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陈海蓝”传承阳江非遗
2024-06-21 09:18:53 来源:阳江日报

一线牵飞云外去,随风摇曳入高空。

期待更多“陈海蓝”传承阳江非遗
阳江日报

一线牵飞云外去,随风摇曳入高空。当传统风筝遇上新潮的装置艺术,产生的幻化效果会让人眼前一亮。日前,阳江日报微信公众号一则“阳江‘00后’女生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上带火了风筝文化”推文,赢得众多民众赞叹。

本次带火阳江风筝文化的是,中央美术学院阳江籍女生陈海蓝,以及她的毕业作品“纸鸢漫游”。“希望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式,为阳江的传统历史和民俗文化赋予新的展现形式。”诚如陈海蓝所言,她运用时兴的科技手段把装置艺术融入了阳江传统风筝之中,通过收放风筝线绳的互动体验,观众可以模拟实现真实的飞行状态,而且能领略到各具特色的阳江“纸鸢”造型,从而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 “十年磨一剑”,相信观众或读者通过陈海蓝的作品,不但感受到她十足的创新干劲和精妙的创意,还体会到她借助风筝表达的淡淡“乡愁”——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阳江。

风筝是我市非遗文化的“佼佼者”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阳江人民共同的情感记忆。科技感十足的“纸鸢漫游”,赋予了传统风筝新的生命力。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海丝名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共有非遗项目478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13项、市级212项、县级252项,非遗领域十大门类齐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如借助各类节庆活动开展非遗宣传、引导非遗进幼儿园和中小学、高中建立风筝研学基地……一系列举措逐渐将“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种子播散在学生心中,越来越多青年学生收获了文化滋养。同样,非遗文化传承也有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推动非遗保护薪火相传,要加强青年传承人培养,期待涌现出更多的“陈海蓝”传承阳江非遗。鼓励高等院校学生关注家乡的非遗,将艺术设计、非遗保护与数字技术结合,让非遗与艺术形式、现代生活场景结合,赋能非遗新活力,使市场认可其价值,从而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其中。同时,要从待遇、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等方面强化保障,持续激发更多青年人传承保护非遗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