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度践行政策初心送上专属金融“解药”

——阳春农行为基层卫生院纾困纪实

2025-08-28 09:48:56 来源:阳江日报

——阳春农行为基层卫生院纾困纪实

以温度践行政策初心送上专属金融“解药”

——阳春农行为基层卫生院纾困纪实

阳江日报

■ 阳江日报记者/何成众   通讯员/梁世鉴

“这下好了,三年节省200多万元,招多几个博士医师、请多几次专家教授坐诊都无压力啦。”8月20日,阳春市某镇中心卫生院办公室里,院长难掩激动。这场“抽脂手术”的背后,是农业银行阳江分行以大行担当精神践行为民办实事的生动注释,更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破解民生领域融资痛点的鲜活样本。

政策背景
普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生领域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特别指出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此背景下,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始终将金融为民理念融入经营血脉,在普惠金融领域持续发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国有银行的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民生之困
融资成本上升影响业务发展

事情要从5年前说起。2020年8月,获得国家卫生部“爱婴医院”称号,省卫生厅“百家文明卫生院”称号,阳春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入围“中国乡镇卫生院综合竞争力榜单”500强的某镇中心卫生院,为迁建办公楼、更新医疗设备,向某银行申请了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当时因为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可抵押物不足,同时考虑到建设周期长,医资相对薄弱和诊疗量低等因素,自我判断经营压力大,无法按时还款,所以只能接受银行提出的五年期固定利率到期再续的贷款方案。”院长接着感叹,“资金使用过程中,又因财务处理不慎,造成账面余额不足扣收利息的情况,虽然仅出现三两次,但已造成信用评级下修,续借无法享受政策优惠,教训深刻,融资贵啊!”

“基建刚刚完成、医疗设备更新、医护人员培训、公共卫生服务延伸......每一项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院长坦言那段时间团队压力巨大:“不是还不上钱支付不起利息,而是不想因融资成本上升影响服务质量,毕竟我们的患者都是周边父老乡亲。”

大行担当
农行专属服务方案成医院融资“解药”

转机出现在今年7月上旬。阳春农行在开展“普惠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该中心卫生院的融资诉求。作为长期深耕县域的国有大行,该行对基层民生机构的需求有着深刻洞察——这类机构虽资产规模不大,但承担着“健康守门人”的关键职能,其稳定运营直接关系着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我们看实质不看形式,办贷款坚持一户一策。”阳春农行客户经理黄小姐介绍,该行立即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上门开展“三查合一”全面评估,综合判断该院作为中心镇服务人口超30万的核心医疗节点,多年来始终保持稳健运营,诊疗人数年均增长20%,医疗收入年均增长10%,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5%以下,是公认的民生保障标杆单位,适用政府化债政策信贷种类准入。

基于“实质风险可控、民生贡献突出”的判断,结合客户实际经营情况,准确灵活把握相关政策,农行最终敲定专属综合服务方案,无论贷款期限、执行利率,抵押方式,还是审批流程,都给该院带来“全新的感受”,8月19日,该卫生院2000万元贷款顺利到账,利率较原贷款低超30%,较原贷款续贷报价低超50%,“三年省下200万元,真正系降本、提速、增效,爽!”院长兴奋地说。

成效共鸣
民生金融工程成就银企发展“双向奔赴”

“农行不仅解决了资金难题,更让我们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院长翻开刚更新的《年度设备采购计划》“有了这笔低息贷款,我们不仅能储备更多更好的药品和医疗耗材,还能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医护培训和高水平人才引进——这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意义所在。”

阳春农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普惠金融不是口号,而是要把政策温度转化为服务精度。银行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固然重要,但我们始终坚持客户至上,既要牢守风险底线兼顾收益,更要看重客户成长潜力与社会综合价值。这次专案服务基层卫生院,既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行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初心的生动实践。”

从“融资贵”到“享普惠”,某镇中心卫生院的经历,折射出国有大行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责任担当。农行的实践证明,金融机构只要写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坚持金融为民的本源,就能找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优解。这不仅是单个案例的成功,更是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