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地名趣谈

□ 冯 峥

2024-06-14 10:26:29 来源:阳江日报

阳江的地名,许多都是有来历的——特别是乡村地名。

阳江地名趣谈

□ 冯 峥

阳江日报

阳江的地名,许多都是有来历的——特别是乡村地名。比如:

望夫山,是因为从某个角度看,那山顶的岩石就像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在眺望远处大海。

三丫河,就是因为那河有三条支流。

但是,后来因简化字、简称、谐音、避讳、美化等诸多原因,变得面目全非了。

岗列本是“岗浖”。“岗”表示“山岗”,“浖”(同“埒”)是流水的沟渠,阳江许多地方索性叫“水沟浖”。“岗浖”意为有山有水的地方。但“浖”字许多人不认识,阳江话“浖”“列”同音,便变为现在的“岗列”了。

同样,“浖尾”意思是沟渠的下游,“岗尾”是山岗的尽头。但是人们不喜欢“尾”,那是排最后的意思,阳江话“尾”“美”同音,于是又变成了“列美”“岗美”。

“排后”的“排”,原意是指水上人家说的“水下障碍物”。原来此地附近的石湾是漠阳江出口,水边有一个“排”(巨石)用作小码头。石湾曾经是宋代著名的陶瓷窑址,产品也从此处往外运销。于是,“排”背后的那条小村,人们就叫“排后”村。但“排后”字面上看起来是“排在最后”,有些人便不高兴了,索性改作“牌厚”。可这样一改,当地人还知道村名的来历吗?

麻演原来叫“麻布堰”。“堰”是水边堤坝的意思,古高凉的吉贝布和葛布曾是贡品,当时人们喜欢在这里清洗刚织出的麻布(因织布时,麻丝要用浆糊涂抹,使之变硬,好操作),“清洗麻布的堤坝”简称“麻布堰”。但是“堰”(阳江话读“演”或“燕”音)字许多人不认识,也难写,就把“堰”改为“演”,再简称为“麻演”。若问“麻演”是什么意思?这就难解释了。

雅韶原来是阳江最早的陶瓷窑群地址之一,因之也就叫“瓦窑”。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瓦窑不那么吃香了,当地读书人认为“瓦窑”土里土气,便改为“雅韶”(高雅的音乐)。江门鹤山那边的“瓦窑”改为“雅瑶”,应该也是同样原因。

沙扒原来叫“白额”,因附近有个“白额岭”。“白额虎”吃人,不吉利,便改叫“北额”(到民国期间《阳江县志》还是叫“北额”),可阳江话听起来还是“白额”,于是又以海边沙滩的地形地貌改称“沙坪”。此地居民多讲“海话”(闽南语),“沙坪”变作阳江话便被硬译为“沙扒”。

还有一些地名是后人望文生义解释出来的:

比如海陵,有人说因为岛上有张太傅的陵墓,故名。其实,太傅墓也是南宋之后才有的。

古代的海陵还是海上丘陵,未冒出海面。到成了一个小岛时,才叫“海邻”,意为“大海之邻”。早在南朝宋文帝九年(公元432),就置海邻令(令,相当于县),属宋康郡。升为州时,叫“螺州”,因其地貌似一个海螺。阳江话“邻”与“陵”音同,后变为“海陵”。

有人说,闸坡原来大街小巷都有闸,故叫闸坡;也有人说,原来渔民家属习惯站在海边山坡上企望出海亲人平安回来,所以叫站坡。

其实闸坡名字的来历,马援庙门前的那副对联早就说清楚了:“叱石默佑舳舻稳,闸波维持海陵平”。意思是:马援将军把大石头移到这里(蝴蝶洲),保佑了渔船的安全;这块石头把波浪闸住了,从此风平浪静,维持了海陵岛的平安。当地渔民感马援将军“叱石闸波”之恩,便把这新港叫“闸波”。因此有“先有戙船澳,后有闸坡港”的说法。阳江人发音,“闸”“站”不分,“波”“坡”不分,于是“闸坡”“站坡”一直到现在。后来,不知是谁(有人说是土改工作队的外地人听不懂当地语言)第一次将之写成文字时,按当地渔民发音写成了“闸坡”,而实际应该是“闸波”。

地名发生变化,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古音保留。例如:“那霍”读“挪缚”(缚,科恶切),“那龙”读“娜龙”, “麻洞”读“华洞”,“麻壕”读“华壕”。“那”和“麻”,皆是古俚语。

第二,是各地发音的变异。阳江有许多地名,或是全部或是部分字眼,因当地口音不同,读“踩”了。(踩,阳江话意为斜、旁、不正、相近)。如“北惯”读“北棍”,“塘蝶”变“双捷”,“三丫”变“三汊”。大八原来叫“第八”,那是“第八保”的简称。(以前实行保甲制,“保”相当于现在的镇级管理区,“甲”在“保”辖下)。同样,阳春的“三甲”“八甲”也是这样来的。阳江话“大”“第”不分,“考第几”说成“考大几”,因此“第八”也就变成了“大八”。还有望鹞岭,变成了望瞭岭。

第三,是避讳。例如“斩垌”变“参垌”,界头圩改渡头圩。

根据地名,可以考据这个地方的历史沿革和民俗。比如由江城去闸坡,公路边就有“坑口村”和“坑尾村”两个路牌,很明显,这里原来有一条大水坑。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