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探索阅读启蒙新路径

书香浸润成长路 多方共筑阅读桥
2025-04-30 09:40:19 来源:阳江日报

学校图书角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我市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探索阅读启蒙新路径

书香浸润成长路 多方共筑阅读桥
阳江日报

   

学校图书角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湘华 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视野,更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与气质。尤其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而言,多读书所带来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

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的当下,如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也是许多家长关注的话题。对此,记者采访了学校、家长和教育专家,了解他们的做法和建议。

■ 阳江日报记者/王勇明

书香校园
图书角活动激发阅读热情

下课铃一响,学生们有的兴高采烈地跑出教室玩耍,有的从教室角落的“书香阁”中拿出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这是阳江一中实验学校每天都能见到的温馨画面。“读书角里有很多我喜爱的书,比如《一千零一夜》《地球密码》《呼兰河传》等,下课不想出去玩的时候我就拿来看看,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该校五年级学生闫颢苧说。

该校语文教师杨浩田介绍,学校每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学生可以在课外或者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进行自主阅读。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别具特色的读书评级活动,根据阅读量授予学生“书王”“书皇”“书仙”等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状,以此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也能有效引导学生爱上读书。江城一小会定期开展“遇见阅读,愈见美好”主题班会,让班主任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引导孩子们品味文学的魅力,学会深度阅读。该校每天的晨读、午读、课前读,以及每周一升旗仪式后的诵读节目,能帮助学生培养每日阅读的习惯。此外,该校本学期还举办了课外阅读批注、书签设计等比赛,为学校的文化生活增添书香气息。

在阳东区那龙镇那龙学校,一栋小巧玲珑的建筑物十分引人注目,那是该校的图书室。走进里面,只见室内阅读空间宽敞明亮、温馨舒适,书架上摆满了航天科技、生物百科、自然科学等系列的立体图书,此外还有AR全景书、科技投影、电子化图书借阅系统等智能设备。“这是全国首个‘蝴蝶太空舱’公益图书室,内含2100余册以科技为主的图书。学生每周三都可以到图书室借书,带回家认真阅读。”该校校长陈永庆介绍。


图书馆为孩子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分级阅读
因龄施教适配好书助成长

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但读到劣质书就不好了。市民潘君凤曾给女儿买过一本名为《杰克和魔豆》的童话绘本,该书的内容主要讲贫穷的小男孩杰克通过偷走巨人的金银财宝而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样的故事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认为为了获得成功不择手段是正确的行为。”潘君凤说,自那之后,每次买到书她都要花时间先把书看一遍才敢给孩子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别适合看什么书?据了解,我市不少学校都会给学生发放阅读手册,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推荐书目。“学校会给每名学生发放《阅读手册》,该手册对书籍进行了科学分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水平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且每本书籍都附有作者和出版社的信息,给学生和家长买书作为参考。”杨浩田说,《阅读手册》综合考虑过每本书的词汇难度、文体类型等因素,尽可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以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和更加愉悦的心情去阅读,从而真正领略到阅读的魅力。

“不同于成年人,孩子之间哪怕相差只有一岁,智力、心理等都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学校和家长有必要按照孩子的智力和心理发育水平,为他们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江城区雅正幼儿园园长李玲说,0至3岁的婴幼儿主要通过感知觉和身体动作等来认知世界,洞洞书、翻翻书、触摸书等具备玩具特征的书更受他们青睐,其中1岁半的婴幼儿处于口语的敏感期,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有重复性句子的绘本。3至6岁的幼儿可以转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绘本阅读,而小学生对文化知识充满着渴望,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提供多元的图书,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看太多的漫画,而是要引导孩子进入经典阅读。

对于家长担心买到劣质书的问题,李玲建议家长可以参考教育机构、图书馆、知名学者和儿童文学作家推荐的书单,例如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和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的推荐书单,都是很好的参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专家建言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维合力

有家长表示,孩子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从课本上获取的信息有限,但通过阅读《圆明园:历史的见证》等相关书籍,孩子能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那段屈辱的历史,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孩子从科普读物里了解自然科学的奇妙现象,在历史传记中感受岁月的沧桑变迁,于文学名著里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省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周雪燕表示,阅读是提升孩子语言能力的“金钥匙”,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词汇、优美灵动的语句和严谨清晰的表达方式,这些语言素材不断积累沉淀,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储备,使他们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更加自信流畅。同时,好的读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阅读后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品格修养和价值观。

阅读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携手共进。对此,周雪燕建议,家庭是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摇篮,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的阅读行为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经常在家中阅读的家长,其孩子往往更容易对阅读产生兴趣,如家长可每天晚上都会抽出半小时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孩子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逐渐会爱上阅读。

“学校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周雪燕建议,开足开好阅读课是基础,老师可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如精读、略读、速读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初读时采用略读的方式,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深入学习时,运用精读的方法,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升阅读效果。

“社会也应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周雪燕说,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应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如邀请作家举办讲座、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等,社区也可以组织阅读推广活动,建立社区阅读角,为孩子们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多措并举,让孩子浸润在书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