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秋去

□ 藤 子

2024-10-24 10:15:45 来源:阳江日报

“秋日的清晨/阳光只有明亮和暖意/再没有多余的东西/青黄的叶子和鸟鸣没有打扰我/我也不想去打扰它们……”

秋来秋去

□ 藤 子

阳江日报

“秋日的清晨/阳光只有明亮和暖意/再没有多余的东西/青黄的叶子和鸟鸣没有打扰我/我也不想去打扰它们……”

秋日的午后,我散淡地翻着海桑的诗歌集,正好翻到《秋日的清晨》,停下来,反复咂摸,好似就是这一秋无数个清晨的写照。

清晨的阳光照进窗台,窗格的影子躺在地上,纵横交错,光影分明,便忍不住用手机拍下,也不想着分享出去,就留在相册里,偶尔翻出来看看——长假最后一天的秋光,真美!

秋日的天空也极美。假期里和小恩上钢琴课回来,走在路上,一抬头,西边的天空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人会迷醉在那种纯净的维度里;东边的天空云密如棉,像是谁在天穹晒了一张巨大的棉被。因为喜欢看天,喜欢看云,四年前在书店偶遇《云彩收集者手册》这本书,便果断地入手了。对照书中相片,原来那天的云叫高积云。“高积云多达四个云种和七个变种,它们能形成最引人注目、最美丽的云景,尤其是在太阳高度较低、光线低斜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云彩收集者手册》这本书是英国一个叫“赏云协会”的官方出版物,作者加文·普雷特-平尼是该协会的会长,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记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因为喜欢看云,也喜欢钻研云彩相关的知识,进而成立了赏云协会,据说全球各地加入该协会的人数多达四万名。

“天空的美,云知道”,再看封面的译者,张超与王燕平,他们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是天文科普工作者,还与北京师范大学植物学硕士、科普作家、自然摄影师王辰一起编撰了《云与大气现象》这本图文并茂的赏云科普手册。而这本书,也是我后来无意中购得的,直到现在才注意到他们既是译者,又是作者。不管是作者还是译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热爱与坚持。

假期后终于有时间与两位好友姐姐约个午饭,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了。仙姐先到了书店,她见到我后打量了一下,说:“虽然瘦,但还好没有很干巴,状态比我想象的好。”文姐下班后与我们碰头,她也打量了我一下说:“这次见你,脸好像圆了一些。”“是吗?但是体重还是没见涨啊!是不是我们太久没见的错觉啊?”文姐说她在食堂吃了午饭,中午赶过来主要是见见我们,顺便拿杂志给我,下午还有工作。自从文姐回到她原来的工作岗位后,我们真的很难像以前一样有共同的闲暇约到书店交换书讯、交流阅读感受或天南地北地闲谈。虽然忙碌,但是她说很喜欢现在的状态,很热爱她的工作,她说她做的是发现美与传播美的工作。我狠狠地被她的话感染着:我也不能怠惰,继续坚持自己的热爱。

回家的一段路,紫薇花树的叶子变黄变红了,当然绿化带的大部分树木还是绿绿的,毕竟是到了十月份还需开空调的南方城市。但从那一段路走过,能直观地感受到苏轼诗中“正是橙黄橘绿时”的秋景,这在被调侃只有冬夏两季的南方是多么难得的秋天景致啊。在那一段路,我贪婪地欣赏着自然的馈赠。大自然是慷慨的公平的,不管你的生活是繁花似锦还是一地鸡毛,它都不吝啬与你分享它的所有。

“天气这么好,大家明天早上要不要约金山公园简单野餐?”表妹在群里呼叫,于是便有了秋日的公园之约。我鲜少逛公园,有时几年不逛一次,上一次是在今年七月初陪小恩和她的小伙伴到金山公园感受夏日的盛景,转眼就到了深秋。秋日的公园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树木依然葱茏,草地依然翠绿,湖里的水杉还是夏天的样子。不同的是,周末来聚会的家庭可真不少,户外小桌、折叠椅摆起来,小帐篷搭起来,小孩在草坪上放风筝,在树荫下追逐奔跑,他们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升腾、闪耀,大人坐在一旁吃喝闲聊,或跟在孩子身边一起玩耍……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组成了一幅幅美好的群像图。

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月初看《志愿军:生死存亡》电影里的一些镜头。这是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在宏大叙事的语境下,也有一些温情的画面。影片中有这样一幕,指导员李想在战壕中拿出夹在笔记本里的一朵小干花给战士们看,那是出征前妹妹李晓送给他的“死不了”小红花,颜色已经不再鲜艳,但仿佛还存留着一缕香味。战士们小心翼翼地传递着,嗅闻着这朵来自祖国的小花,有小战士笑着说“这是好日子的味道”,那是战士们对家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大家以后都能过上好日子,盖房子,生小子……”战士们的淳朴愿望,我们实现了,孩子们在开满鲜花的公园里奔跑、嬉戏,吃着美味的食物,干净的脸庞现出天真的笑容……

又一个秋日午后,伴着落雨声,听着应季的粤语老歌《秋来秋去》,这一季的秋天也快接近尾声,“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