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材料看作是作文的“血肉”,那结构安排就是“骨骼”,立意就是“灵魂”。立意对于一篇作文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意要新颖,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创新立意呢?下面介绍两个方法。
反向立意。反向立意就是把问题倒过来思考,用逆向思维分析原材料,反其道而行之,达到创新文章主题的效果。反向立意的文章具有新奇独特感,从而能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孔乙己》本是悲剧:孔乙己是一个很悲惨的人,他求取功名失败,一事无成、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最后更是因为偷书被打断了腿,在病痛和饥饿中孤独死去……但鲁迅先生反弹琵琶(反向立意),把文章写成了喜剧:孔乙己形象独特,让人好笑,“一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的语言让人好笑,“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炫耀“茴”的四种写法等迂腐行为也让人好笑……孔乙己常常引得众人都哄堂大笑,孔乙己出现在哪里,哪里就充满了快乐。表面是喜剧,内里却是悲剧,“悲剧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笑着哭!”反向立意使《孔乙己》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收获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成为一篇经典之作。
再来看一道材料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以“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017年12月21日,“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内字评选揭晓,“享”字以最高票当选。在当下,我们总与“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享受、或分享、或共享……
本题如果按部就班写享受美景、享受美食、享受游戏、享受快乐等内容,文章就会显得肤浅、陈旧,落入俗套。立意不好,文章文采再好也没用,所以这个方向行不通。如果能反向立意,写享受挫折、享受坚持、享受风雨塞途、享受奋斗的时光等等,文章的意境马上就变得深刻、新颖而高远了。
以不同的角度创新立意。“不同角度”指的是在写文章时,突破常规思维框架,从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去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内容呈现出新颖性和独特价值。它就像给世界换了一副“滤镜”——比如写春天,别人都写花开草绿,你却聚焦“第一片枯叶下探出头的嫩芽”;写母爱,不直接讲嘘寒问暖,而是通过“母亲总把鱼头留给自己”的细节;同样是写信,你却让古人给今人写信,“影子”给我写信等等。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文章,能够让我们跳出陈旧的框框,化平庸为新颖,使文章意趣盎然、光彩夺目。
小学语文教材《山中访友》一文,一样是到山中游玩,作者运用不同的视角创新立意。他去大自然寻访的不是武林高手,也不是隐逸诗人,而是以自然景物为好友。他与小鸟对话、与露珠交换眼神,与溪流唱和,与白云招手……创新立意使文章富有情趣,新颖别致,独树一帜。又如《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也是一篇立意新颖的成功之作。作者把一滴水拟人化,从一滴水的视角,以水滴的运动轨迹,描绘了丽江的美景和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情,既生动自然又独特新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小作者写《一盏交通灯的无奈》,也采用了独特的角度:“‘砰’的一声,准是又出车祸了。循声望去,果然——前面不远处,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轿车又‘火辣接吻了’!“有时,我真怨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我是一盏交通灯?为什么经常让血肉横飞、家破人亡的悲剧在我的眼前上演?为什么让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顷刻间灰飞烟灭?为什么那呼天抢地的哭声常常萦绕在我的耳边?天哪!我过得真是梦魇般的日子呀! ”
小作者立意新颖,从交通灯的角度去叙述悲惨的车祸,批判人们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文章避免了从正面去讲道理的俗套,能够出奇制胜,让人印象深刻。
立意就要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这样就可以避免作文立意的陈旧、俗套。在写作实践中,反向立意与不同的角度创新立意是两种很妙的创新方法,灵活地运用它们,能带来无限的创意,让你的立意不再平庸。当然,作文立意创新有一定难度,它得靠我们长期的努力,不断地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