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水电加大研发与技改力度,开拓深远海风电增量市场

智造升级扩产能 拉满生产“进度条”

2025-05-21 10:44:34 来源:阳江日报

工人正在对用来制作风电设备的钢板进行打磨。

粤水电加大研发与技改力度,开拓深远海风电增量市场

智造升级扩产能 拉满生产“进度条”

阳江日报

工人正在对用来制作风电设备的钢板进行打磨。 袁荣泽 摄

■ 阳江日报记者/陈思捷

伴随着机器轰鸣,8条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300余名工人们各司其职,下料、卷板、回圆、组对、焊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5月19日,记者走访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和工改投入,投入3000多万元引进一批智能化设备,同时推进扩产能与优化生产布局,实现海陆订单分区,以适应深远海风电装备制造不断提高的生产需求。

走进生产车间,各类钢板原料整齐码放,一个个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大钢筒遍布生产线,工人们正耐心地对它们进行焊接与打磨。车间内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在最新投用的卷板机上,一块近20厘米厚的钢板被缓缓压弯,形成直径超8米的弧形塔节。ME600/300通用门式起重机正忙碌作业,其具备600吨起吊能力,符合深远海大尺寸风电塔筒生产安装条件。

据了解,自2017年投产以来,粤水电新能源装备已构建起覆盖塔筒、钢管桩等海工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年产能达15万吨、年产量近300台套,产品广泛应用于广东及周边省份风电项目。  

“今年是阳江海上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随着青洲五、青洲七等多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公司迎来了订单高峰期。”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浩介绍,目前我们的生产订单已经排至今年9月份,8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确保按期交付。

陈浩表示,近年来,阳江海上风电项目逐步走向深水区,风场水深越来越深,叶片长度不断刷新纪录,单机容量向着兆瓦级巅峰迈进,对于风电装备制造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大直径的塔筒意味着生产设备、工艺也要持续更新。” 

他表示,公司目前还在积极推进扩产能工作,计划打造专门的海上风电装备生产车间,厂房由过去的30米拓宽至46米,同时启动新一轮技术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员工技能,精准契合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挺进的发展需求。

从5.5兆瓦到16兆瓦,粤水电终紧跟行业技术迭代步伐,通过自主研发与设备升级双线发力,一方面斥巨资引入大批智能化设备,另一方面自主研发创新技术,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跃升,为承接更高容量、更大直径的风电塔筒订单筑牢根基,以技术创新力量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斩获了更多新订单。

“我们也在不断延伸拓展业务范围,力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陈浩表示,粤水电已获得DNV体系认证,标志着公司具备了承接海外风电装备制造业务的资质。公司目前正与港口工业园上下游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将强强联手、抱团出海,不断提升“阳江制造”风电装备的影响力。

“这几年落户阳江的风电企业越来越多,港口工业园内从零星几家到遍地开花,能深切感受到产业链条愈发完善、竞争力更加强劲。”作为首批落户我市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亦是产业链的参与者、见证者,陈浩感慨万千。他表示,短短几年间,产业链从基础配套到全链条协同的蜕变,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共享、资源互补日益紧密,阳江海上风电产业的集聚效应与日俱增,市场竞争力持续攀升。

如今的阳江,已构建起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安装运维的完整产业链体系。粤水电将紧抓“双碳”战略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生产能力,为阳江加快打造“绿能之都”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