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三月尽
2022-03-28 22:54:52 来源:阳江日报

■ 文/图 吴建光

瘦西湖三月尽
阳江日报

■ 文/图 吴建光

风姿淡雅的琼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脍炙人口《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扬州古城风流风韵风光逾千年。二十世纪,中国词曲作家陈小奇根据李白的千古绝唱演绎创作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让扬州再添风情浪漫。

地处江苏省中部,始建于春秋时期的扬州城,至今已有2400多年。南面长江,东临京杭大运河的扬州城,水网纵横,城市温柔地枕卧在纵横的水网上,妩媚灵动、美丽温柔、风光秀美、风情万种。东面京杭大运河,联通邗沟,默默地滋养着扬州城纵横交错的水网,也滋养了瘦西湖,扬州也由此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

飞檐翘角的熙春台。

扬州古城水网中的瘦西湖,条件得天独厚,汇聚扬州的园林风景,洋溢扬州的风韵风情,展现扬州的风景风光,有扬州美丽风情风韵尽在瘦西湖之说。

下扬州,游瘦西湖,是文人骚客、旅游达人挥之不去的梦想。尤其是烟花三月,春暖花开,百花绽放,下扬州游瘦西湖,更是文人骚客、旅游达人做不醒的梦。

那一回,正逢烟花三月,我也奔着那个流传的梦想,走进了风情万种的扬州,走进了风光旖旎的瘦西湖。

瘦西湖西岸,一座飞檐翘角、气势宏伟、结构精巧,前檐如唇,后檐如齿,两旁如八字的著扇面亭,是熙春台,也是瘦西湖园区的西入口。过熙春台,进入瘦西湖,不远处,一座汉白玉栏杆的拱桥枕卧水道上,这便是瘦西湖的十四大景点之一:二十四桥。据说,唐朝时,扬州古城的河网水道上,建有二十四座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桥梁。后来,水道逐渐淤没,桥便也不复存在。而被称为“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或称红药桥)就在熙春台后面,本是籍籍无名的小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咏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闻名流传了一千多年。如今,修复的“二十四桥”为落帆栈道单孔拱桥,连接着后面的九曲桥和吹箫亭。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栏板24块,上下台阶24级,筑桥者努力以数字呼应着“二十四”之说。

巍峨的白塔。

站上二十四桥四下张望,转辗连接京杭大运河、自东向西流过的邗沟,养育着瘦西湖纵横交错的水网河道,其中一条水道从远远凸露着塔尖的大明寺方向自北向南挂下,至园区的望春楼一带,向西析出一条小水道后,主水道陡然90度转弯东折而去。过小金山后与北面下来的另一条水道相汇,又果断90度转弯南折而下,经二道河与拐过来的古运河连接。

据了解,水道河网纵横开阔的瘦西湖,原名是保障湖(保扬湖)。乾隆年间,钱塘(今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游瘦西湖,旖旎的风光让其诗兴盎然:“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由此,“瘦西湖”名扬天下。

瘦西湖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接续连缀发展,形成以水道为主动脉的带状景观,至清朝时,扬州的盐业复兴,瘦西湖的水道得到疏浚,盐商更是在水道两岸兴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园林。此时,“瘦西湖”便从一条河道成为了串联各个园林景观的名湖。清代,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

画舫游船扯皱一湖碧水。

如今,形成园区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的规模。1988年瘦西湖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的瘦西湖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11月,瘦西湖景区进入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

走过二十四桥,进入瘦西湖园区,最让眼睛和心灵惊艳的莫过于水道。水深都在1.5米以上的水道是园区的血脉,是当然的主角。纵横交错,瘦瘦肥肥的水道,瘦时水面平静如镜,肥时水面开朗,碧水荡漾,特别是那条拐来折去的主水道,妩媚灵动,仪态万千。

湖岸仅仅高出湖面少许,感觉湖水快要漫上来了,花草树木成丛成片临水而长,如绿丝绦的垂柳轻拂水面,错落的亭台楼阁枕水而建。白天,天上的蓝天白云,两岸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投影湖中,风景、倒影、蓝天白云上下映衬,水乳交融,演绎出一幅天地交融的美景。有时,掠过的一阵轻风,或是摇来的一两艘画舫游船,湖水起皱,涟漪阵阵,投影湖中的风景晃动,影影绰绰,养眼养神,也养心。

有时,看见湖岸以或钝或锐的条块状、“半岛”般嵌入湖中。在这些“半岛”的端处,或危立一顶小亭,或孤撑一棵嶙峋老树,或垒几块瘦皱漏透的太湖奇石,媚而不俗,韵味无穷。

站上高处放眼,开阔壮观的瘦西湖园区,成簇成片、或柔或刚、或飘逸或婆娑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地起伏着,在那些起伏的树顶间突然突起三两个飞檐翘角的亭台楼阁,甚是惹眼。而纵横交错水道河网,蓝色的湖水与湖岸相拥相吻,此时仿佛是园区神奇的留白,是那些美丽风景的底色,它每天就乐此不疲地倒映着岸上的景物和蓝天白云。

观花长廊赏花的游客。

园路是园区的根络。那些弯弯曲曲、小巧别致而又充满情趣的园路,大多都隐约在花草树木中、亭台楼阁旁。有时,感觉那些园路突然在一丛花草树木前或一个亭台楼阁旁断了头。然而,当你再行走几步,面前却“柳暗花明”,园路继续伸延。那些嶙峋粗糙的老树,那些成丛成片的花草,那些出奇别致的堆土假山,那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似乎是随意布局,成就那些园路一步一景,景景不同,景景别致,景景惊奇,景景入画。

时值烟花三月,万物苏醒,春光明媚,百花绽放,青的绿的树叶草叶,娇嫩的、温柔的、灿烂的、奔放的花姿,白的、红的、黄的、紫的、粉的花色,琳琅满目,偌大的园区热烈灿烂奔放,千姿百态。

在“长堤春柳”,一里多的长堤,两旁柳树桃树布阵式排列。临水的柳树桃树,依依的枝条诞出毛茸茸的嫩芽,婀娜摇曳(据说,当年开凿大运河,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栽种柳树固堤遮荫,隋炀帝也亲手种下一枝,并赐姓“杨”,后来便有了“杨柳”);乱枝生花的桃树,残花间嫩叶嫩芽迎风而发,绿染枝头。此时此刻,漫步“长堤春柳”,春景春绿,美不胜收,心情轻易就能放飞。

诚然,花草树木是瘦西湖另一个主题,在二十四桥的东北面的园区,遍种花草花树,被誉为“万花园”,每年的4月8日至5月8日,扬州都会于此举办万花会。烟花三月,紫藤、桂花、菊花、玉兰、茶花、桃花、海棠、绣球花,等等,争相绽放,花香弥漫。而风姿淡雅、风韵独特,被誉为“中国独特仙花”的琼花,此时更是大出风头,成为瘦西湖、扬州的花草之魂。传说,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旨在方便来扬州观赏琼花。烟花三月,琼花树的枝头,诞出一束束举着指头般大小花蕾的小花柄,然后,边上小花蕾一个个依次绽放。五瓣的琼花,花瓣舒展、张扬,如振翅的蝴蝶,簇拥着中间的小花蕾,仿佛是一只只圣洁的蝴蝶在朝圣、采花,美丽浪漫。

园区内水道河网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半岛”,那些或危或巧或笨拙或雄壮的小桥,沟通了那些“岛屿”和“半岛”,联通和延伸园路,成为一个又一个别致出奇景致。

精彩众多的亭台楼阁既是园区的点缀,又是园区的亮点。那些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布局巧妙,古色古香,而且,每个亭台楼阁都配建有别致的小园林,让秀丽脱俗的自然风韵、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悠久深远的历史故事、雕梁画栋的建筑特色,交相辉映,散发出别样魅力和美丽。

如鸭子浮水的凫庄,左上角为钓鱼台。

走进那些亭台楼阁,面对烙上过往岁月味道,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和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景风光,感受历史的灿烂与沧桑,你的心情会情不自禁地驿动,浮想联翩。在仅有一道长堤与小金山连接、三面临水的钓鱼台,站在亭子内斜角60度的地方,可以从北边的圆形门洞观望五亭桥的横卧波光,从南面门洞看见巍巍典雅的白塔,从东面可观赏凫庄美景,钓鱼台完美展现框景艺术的巧妙。传说当年乾隆一时兴起,曾在这儿休憩钓鱼,才成就了钓鱼台的美景。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莲花堤上临水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仿佛莲花出水的五亭桥,是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它揉和了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成为瘦西湖的标志,成为扬州城的象征,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为“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而仿北京北海白塔建造的、高27.5米、以柔秀见长的瘦西湖白塔,以及附丽其上的那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为讨乾隆欢心,用盐包堆砌、以纸扎为表面,“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诚然,从瘦西湖回来,你会深深地感受到,“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