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城行大运”,邀您来打卡!

路线全长约2.3公里,涵盖10大主题、24个主要景点,以历史文化和传统节日习俗为主线

2024-02-09 10:12:35 来源:阳江日报

今年,“鼍城行大运”传统民俗活动被重新激活,于2月8日晚9时在阳江学宫广场正式启动,为市民游客带来独特新颖的阳江“行大运”旅游体验。

“鼍城行大运”,邀您来打卡!

路线全长约2.3公里,涵盖10大主题、24个主要景点,以历史文化和传统节日习俗为主线

阳江日报

每年春节期间,“新年行大运”是阳江市民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鼍城人美好的回忆和愿景。今年,“鼍城行大运”传统民俗活动被重新激活,于2月8日晚9时在阳江学宫广场正式启动,为市民游客带来独特新颖的阳江“行大运”旅游体验。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鼍城行大运,天天都好运”,起点位于南恩路的“阳江学宫”门前,终点设在南恩路与卜巷街交叉口。路线全长约2.3公里,正常步行约45分钟,共有十大主题节点,涵盖24个主要景点,穿越青云路、朗星坊、扳桂巷等十多条街巷,整合了名人故居、历史建筑、非遗、文物等元素,还设置了小程序行大运打卡、许愿、送福袋等活动,年味满满,趣味十足,欢迎大家来体验!

1    学宫开运

学而不辍,行能致远;开运祥云映学宫,儒风雅韵满堂红。

“鼍城行大运”路线以阳江学宫为起点,在遵循传统行大运路线于孔庙拜谒圣人的民俗之外,还增加了敲响“鼍鼓”喜迎春,转动“轮盘”得好运的互动体验装置,并设置了舞狮、汉画像砖《孔子讲学图》等地标,市民游客可以拍照留念,为行大运之路增添开运好彩头。

景点介绍:

阳江学宫:始创于宋庆历四年(1044),自明清以来先后经历20 多次重建、改建和增建,为阳江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见证了阳江自古以来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于2008年被认定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恩路

2     脚踏青云

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脚踏青云”路段是通阳江学宫的南向之路,是本次新年“行大运”的起始路段,以铁丝网艺术装置复现了“青云牌坊”的造型,搭配路面祥云纹样绘饰,承载着莘莘学子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的美好寄寓。市民游客可以观赏到许多名人旧居、历史建筑等,感受阳江老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景点介绍:

青云牌坊:建于嘉庆五年(1800),坐南向北,为冲天式3间4柱建筑,通高7.2米,宽9.8米,主门中宽 3.8 米,左右附门各宽 1.2米。整个牌坊以砖灰原料砌筑,石灰批荡,面施红釉色,中门横匾楷书“青云”二字,两侧附门横额右书“凤起”,左书“蛟腾”,每字二尺见方。

青云基督教堂:位于扳朗社区青云路,始建于1925年。教堂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56平方米,是一幢砖木瓦结构楼堂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于 2011 年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贤将军府:位于青云路东边 2号至青云堂小巷,是温贤与长房夫人居所,占地约 1000平方米,为青砖古屋。

温贤将军第:位于青云路 27 号,为温贤与二房夫人居所,占地约 500 平方米,两进青砖瓦木古屋。温贤将军府第现仍为温贤后人家产,除临街部分改建外,其余部分基本保留原貌。

陈醉旧居:陈醉,知名学者、画家,1942年出生于阳江县大沟镇,后移居到阳江城朗星坊,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委员。陈醉旧居位于朗星坊一巷5号,是一座青砖瓦木结构平房。

青云路

3   头顶朗星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星光不负逐梦人。

“头顶朗星”主题路段起点接青云路,该路段沿线悬挂着多组由灯串组成的“二十八星宿图”艺术装置,以现代简洁的方式将古时候代表着“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的星图符号复现于夜空之上。

朗星坊

4  鸿运高照

良辰美景,称心快意;出门一笑无拘碍,著我逍遥自在行。

“鸿运高照”主题节点以具有视觉昭示性的传统门楼造型,着意渲染鸿运高照、逍遥快意的行进氛围。市民游客可以看到一幅年味十足、寓意着鸿运高照的墙绘,十分适合拍照“打卡”,街巷中的市井气息也能给市民游客带来独特的游览体验。

5   手攀丹桂

折桂簪花,春风得意;一朝折桂众人知,初心不改梦长持。

“手攀丹桂”路段顾名思义“手攀月亮之丹桂”,在古代“丹桂”指代着科举考试中的状元,路段沿线提取丹桂花形,转换为铺展于巷道上空的花艺装置,承载着学子“攀登月宫,折取桂花”的期望。该路段需穿越马屋街、书院街、永福街三条街巷,沿途有多个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景点,以及主题为“古韵今风,活力四射”的展板,市民游客在这一路段可以充分领略千年鼍城的历史风貌。

景点介绍:

许鸿飞旧居:许鸿飞,1963年出生于东城镇丹载村,后移居阳江城朗星坊,从事雕塑艺术创作30多年,创作了凸显个人艺术风格的“肥女”系列作品。许鸿飞旧居位于朗星坊2号,是一座青砖瓦木结构平房,保存较完好,其中展出了许鸿飞的相关作品集。

烈女贞节牌坊:明朝万历年间,为了纪念马氏烈女马恭姐,在朗星坊建烈女坊。

姜自驺太史第:姜自驺(1850—1908),字季良,号芝眉。光绪十二年(1886)高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姜自驺太史第坐落在马屋街9—11号,是姜自驺高中进士之后建,占地3000多平方米,共四进,是一座仿北京四合院并融入欧式建筑、风格独特、集众多文人雅士书画的艺术殿堂。

中议第: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鸥村,202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村中有清代官宦人家谭大昌,曾被清朝廷封赠“资政大夫”,府第号称“资政第”。资政第、司马第、中议第、司农第是谭大昌祖孙四代世居老屋,在江城南恩路西段、甜酒巷一带和马屋街,同样建有资政第、司农第、中议第这三座府第及附属建筑。

居民大屋:位于阳江市江城区马屋街42号,建于民国时期,层数为1层。砖木结构。现作居住使用,承载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下建筑的融合与转型。

吴屋祠和旧粮仓:吴屋祠原为吴姓大户人家的祖屋,解放后,江城粮管所在街内的吴屋祠设立粮仓,储粮数十载。

李贤将军第:位于阳江市江城区书院街22号,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

《公论报》报社旧址:阳江最早的报纸《公论报》于1905年创刊,社址设于永福街尾 (与南恩路相连处)。

攀桂巷

6  锦绣前程

人间遍是,锦绣年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锦绣前程”路段位于传统行大运路线的最后一站——锦绣街,地标提取“中国结”元素为装饰主视觉,寓意 “中华锦绣,好运结缘”,并制作了具有书香气的墙绘。沿途穿过锦绣街、近贤里、书院街、朗星南路等街巷,经过第一市场,市民游客可以“零距离”感受阳江街坊生活的烟火气。

景点介绍:

何士德故居:何士德( 1911-2000 ),阳江县城人,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何士德故居位于近贤里二巷16号,建于清朝晚期,于 2011 年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铨譝故居:位于近贤里何氏大院,是一座青砖瓦木结构的院子古屋,院内尚有一口古井。

濂溪书院:濂溪书院是阳江人民为纪念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周敦颐而建立的纪念性书院。现存的濂溪书院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建的,占地面积约为3050平方米,为仿宋四合院式建筑,砖木回廊结构。

祈福小公园:菩提荫下祈心愿,口袋公园惠市民。祈福小公园如今已华丽变身为周边居民的心灵绿洲。不少居民来到菩提树下、许愿墙前,虔诚祈福,寄托心愿。

永福街

7  鱼跃龙门

鱼跃龙门,超凡脱俗;一日天池水脱鳞,春风及第早成名。

“鱼跃龙门”主题门楼装置,提取中国人熟知的典故中寓意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鲤鱼意象,迎合传统行大运路线“登科及第”的美好寄望,亦契合阳江人积极进取、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

8  行运如龙

天人协力,气势如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行英雄才自由。

“行运如龙”节点门廊承接“鱼跃龙门,过而为龙”的美好愿景,以活灵活现、气势如虹的龙身造型灯组加持好运。龙飞翔天空,象征着勇往直前、力量和独立。该路段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遗址。

景点介绍:

祖创宫:阳江兴建妈祖庙始于宋代,盛于清代。据不完全统计,阳江历史上曾有30多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妈祖庙,现存(包括新建、重建)且对外开放的妈祖庙有13座。

借山书院:阳江市借山书院,亦称三贤祠,中设周濂溪像,并增祀寓贤胡澹庵、沈继山像。

莫氏大宗祠:位于南门街56号,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由居住在南恩州文政一图莫村和崇善坊一带莫氏宗亲筹建。

南门街古井:阳江深厚历史积淀的明证。

塘边张

9  筝筝日上

隆隆日上,欣欣向荣;亦道春风为我来,溪山一片画图开。

“筝筝日上”路段以大型风筝艺术装置为视觉焦点,结合文化墙绘科普,展示了阳江民俗文化瑰宝“阳江风筝”及“阳江龙舟”所共同代表的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景点介绍:

阳江考棚:地址在江城卜巷街,占地面积约 9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00 平方米。院落式布局,砖木梁架结构,古朴大方,庄严肃穆。

10   时运亨通

及时行运,天天好运;时来运转喜迎春,业旺事顺庆丰年。

时运亨通路段作为行大运路线的终点,以“好运上上签,所得皆所愿”为装饰主题,应合点位所在的卜巷街“占卜求好运”的命名意旨,为行大运线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次活动围绕“鼍城行大运”传统民俗将举办“徒步古城”打卡、美食和文创市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 “徒步古城”体验日活动

时间:2月9日、2月10日每晚8:00—10:00举办;

活动攻略:沿线将设置3个服务驿站和10多个美食、文创、品牌商家摊位,市民游客可凭手绘地图和小程序打卡盖章认证,拿福袋、纪念品,收获幸运。

二、 美食和文创市集活动

时间:2月9日(大年三十)至2月14日(初五);

活动攻略:在河堤路和行大运沿线进行,让市民游客在行大运过程中“有食有运”“行运如龙”。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盘聪颖     ■ 图片/阳江日报记者  李向东  盘聪颖

■ 制图/沙佩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