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学习之路

□ 陈子玲

2025-08-31 09:30:37 来源:阳江日报

处一个终身交往的朋友,养成一项终身受益的爱好,培养一项能带来持续收益的技能,这些都是人生幸事。

我的书法学习之路

□ 陈子玲

阳江日报

处一个终身交往的朋友,养成一项终身受益的爱好,培养一项能带来持续收益的技能,这些都是人生幸事。

年初,我开始系统学习软笔书法,短短一个月就有了明显进步。当然,软笔书法不会进步这么快,重新学习笔画书写、结构布局后,硬笔字倒是提高很快。原来我一直以为,成年后字迹会“定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实践证明,是我没有发自内心地想要改变,而且投入的时间、练习的次数都不够。

读小学的时候我曾经练习硬笔书法,当时哥哥买了一套《庞中华硬笔字帖》,我买来白纸装订成本子,兄弟姐妹就把白纸印在字帖上临摹。农村的夜晚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在屋子中间摆好桌椅,兄弟姐妹一起认真练字,四野静寂,只有写字的“沙沙”声。

遗憾的是,因为刚练字的时候年龄比较小,我只练了楷书,行书对我这个小学生来说已经“超纲”了,我看不懂,也掌握不了笔顺。再大一点,上了初中学业紧张,就没再练字了,一直到参加工作,我的字迹也没有太大变化,只能说勉强算工整。

后来学写毛笔字纯粹出于无心。大三时住进了上床下桌的宿舍,空间的“充裕”让我有了学习书法的动力。我买来一张水写布,靠着小时候打下的硬笔基础写软笔。如今知道,这种练习方法并不对路。

知识点之间是有关联的,学习最好是有系统地学,有条件的话找老师学。如果没有方向,一个人很难将陌生领域的零散知识点拼凑成知识网络。今年,我找老师系统学习毛笔字后才知道,学习软笔书法最好是“一家一帖”,即要先确定学习哪种书体,从哪位大家的某件作品开始临摹。刷短视频看到有些人的字“与众不同”,和“传统”的书法作品不同,但这只能骗过不懂书法的人,懂行的人一看便知是“江湖体”,这就是书写者没有从基础开始学的缘故。此外,学习毛笔字最好按照篆书、隶书、楷书、行楷、行书的顺序进行,这是文字演变的过程,能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毛笔书法的核心技巧和审美体系。篆书笔画多,距离现在的书写规范有点远,也可以从隶书开始。

我的书法老师是阳江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利庆伟。利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不要着急写字,一定要先掌握笔法,把笔画写好,后面写字就容易了。量变产生质变,这个道理在学习书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开始我的笔画写得歪歪扭扭,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进步明显,那种欣喜,好似中了大奖一般。

书法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贵族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琴棋书画”的教育中都包含了书法,可见书法对人的影响之重要。世界上文字种类繁多,唯有汉字在实用功能之外,更孕育出独树一帜的艺术生命。从甲骨文的朴拙到金文的雄浑,从秦篆的圆润到汉隶的飘逸,再到楷、行、草的千姿百态,每一笔画的提按转折都是心灵的轨迹。自文字诞生以来,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书法名家,创作了无数书法珍品。这些墨痕不仅是文字,更是书写者灵魂的镜像。当毛笔在纸上舞蹈,浓淡干湿间可见君子风骨,字里行间能读出世事沧桑。这种将实用符号升华为艺术表达的智慧,正是华夏文明对“形神合一”最精妙的诠释。

学习书法半年多以来,重复的练习不会让我感觉无聊,书写的过程更像是对自我心灵的透视。当多次的练习带来进步时,欣喜充盈内心,这是物质快乐无法替代的。前段时间按老师要求创作扇面,作品得到多人肯定,让我更加增添了学习书法的信心。

书法应该是“性价比”很高、比较容易坚持的一种艺术,不需要投入太多金钱,也不需要别人陪伴,只要认真写,进步是迟早的事。书法也是可以坚持一辈子的爱好,各种书体、各位名家的作品等待探索、学习。我不知道自己会练得怎样,只是非常清楚,会越来越好,这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