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两千年盐业史终结于今?

万灶青烟皆煮海

2025-01-05 09:49:48 来源:阳江日报

万灶青烟皆煮海

阳江两千年盐业史终结于今?

万灶青烟皆煮海

阳江日报

初冬的阳江,碧空如洗,丽日高悬,正是寻踪访古的好时节。笔者一行人驱车前往阳江最大、最出名的双恩盐场(沙扒盐场)探访。双恩盐场自宋时算起,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阳江的采盐业有历史记载的是唐朝,如果自唐算起至今,则远超千年历史。若从更早的西汉算起,阳江盐业史当超过两千年。

清代阳江盐场分布示意图(见《中国国家人文地理:阳江》)

链接
阳江盐场

阳江盐场地处阳江市阳西县县城(北纬21°40′,东经111°30′),盐田分布在阳西县南面的沙扒、溪头、上洋、儒洞镇沿海一带。由沙扒、溪头、双鱼三个分场组成。该盐区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24.5℃,风速2.4米/秒,蒸发量1890毫米,降水量1600毫米,3天连晴天218天,雨天118天,雨日和雨量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60%),海水浓度2°Bé—2.8°Bé之间。1978年原盐生产能力2.52万吨。

——《广东省志 盐业志》

空旷的盐田。    陈计会 摄

◎探访双恩盐场:业已停产

双恩盐场也叫阳江盐场沙扒分场,在阳西县沙扒镇渡头村西面,与沙扒镇隔着一湾海水。我们开车沿东田海堤从儒洞往盐田方向过去,但见堤外海滩是乌黑无边的烂泥滩。随行的当地友人说,以前这里的海滩红树林茂密,鱼虾成群,现在红树林几乎绝迹,鱼虾更是难得一见。儒洞河对面是电白海滩,隐隐见到不少油厂设施。堤内一望平原,被分割成一块块盐田,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我们走近一看,发现大部分盐田已改成海水养殖场,仅剩一小部分还保留盐田的原貌。友人说,由于盐田经济利益太低,近年很多盐田改为搞养殖。

晴空之下,阳光照耀着盐田河道、沟渠波光粼粼的流水,仿佛一位老人在絮絮诉说前尘往事。古老的盐田斑驳的盐砖,显出盐渍的痕迹,整齐铺展出一幅幅颇具历史质感的画面。盐田用麻石板分隔开每一丘田,石板长期被盐水泡浸和日光暴晒,显得满脸沧桑。盐田的大石碌静卧在阳光下,满怀心事。那一根根指向青天的防雷针,颇显孤独。与盐业命运攸关的两栋气象站,一栋两层是最早的,一栋三层是后来建的,已完成历史使命,屹立在荒草里,犹见往日的雄风。几座废弃的,用石块和混凝土垒起的,几乎密不透风的盐库,也没入半人高的杂草丛中,呈现一种颓败的迹象。询问当地村民,说盐场已经停产。

后经电话采访阳江盐业部门,由于利润太低和销售渠道问题,目前阳江盐场沙扒、上洋双鱼、溪头三个分区已全部停产。本来沙扒预留两个单元生产的,但由于去年台风将设备刮坏,有待修复,何时复产未定。

阳江两千年盐业历史,莫非到此终止?

阳江沿海以“盐”“灶”命名的村落、地名。  陈计会  制图

◎阳江采盐,源于何时?

阳江南临浩瀚的南海,海岸线绵长,海水含盐量大,且又处于亚热带,阳光充足,对晒盐有利,所以自古以来富于鱼盐之利。宋《舆地纪胜》卷98称南恩州“郡兼山海之利,富于鱼盐”。(《恩平志·风俗门》)

西汉时期,汉武帝将盐铁实行官营官卖。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在全国范围设立三十六处盐官。岭南在南海郡番禺县和苍梧郡高要县设立两处盐官,管理整个岭南盐业生产运销。笔者认为,番禺县盐官管辖珠江口两边的盐业,而高要县盐官应该是管辖阳江一带海边的盐业生产。因为高要在内陆西江边,不产盐,而离它最近的产盐地只有阳江。阳江所产的盐沿着漠阳江北运至春湾,然后陆运一小段路到新兴县河头镇下新兴河,再北运至新兴江入西江口的高要县。全程两段水运,一小段陆运。这条运盐通道直至新中国成立初仍然发挥作用。

笔者在地图上看到,阳江沿海一带有不少地方以“盐”和“灶”命名的村落和地名,仅“盐灶村”就有多处。阳东区有东平盐灶村,大沟盐灶村、下灶村、吉灶上村、吉灶下村;阳西县有程村盐灶村,溪头盐灶村,上洋盐灶前村、盐田村,沙扒下灶村;海陵试验区有盐灶村、新盐村、稠灶村、里灶村;高新区有平冈盐仓村。此外阳东区大沟有地名叫“盐灶仔”,高新区平冈和阳西县上洋都有地名叫“盐灶墩”,阳东区大沟和阳西县溪头都有地名叫“盐田”,阳西县儒洞有地名叫“盐灶”。

这些地名有一个特点,大多数离海直线距离在几百米至两千米之间。离海越远估计时间越久远。地名是最古老的,有的村还未迁来此地,地名已有了。因为阳江村落的族谱记载以明清迁入为多,那么此前一些村已有人居住,只不过迁走了,但地名保留了下来。盐灶是古代煮盐的地方,慢慢演变为村落。若对这些地名深入考究,或许可追踪出它们古老的采盐历史。

在阳光下静卧的石碌,仿佛在咀嚼往事。

◎唐朝阳江恩州场

岭南的盐业管理自西汉设置盐官后,历代不断加强。三国时期黄武元年(222)在广州的东莞增设司盐都尉,以统领南海的盐业生产。南齐(480—502)时,置盐田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管理盐务。唐乾元元年(758),全国设置13个巡院管理盐务,岭南居其一。宝应元年(762),政府设立岭南自巡院,管理岭南盐务。

阳江的盐业历史,最早有确切的记载在唐代。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补遗》载:

野煮盐,广人煮海其□无限。商人纳榷,计价极微数,内有恩州场、石桥场,俯迎沧溟,去府最远,商人于所司给一百榷课,支销杂货二三千。及往本场,盐并官给,无官给者,遣商人。但将人力收聚咸池沙,掘地为坑,坑口稀布竹木,铺蓬簟于其上,堆沙,潮来投沙,咸卤淋在坑内。伺候潮退,以火炬照之,气冲火灭,则取卤汁,用竹盘煎之,顷刻而就。竹盘者,以篾细织。竹镬表里,以牡蛎灰泥之。自收海水煎盐之,谓之野盐,易得如此也。(江淮试卤浓淡,即置饭粒于卤中,粒浮者即是纯卤也)。

唐代恩州场煎盐俗称土煎盐、野煎盐。这里详细记述了唐朝岭南沿海一带产销盐的情况。这也是唐代岭南盐场最早的记载。

另外,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卷2里记载了恩州盐场出产“红盐”的情况:

色如绛雪,验之,即由煎时染成,差可爱也。

唐朝阳江产的这种红盐,相当漂亮,像绛红色的雪花,很受人欢迎。这种盐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染料制成的。

倒映着青天的盐田蓄水池。   陈计会 摄

◎宋元阳江盐业

宋代是岭南盐业大发展时期。产盐地区扩大,由于盐质“纯白不染”,比浙淮盐更优。宋代阳江有双恩、咸水、海陵三个盐场。其中海陵场是南宋绍兴年间新开的盐场。据《宋史·食货志》卷136载:

宋绍兴元年三月,南恩州阳江县土生碱,募民塈之,置灶六十七,产盐七十万八千四百斤,收息钱三万余缗。

又《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六·盐法》:

绍兴元年三月十五日,尚书工部言:“提举广南路茶盐公事司申:检踏委官相视到南恩州阳江县管下海陵朝林乡地名神前等处,各有盐田,咸潮阴浸,堪以置场。劝诱到民户开垦盐田计一顷二十四亩,置灶六十七眼,一年收盐纽计七十万八千四百斤,盖造到监官廨宇、专司司房、盐敖钱库各得圆备,户部计一年收净利钱一万九千二百五十贯七百七十文足。本部今勘当,欲依本司已行事理施行。”从之。

这两条记载指向同一件事,绍兴元年(1131),阳江在海陵新开一个盐场,这个盐场占地124亩,当年就产盐7084担,收息钱三万余缗。

阳江产盐情况,《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三·盐法》有载:

南恩州:一万七千一百二十四石。双恩场:七千一百二十四石;咸水场:一万石。

阳江自宋代开始设置监官,管理盐务。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六·盐法》载:

绍兴二年(1132)十一月十四日提举广南东路茶盐公事管因可言:“本路产盐广州盐仓每年课利三十万贯以上,潮州十万贯,惠州五万贯以上,南恩州三万贯以上……添置监门官,潮、惠、南恩州专差监官。”从之。

宋代开宝四年(971),实行盐专卖,由政府收购、运销。庆历八年(1048)实行“盐钞法”,商人付钱领钞,持钞到产地领盐运销。灶户替官制盐,只领取工本,按丁交纳盐课。南恩州盐课每年是三万贯以上。

海陵场由于相对产盐较少,隆兴二年(1164)拨归双恩场管理。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三·盐法》载:

(隆兴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提举广东茶盐司言:“广州博劳场、官富场、潮州惠来场、南恩州海陵场,各系僻远,所产盐货微薄,所收课利不足以充监官俸给……南恩州海陵场拨附双恩场……”从之。

自此,南恩州双恩、咸水两盐场一直延用至明朝。元代以后广东盐课提举司盐课额皆以“引”为单位,称之为盐引。据2000年版《阳江县志》载:“大德八年(1304),双恩场岁额2058大引(每大引400斤),咸水场岁额2061大引。”据《永乐大典》引《南海志》云:

双恩、咸水二场,隶南恩州……咸水场:周岁办盐二千六十一引,客旅盐八百一十九引,散办盐一千二百四十二引。双恩场:周岁办盐二千五十八引,客旅盐八百一十五引,散办盐一千二百四十三引。

◎明后阳江盐业

阳江盐官自宋设监官后,元代设双恩场司令一员(从七品),司丞一员(从八品),管勾一员(从九品),管理盐课。明代,双恩场设盐课司大使、副使,负责盐课征收管理。清代,双恩场设盐课大使或委员,负责盐课征收管理。

明代广东共有14个盐场,阳江仍有双恩、咸水两场。据2000年版《阳江县志》载,天启元年(1621),双恩场有灶户1273户,灶丁2773人,岁额7012小引(每引200斤)又86斤14两;咸水场有灶户189户,灶丁337人,岁额3999小引又192斤14两。明末,咸水场并归双恩场。

清代顺治元年(1644),双恩场原额灶户360户,灶丁1205人,灶田30037亩。清初海禁期间,阳江盐业一度衰落,后逐渐恢复。乾隆九年(1744),双恩场管15廒(南津、埠场、相冈、北宿、蓝鸭、大峝、程村、双鱼、寿龙、福湖、施村、北寮、大沟、北政、赤坎);分设东平场,管6廒(东平、平章、平畲、那洋、塘选、北戙)。乾隆二十七年(1762),东平场并归双恩场。

民国设双恩盐场署,管理盐的收配及征税。双恩盐场公署下辖新涌(平冈)、寿龙(沙扒)、三丫、双鱼、北寮(溪头)、闸坡、白沙墩、那扶八个场务所。后裁撤白沙墩和那扶场务所。1947年,全县共有盐工、盐民1064人,产盐1.55万吨。

据2000年版《阳江县志》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双恩盐场公署改名双恩盐场管理处,下辖寿龙、双鱼、溪头、三丫、新涌、闸坡等场所。1966年改为广东省阳江盐场,下辖沙扒、双鱼、溪头三个工区。1980年,阳江盐场隶属广东省盐业公司,下辖沙扒、双鱼、溪头三个分场。1949年,阳江盐田总面积1212公顷。1987年底,共有867公顷。阳江盐场是广东四大盐场之一,所产之盐“盐色白粒略大,味浓而质坚。”据称,广东盐以双恩场沙扒盐为优。1977年,阳江盐场产量最高,达到5.5969万吨。

◎海盐文化

海盐文化属于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采盐和盐工的艰辛,历代都有诗文描述。笔者第一次知道采盐的艰辛是小学时读到明末清初诗人吴嘉纪的《煎盐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夏天炎热难当,但还要面对熔熔烈火煮盐,此时走到太阳底下偷闲一刻就相当于乘凉了。可见盐工多么艰辛!

阳江历代诗人辈出,理应有不少关注盐业方面的诗作,但笔者所搜集到的不多。其中写得最具体的数清末民初诗人谭松年的《阳江竹枝词》:


土灶开场近海边,煮盐奇术亦神仙。

分明削竹编成镬,竟耐炎炎烈火煎。


这首诗里诗人觉得煮盐有奇术,奇在竹编的镬竟然可以不怕烈火煎熬。《太平寰宇记》卷157《岭南道一》载:“俗织竹为釜,以蛎壳屑泥之,煮盐,转久弥密。”可见阳江直到清末还用竹镬煮盐。阳江清朝知县庄大中写过几首《海上竹枝词》,其中一首如下:

棕棚日午海人圩,半是煎盐半捕鱼。

相约乘船归垌去,一双水鹤占清渠。

这首诗写海边人来“等圩”的,一半是盐工一半是渔民。无独有偶,清朝广东著名诗人陈在谦一次过阳江游玩,专门去沙扒看渔民打鱼,写了一首题为《观打鱼(阳江北额海口)》的诗,其中开头几句:“鼍江之东海水阔,海上犹作万家活。一半盐人一半渔,渔人踏浪如居陆。”阳江北额海口是指沙扒港口,正是现在双恩盐场沙扒工区附近。此诗虽然是专门写看打鱼的感受,但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当时沙扒海边居民一半人是盐工,一半人是渔民。

清初诗僧释今无去海南岛时路过阳春县,写了一首诗:

阳春县

小邑阳春县,荒岗聒岭尖。

停轮惜白日,买饭爱青帘。

水米贱于布,山柴只换盐。

欲询明日路,乡语不能兼。

诗人在诗中写了山民用柴薪换食盐的日常生活。说明当时食盐价格低廉,煮盐又需要大量的柴草。可谓“猪骨换麻糖”了。阳江出产豆豉,腌制豆豉需要大量的食盐,阳江产盐,也恰好供应。清朝诗人洪簪裳有诗:

潭水豆豉

拌以盐花腌晒精,似将珠粒墨涂成。

羌芽嫩脆调辛味,莼菜鲜甜和美羹。

作为“阳江三宝”之一的阳江豆豉,正因有阳江优质的海盐调和,才有如此美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