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刘 空
明阳科技叶片厂,工人在流水线上操作。梁文栋 摄
在阳江高新区海上风电产业园里,崛起一幢占地56000平方米,南北长192米、东西宽42米、高约17米的三跨新厂房,这里就是广东明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所在地。28日记者走访项目现场了解到,目前明阳科技叶片厂已有4条生产线投产,预计今年下半年6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年产230套风机叶片、年产值实现12亿元以上。
赶工期提质量
同时交付3个项目112套叶片
走进明阳科技叶片厂厂房,数架叶片模具台如“巨龙”般横卧在4条生产线上,到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一条生产线上,2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铺层工序,他们小心翼翼将玻璃纤维布平铺在叶片弧面上,然后喷胶粘贴固定。“铺层是一项精细的手工活,位置不能有一丝偏差、表面不能有一点褶皱,否则叶片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明阳科技叶片厂厂长姚少锋说。
厂房外的空地,十几支长76.6米、重36吨,根部直径4.4米的大叶片刚刚完成合膜,等待最后的称重、配套。不远处的路边,一套精心制造完工的风机叶片已经整装待发,即将通过海路运输到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目前我们的工人日夜赶工,正在交付广东粤电外罗项目、中广核南鹏岛项目和三峡阳西沙扒项目3个项目的112套风机叶片。”姚少锋说,随着工艺路线的不断优化和智能化设备的逐步推广,制造一支叶片的时间将从8天缩短至4.5天,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自主创新研发
抗台风防雷技术属全国先进
一台风车由三片大风叶组成,看起来表面光滑的叶片,内里却大有乾坤。明阳科技叶片厂工艺质量部部长王宝锋介绍,长76.6米、重36吨、根部直径4.4米的5.5-7兆瓦风机叶片是该厂拳头产品之一,叶片采用高模量玻纤材料合制而成,叶片重量与根部直径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之最,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由该叶片组成的风机,在满发一小时的情况下可以产生5500至7000度电。”王宝锋说。
旷野、山顶和沿海地区雷暴多发,防雷技术是衡量风机叶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明阳科技叶片厂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尝试,叶片的抗台风性能、防雷系统、风效转化率等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针对海上台风和高雷暴天气,我们采用抗台风型叶片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可承受最大风速达70米/秒。”王宝锋说,他们自主研发、独立设计的避雷技术还通过测试拿到了相关专利。“在叶片特别设计了防雷系统,并在叶尖区域安装防雷金属网,有效捕捉雷击,将雷电能量导入叶尖的接闪器,通过主线传输到海上,导雷接闪面积达到8平方米,而国内同类产品一般不超过30平方厘米,大大减小了叶片被雷击的风险。”
夯实行业基础
助力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
作为一座有着丰富风电资源的滨海城市,阳江近年来着力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规划了7.4平方公里建设广东(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奋力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是阳江近年来引进的风电龙头企业之一,其在阳江的产业基地总投资15.5亿元,包括一期以生产海上大风机叶片为主的叶片厂和二期风机装备制造整机配套。
“我对阳江的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是全省海上风电产业战略的一个重大平台。明阳智能在阳江的风电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投产,今年5月,12兆瓦及以下、超大型、具有抗台风能力的世界顶级海上大型整机也将下线。同时,明阳智能还谋划包括控制系统、电机、沉箱、光纤在内的,超过30家风电产业链条上的关键企业,构建产业集群。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