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黄雪梅

2025-07-21 11:34:10 来源:阳江日报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接待、资源节约等作出与时俱进的完善。这不仅是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

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黄雪梅

阳江日报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接待、资源节约等作出与时俱进的完善。这不仅是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更是向全社会释放出传承节俭传统、纠治奢靡之风的强烈信号,为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节俭朴素是党的“传家宝”,更是复兴路上的必修课。“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道出了节俭朴素之于党的事业的根本性意义。从革命战争年代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历史启示,到新时代“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宗旨彰显,节俭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政治本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政策出台,一系列举措精准发力,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现象。如今时隔12年修订《条例》,正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即便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艰苦奋斗的弦也绝不能松;纵然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勤俭节约的传统也断不可丢。这既是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考量。

制度为纲筑防线,党政机关带头作表率。厉行节约不是抽象口号,而是靠制度托底的实践行动。以修订后的《条例》为核心,我国已构建起一套系统完备的反浪费制度体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到《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从公务接待标准到办公用房建设规范,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为遏制铺张浪费筑牢了“防火墙”。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将节约要求融入日常管理:规范接待标准,让“光盘行动”成为公务餐桌标配;优化公车管理,让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推行绿色办公,无纸化流转蔚然成风;精简会议活动,把精力投向实干……这些举措不仅让机关运行成本持续降低,更以“其身正”的示范效应,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群众真切感受到,文件会议少了,办事效率高了;铺张浪费少了,民生投入多了——节约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化作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提升,变成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

深化思想自觉,让节俭之风化风成俗。厉行节约,根基在思想,关键在行动。要让过紧日子成为自觉,首先要筑牢思想根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干部教育体系,让“以俭修身、以俭兴业”的理念入脑入心。更要培育机关文化,通过读书会、大讲堂等载体,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俭智慧、革命文化中的奋斗精神,让节约从制度要求转化为文化认同。

领导干部的示范力,就是作风建设的推动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打破“讲排场、比阔气”的惯性,在决策中坚守正确政绩观,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在公务中践行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一张纸、一度电的节约做起,让精打细算成为工作常态。唯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才能带动党员干部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让勤俭节约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

以机关之俭带社会之俭,让新风正气充盈神州。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新时代的动员令。党政机关作为作风建设的排头兵,既要当好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实践者,更要做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引领者。让我们以修订《条例》为契机,始终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穿透机关、深入社区、走进家庭,最终化作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如此,方能让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阳江市委党校)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