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式绿化、危破房焕新、荒地改车场……东城镇那味村“大变样”

村居环境“吸睛” 投资项目“吸金”

2025-08-28 09:44:41 来源:阳江日报

村居环境“吸睛” 投资项目“吸金”

点缀式绿化、危破房焕新、荒地改车场……东城镇那味村“大变样”

村居环境“吸睛” 投资项目“吸金”

阳江日报

   

阳东区东城镇那味振兴工业园。 谢克荣 摄


那味村利用闲置地增加绿化带、改造停车场。 许倩 摄

 

■ 阳江日报记者/许倩   见习记者/曾宪雯

1.8平方公里内,村场民居密集,7000多人常住;紧挨车水马龙的阳东工业园区,东风四路(325国道)穿村而过;种养殖业基本为零,外来务工人员和车辆逐年增多……这便是东城镇那味村的“基本盘”。

正当“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攻坚关键期,“我们成功入选阳东区一类培育村,加上集体留用地过渡性开发的好政策出台,大伙儿的干劲儿都上来了,今年村集体收入将从去年的57万元增至260多万元!”那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宏涛兴奋地说道。

紧扣人居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两大主线任务,那味村“两委”干部发挥敢想敢干精神,村民交心托付换来舒心生活,这一城中村正由表及里向绿美、富强“逆袭”。

从“面子”美到“里子”实,从环境“吸睛”到项目“吸金”。那味之变,正在打就阳东区全力攻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又一鲜活样板。

边角料变“微景观”颜值价值双提升

8月21日,记者从市区驱车十多分钟,来到东城镇那味村。行走在略显紧凑的巷道里,每隔一会儿,便能发现“夹缝”中养眼的绿植、鲜花。它们有的低调地扎根在行车道侧边、房屋三角地带的小花基,为村里新添无限生机;有的大片大片聚集,助力危破房变身“四小园”;有的围着老树、在阳光下肆意生长,与鲜黄色外立面的房子组成缤纷“调色盘”。

一处一景,是干部和群众一起想、一起建的“点缀式绿化”。梁宏涛介绍:“我们村比较少空闲绿地,大拆大建不现实,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决定在村委会停车场、集体闲置地、道路边角料等地方,因地制宜开展绿化美化。”

今年6月起,那味村“两委”干部牵头,加大力度发动村民动手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庭院”样板。他们一边为村民赠送花苗、提供技术指导,鼓励大家在庭院内种植花草;一边鼓励出租屋住户在公共楼道、房前空地种植绿萝、多肉等易养护植物,让出租屋更具“家的气息”。

见缝插“绿”的小巧思,充分盘活有限空间实施“微”改造,让乡村风貌短期内实现较大提升,得到了阳东区主要领导和当地居民的充分认可。东城镇副镇长龙伟介绍:“就连村里的化粪池上都进行覆土、种上了绿植,整村的颜值大大提升。而且村干部不仅接地气、动作快,在美化绿化了环境的同时,也为群众生活带来更大便利。”

闲置地变停车位  门口整洁又赚钱

那味村户籍人口2000多人,下设5条自然村,因毗邻主城区、阳东工业区,距离西部沿海高速东城收费站不足500米,交通极为便捷,吸引了数千名周边厂房工人在村租房定居。“村里停车位一直很紧张,导致不少来村车辆停在国道两边或是邻村。”70后梁宏涛在那味村土生土长,考虑实际和民意后,明确改造闲置地,为群众谋福利。

6月起,那味村内多处闲置空地完成硬底化,并划线成新停车位120个,村内总车位数增至180多个。走在平整的村道上,民居旁一个个划线清晰的车位框既便利了来往群众,更成为老乡的“聚宝盆”。村民纷纷点赞说:“现在车位不愁租不出去,一个月能赚一两百块。”

那居寨自然村的梁氏两兄弟原有一块几百平方米的宅基地,长期闲置成竹林,经村委会“爆改”成二三十个停车位后,不仅告别了昔日雨天泥水横流的窘境,两兄弟每月还可增加两三千元的车位租金收入。

“人居环境变靓了,土地资源利用起来了,经济效益也有了。”梁宏涛补充说,村委会还拆除了60多处危破房,并在原址及一些闲置宅基地周边修筑围墙、竹栏,改造成100多处小菜园,让想种菜的村民认领。如今,养眼又养胃的“四小园”,成为村民畅聊家长里短的好地方。

集体“钱袋子”翻倍  带旺村民双丰收

借助B3段、B5线、B11线风貌带建设等契机,完成280多栋房屋外立面改造;翻新国道两侧人行道1.2公里,改善道路形象;出台《那味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方案》,“文明家庭”“星级户”“环境标兵户”等评选及“红黑榜”、党员巡查等制度,保障了那味村常看常新、常查常净的人居环境……

今年以来,那味村已投入约500万元,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主街风貌提升、大塘片区硬底化、“三线”整治等项目,消除地面泥水横流和空中“蜘蛛网”。而比村庄风貌提质增效更让人振奋的是,那味村集体收入今年实现直线上升。

“1月起,那味振兴工业园4.1万平方米地开始收租了,一年租金约200万元。”梁宏涛介绍,村里区位优势显著,土地利用价值高,所以很早就明确盘活村北边的6.9万平方米集体留用地,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2023年,乘着“百千万工程”开局之年的东风,东城镇利用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约1165万元,建设完善那味振兴工业园配套设施。去年至今,该工业园建成2万多平方米厂房,已进驻17家五金刀剪类生产企业,创造了上百个就业岗位。

通过多方联动优化出租屋管理,那味村打造“5分钟党群服务圈”,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带旺村内经济繁荣发展,每年村民出租屋收入约400万元,实现建设一个好项目、带动村民、村集体“双丰收”。

“工业园剩余2.8万平方米留用地是商业用地性质,未能报建开工建设,但现在遇到好政策了,明年出租后,村集体收入有望再增100万元。”梁宏涛口中的好政策,是指今年2月底印发的《阳江市阳东区集体留用地过渡性开发审批先行先试工作指引》。龙伟表示,东城镇政府正积极助力那味村申报集体留用地过渡性开发的认定资质。

抓住好政策机遇谋划更多新项目

今年7月,《阳江市阳东区行政村分类滚动培育方案》出台,那味村被认定为集聚提升类的一类培育村,明确在完成现有项目的建设之外,区级财政将根据该村巩固提升和特色发展需要,给予培育资金支持,直至2027年培育期满。梁宏涛直言:“这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信心,接下来的项目要大胆干、放手干!”

围绕“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改变、十年根本性改变”目标,在区、镇的指导下,那味村正积极谋划建设环村道路、农产品展示中心、朝岳山公园等一批基础性、前瞻性项目,一以贯之地践行“便利群众生活、提升集体收益、辐射全区发展”理念,目前正紧锣密鼓开展各项前期工作。

“村里房屋密、村道窄,村民出入不方便,多年来对完善村内路网的呼声很强烈。”梁宏涛说,建设环村道路可有效解决村民出入、排水排污、盘活村边闲置地等多项问题。利用环村路与村边的闲置地,那味村谋划建设羽毛球馆、“村咖”、超市等,带动发展庭院经济和村民就业。据悉,那味村环村道路项目总投资约430万元,长约1公里、宽8米,路面将铺设沥青并进行道路周边绿化美化。

为用好集体留用地过渡性开发政策机遇,那味村谋划推进南边8.2万平方米闲置留用地开发利用,其中2万平方米作为示范村建设核心载体,引入国企金锋公司,打造农产品展示中心及碧道入口建设项目,这一新“文旅窗口”将助力展示阳东特色农产品和休闲旅游魅力。项目已纳入阳东区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东城段)建设规划,投资约2000万元,规划建设约5000平方米的商铺、农产品展示中心和广场。

另外,剩余6.2万平方米土地将依托交通区位优势,计划建设现代物流仓储基地或南药市场,配套肉菜市场、智慧停车场等功能场景。该项目将辐射带动村民就业,服务村内7000人的日常生活买菜购物需求,带动周边商品楼小区人员消费。

针对公共空间不足、缺乏休闲场所的现状,那味村规划依托朝岳山自然山体,投资465万元,建设集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的朝岳山公园。该项目将建设入口广场、景观平台、登山步道等设施,并配套停车场、充电桩和体育健身器材,旨在为工业园区从业者及周边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