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糖皮。
将混合花生的糖膏摊平晾凉。
将做好的鸡颈糖切成均匀的薄片。
包装鸡颈糖。
家住阳春市潭水镇湖边村的农民吴裕瑶,凭着一门传承了300年的手艺,让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吴裕瑶祖祖辈辈以制作花生糖为生,传到他是第九代。他家制作的花生糖形状酷似熟切的鸡颈,故而得名“吴氏鸡颈糖”。吴裕瑶16岁时,便跟着父亲制作鸡颈糖。后来,他在花生糖的传统工艺上进行创新,给在原来的基础上包裹一层糖皮,风味更独特。白砂糖的清甜与花生的酥香融合,吃多也不易上火,让老人和小孩都爱不释手。
拉伸包好糖馅的花生糖。
近日,笔者来到吴裕瑶的作坊,目睹了鸡颈糖的制作过程。吴裕瑶先把炒熟的花生放在筲箕上,用木轱辘碾碎作为鸡颈糖的主材料。再用两口大锅,将白糖和山泉水熬成糖膏。“熬糖膏要大火快煮,否则做出的鸡颈糖口感不脆。”他说,功夫全在火候上,糖膏过火会产生苦味,只有经过长期实践才能把握得当。
刚熬好的糖膏温度高达230℃,吴裕瑶小心翼翼地将锅放在冷水里,加快糖膏的冷却过程。然后,他将其中一口锅里的糖膏与碾碎的花生搅拌混合,作为鸡颈糖的馅料。另一口锅则原封不动待其冷却,用于拉糖皮。期间,他多次用手拈起一点糖膏,感受这锅糖膏的温度和黏度。
待这锅糖膏温度降到80℃时,就用于制作鸡颈糖最为关键环节——拉糖皮。吴裕瑶将糖膏盘绕在一根短木桩上,双手紧握两根短小木锥,缠住糖膏交替用力拉扯。糖膏由硬变软、由短变长,颜色也由黄褐色渐渐变成白色。吴裕瑶不断地重复拉伸的工序,直至糖膏被拉长至三四米的长度,在空中像银龙般上下飞舞。
趁着糖皮还有些余热,吴裕瑶与妻子将其放在桌面上,两人相互配合,用手掌将糖皮向四周推平,直至变为约2毫米厚的长方形薄片。接着,将糖皮包裹已拌好的馅料后,夫妻俩再反复捏拉,将其塑形成粗如鸡颈的条状。最后,用刀切成厚薄均匀的花生糖片,鸡颈糖就算新鲜出炉了。
在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的基础上,“吴氏鸡颈糖”不断创新和发展,近年还开发了砂仁味、牛奶味等多种口味。产品远销外省,甚至走出国门销售到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阳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味道。
■ 文/图 王电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