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直播间里“拆乌龟”

“对对碰”缘何成了流量密码?
2024-08-27 10:07:51 来源:阳江日报

年轻人在直播间里“拆乌龟”

年轻人在直播间里“拆乌龟”

“对对碰”缘何成了流量密码?
阳江日报

盲盒,指盒子里装有动画漫画、影视的周边产品,或设计师原创玩偶。其特别之处在于,盒子里具体是什么,不会在盒子外部标注,只有消费者打开盒子,才会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近段时间,“乌龟对对碰”这类盲盒新玩法,在网络直播平台火速出圈,令不少网友直呼“上头”。

“一碰,两碰,恭喜再来两包!”打开抖音直播,不少网友都会被这句魔性的话所吸引住,更有网友不小心进入直播间后,再出去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这款游戏以其独特的玩法和互动性,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乌龟对对碰”这类盲盒究竟是什么?为何受广大网友喜欢?

■ 文/ 林娜娇 莫茜婷     ■ 图/ 资料图

“乌龟对对碰”有多火?

据了解,“乌龟对对碰”是一种结合了盲盒与对对碰元素的娱乐游戏,玩家在直播间下单购买树脂乌龟盲袋或盲盒,并在订单中备注许愿一种颜色,随后,主播现场拆除乌龟,并将乌龟摆放至九宫格进行对对碰。

玩法的核心在于“对对碰”,如拆出的乌龟颜色与买家许愿的颜色一致,或拆出两只相同颜色的乌龟,主播会额外加拆一包,继续与此前没有对碰的已拆盲袋或盲盒组合,直到没有对碰为止。最终所有拆开的盲袋、盲盒都归买家所有。“这个游戏不仅让我们享受拆盲盒的乐趣,还能体验到消除对对碰的成就感,这种双重体验正是吸引我的魅力所在,现在还有70多只的小乌龟在路上。”一网友在某直播间评论道。

笔者在某平台直播间看到,部分热门“乌龟对对碰”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可达数万人,足见其火爆程度。一些玩家甚至在直播间里能够收获到85只乌龟,让直播间网友直呼羡慕。笔者观察多个直播间发现,有的直播间里,买家下单等候的时间过长,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拆单,甚至有主播建议网友等不及可以先去别的直播间转转。视频底下有网友评论,乌龟对对碰直播真是时间消失器,不下单也能在直播间被“硬控”几个小时。

对于在直播间开出的乌龟,玩家们的用途也是各不相同,有些玩家将其做成冰箱贴,有的做成时钟,还有的玩家做成美甲。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做到了物尽其用。一些直播间更是以类似“对对碰”的形式玩起了其他商品领域,如零食、手机壳、香薰等,成为了吸引流量的密码。

为什么爱玩“乌龟对对碰”?

近期,奥运冠军全红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玩“乌龟对对碰”的经历,一时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纷纷表示,“乌龟对对碰”主打一个刺激,既有乐趣也有收获,并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乌龟大军”。

“乌龟对对碰”的直播间魅力有多大?有明星曾出现在这样一个直播间里,不仅流连了两三个小时,还用自己的实名账号下了数单。该明星后来还将彩色乌龟大军铺了一地,发视频让网友们“检阅”。不少网友表示,去直播间购买乌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买到更有价值的商品,而是享受拆盲盒带来的乐趣和刺激感。

市民黄先生是“乌龟对对碰”的忠实“拥趸”,晚间时段,黄先生准时蹲点各大“乌龟对对碰”直播间,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在直播间入手了200多只小乌龟。“之前看到这种普通的小乌龟,一直不明白它为什么这么火。可是去了直播间,看到直播拆出的颜色跟自己买的相同就可以获得加赠,心情马上就变得兴奋起来,然后就会一直买一直玩。”黄先生说。

业内人士分析,“乌龟对对碰”之所以能快速走红,与其带来的情绪价值密不可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渴望通过某种方式获得放松和愉悦。而“乌龟对对碰”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需求,通过拆盲盒的方式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和刺激感。同时,游戏中的“对对碰”元素也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加之在主播一声声“欧气啊”“再来一个”中,使得消费者在参与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购买盲盒需警惕消费风险

《潮玩产业发展报告(2023)》提到,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45亿元,2017至2021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4%。展望未来,潮玩产业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加。

作为潮玩的重要细分领域,盲盒市场也将获得较快的发展。根据艾媒数据中心显示,我国盲盒市场规模还在持续增长。结合了游戏特点、出现更多玩法的“对对碰”等代拆型直播已经成为当前网络直播的新宠。

“乌龟对对碰”的流行不仅为玩家带来了娱乐的体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相关报道,随着直播热度的不断攀升,树脂乌龟等潮玩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浙江一老板在短视频“凡尔赛”道,形态憨厚的小乌龟十分受消费者欢迎,手机支付宝收款铃声时刻响起,订单不断增多,现在还有几百万只小乌龟没交货。

值得注意的是,“乌龟对对碰”也暴露出了一些消费冲动和风险。部分消费者为了追求更多的乌龟和更高的“翻数”,不断下单购买盲袋,导致消费金额远超商品本身的价值。更有甚者,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容易在直播间中被刺激消费所吸引,从而超出自身的实际承受能力。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保持理性,切莫盲目跟风,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调节对“乌龟对对碰”等盲盒的期待值,理性消费、量力而行,避免中套上瘾。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