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桃

□ 邓亚菲

2025-08-22 09:44:46 来源:阳江日报

离开家乡已二十余年了。每每想起家乡的桃子,便觉口中生津,却又怅然若失。

故乡的桃

□ 邓亚菲

阳江日报

离开家乡已二十余年了。每每想起家乡的桃子,便觉口中生津,却又怅然若失。前段时间得了一枚湖南炎陵的黄桃,咬下去,汁水四溢,竟勾起许多旧事来。

家乡的桃树,向来是种在坡地上的。梯田层层叠叠,桃树便在其间零星点缀。三月里,桃花开了,粉红的一片,倒也好看。但乡下的孩子们是不大懂得欣赏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他们只关心哪棵树结的果子先熟,哪棵树的果子更甜些。

四月初,桃花谢了,毛茸茸的小桃子便冒了出来。孩子们等不及,常摘那鹌鹑蛋大小的青桃,在袖口上蹭两下就往嘴里送。“咔嚓”一声,苦汁四溅,“呸”地吐出来,鼻子皱成一团。唯有那鹰嘴桃,即便青着也是甜的,最受孩子们的喜爱。种果树的人家,对这些顽童是颇为头痛的。果子未熟便被糟蹋,庄稼也被踩得东倒西歪。撞见了,自然要厉声呵斥一番。但孩子们哪管这些,饿了馋了,照偷不误。苦桃、涩梨、酸李,未熟的果子早被尝了个遍。

待到桃子尖儿泛红,那诱惑更大了。红彤彤的桃子在枝条间若隐若现,引得孩子们心痒难耐。记得有一回,哥哥翻过一位婶婶家的围墙去摘桃,被撞个正着。那婶婶却不恼,只说爬墙危险,想吃桃子告诉她便是,从大门进去摘。这话说得温软,倒叫我们不好意思起来。

熟透的桃子,经了阳光的照晒,红得发黑。轻轻剥去薄皮,红白相间的果肉便露了出来,汁水横流。咬上一口,浓郁的桃香便在口中弥漫,实在妙不可言。家乡的日照与水土,造就了这非凡的滋味。村里的桃树不多,梨树倒不少。母亲说过,桃树的盛果期不过几年,过后便要砍了重接。记得村头三奶奶家后园里有几棵桃树,年年结得极好。桃子熟时,三奶奶总要送我们一篮。那桃子红艳艳,软甜多汁,是奶奶的最爱。

山神庙后有一大片桃园,是邻村人种的,专为卖钱。桃子熟时,园主看得极紧,还养了条凶恶的狼狗。孩子们远远望着那满树的红桃,听着震耳的犬吠,只能咽咽口水,悻悻离去。

如今我客居岭南,市面上卖的尽是些硬邦邦的油桃,寡淡无味。鹰嘴桃倒是有的,装在精致的盒子里,与一众“高档水果”摆在一处,价格昂贵,令人望而却步。

前些日子母亲来电,说起表姐家包了片荒山种桃树,正是盛果期。每逢赶集卖桃,表姐总要给母亲捎上一篮“胭脂红”,据说极受欢迎。听着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忽然想起小时候吃桃的情景。那些青涩的岁月,那些苦涩的桃子,如今想来,竟比这炎陵黄桃还要甜上几分。

人总是这样,近在眼前的不懂珍惜,远在天边的却又念念不忘。家乡的桃子,怕也是这般罢。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