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门诊中发现家长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做法五花八门:有的只补充维生素D;有的维生素AD滴剂与维生素D滴剂隔天交替补充;有的在孩子1岁前补充维生素A与维生素D,1岁后停止补充维生素A,只补充维生素D……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谭开卷指出,上述做法都是不规范的。下面,他参考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与大家谈谈如何规范补充维生素A与维生素D。
1. 坚持每天维生素A、D同补。
一项针对6月龄婴儿的调查结果显示,与每日持续补充维生素A、D相比,无论是维生素A、D和维生素D交替补充,还是只补充维生素D,均不能改善血清维生素A水平。
交替或间隔服用维生素A、D补充剂会导致服药依从性降低,增加服药难度,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维生素A补充不足。
坚持每天维生素A、D同补才是正确的。建议每天补充维生素AD滴剂1粒。对于维生素D不足/缺乏或有其他高危因素的宝宝,可按医生的医嘱,在口服1粒维生素AD滴剂的基础上再加服维生素D滴剂。
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公斤)及多胎儿出生后3个月内需加倍剂量补充维生素D。
早产儿、多胎儿、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自身储存不足,为了满足后期追赶生长的需要,对维生素D营养的需求明显增加。从出生1周开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儿需口服维生素D制剂800U/天,3个月后改用口服维生素D制剂400U/天。
建议在出生后3个月内每天服用1粒维生素AD滴剂+1粒维生素D滴剂,如果血清维生素D水平正常,则3个月后改为每天服用1粒维生素AD滴剂,停用维生素D滴剂。如果血清维生素D水平不足/缺乏,则按医生医嘱增加维生素D滴剂用量。
3.宝宝出生一周内应开始补充维生素A、D。
宝宝出生后1周内应开始补充维生素A,0—1岁1500U/天,1—18岁1500—2000U/天。维生素D也应在宝宝出生后1周内开始补充,0—1岁400U/天,1—18岁400—800U/天。
除了口服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有效措施。建议家长尽早带婴儿到户外活动,可逐步增加户外时间达到每天1—2小时,以散射光为好,裸露皮肤,无玻璃阻挡。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儿童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以防皮肤灼伤。
宝宝在一岁后也应该补充维生素A、D,直至青春期。有家长担心宝宝长期服用维生素A、D会中毒,谭开卷认为没有必要。他说,孩子一次性服用大剂量维生素A制剂超过30万U(维生素A含量为1500U的维生素AD滴剂200粒),才会引起急性中毒。孩子每天摄入维生素A制剂5—10万U(维生素A含量为1500U的维生素AD滴剂约30-60粒),连续服用超过6个月,才会引起慢性中毒。至于维生素D,孩子每天摄入维生素D2—5万U,(维生素D含量为500U的维生素AD滴剂40-100粒),连续服用数周或数月,才会引起中毒。部分孩子对维生素D敏感,每天服用4000U(维生素D含量为500U的维生素AD滴剂8粒),连续服用1—3月后也可能出现中毒症状。
所以,不管是服用预防量还是治疗量的维生素A、D,都远远达不到中毒剂量,家长们不必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