休闲、文体旅游等海岛旅游联线产品,协同推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

阳江成片红树林茂盛生长,一群群白鹭掠海起飞。 阳江日报签约摄影师陈凤盾 摄

海洋资源保护持续发力

坚决筑牢蓝色生态屏障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7.7%,5个入海河流(尖山、大泉、埠场、那格、寿长)国考断面水质均为Ⅲ类,达标比例为100%……这是阳江2021年在海洋生态保护工作上交出的一份漂亮“成绩单”。

多年来,阳江围绕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协同推进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

在整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阳江严格贯彻执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海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加强对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重点抓好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珍稀与濒危生物及重要经济种类的繁殖与栖息场所的保护管理,推进阳江湾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

在系统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阳江积极推进海岸带保护与修复治理,恢复自然岸线和受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沿海基干林带及沿海地区纵深防护林建设,全面提高沿海防护林整体建设水平。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打造国家级无居民海岛开发示范区。重点实施海湾水质环境治理、岸线保护与修复、滨海景观及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沿海滩涂红树林保护修复力度。

在综合治理海洋污染方面,阳江全面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开展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建立入海排污口动态信息台账。按照“一口一策”工作原则,分类推进入海排污口规范整治,实现直排海污染源全面达标。建立完善入河(海)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推进“近岸水体-入海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海上违法倾倒垃圾行为,建设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推进监测点位的全面化与监测领域的全覆盖。

阳江还在积极探索建立海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资源所有者权益和生态环境损坏等纳入海洋自然资源及其价格形成机制。同时,探索开展旅游、工业等经营性用岛市场化出让,完善海域海岛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生态环保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眺望深蓝,向海奋发。下一步,阳江将继续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着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进示范区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大区域海洋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