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王静乡间村道平坦笔直,路灯明亮排列整齐,河道沟渠干净整洁,两侧农田绿意盎然……盛夏时节,走进阳东区新洲镇北桂村,一幅美丽乡村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无法相信,几年前这条村曾是一条“软弱涣散村”。“在我们村,只要村民踏实肯干,脱贫致富不是大问题。”驻村扶贫以来,北桂村“第一书记”黄建华始终坚持下接“地气”聚人心、队伍,上接“天线”找项目、资金,从思想源头上激发村民们主动脱贫的斗志,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19年7月,黄建华被授予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荣誉...

扎根基层助力乡村发展

北桂村“第一书记”黄建华以实干担当托起村民脱贫致富梦
2019-07-18 来源:阳江日报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王  静

乡间村道平坦笔直,路灯明亮排列整齐,河道沟渠干净整洁,两侧农田绿意盎然……盛夏时节,走进阳东区新洲镇北桂村,一幅美丽乡村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无法相信,几年前这条村曾是一条“软弱涣散村”。

“在我们村,只要村民踏实肯干,脱贫致富不是大问题。”驻村扶贫以来,北桂村“第一书记”黄建华始终坚持下接“地气”聚人心、队伍,上接“天线”找项目、资金,从思想源头上激发村民们主动脱贫的斗志,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19年7月,黄建华被授予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主动作为,摘掉“软弱涣散”帽子

“我与北桂村挺有缘分,驻村扶贫之前,就在村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北桂村党员活动室里,黄建华提起以往工作经历,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2014年,北桂村曾因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影响各项工作开展,被认定为“软弱涣散村”。黄建华被派往北桂村,协助进行整顿工作。

黄建华刚到北桂村的时候,村里的“两委”班子基本是一盘散沙,甚至激化了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几乎每月都有村民上访。为了摘掉“软弱涣散”帽子,黄建华与党员干部们一户户走访村民,“硬着头皮上门、说破嘴解释、磨破脚奔走”是他们基本的工作状态。他们对“两委”班子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摸底,通过选举进行人员调整,吸收“新鲜血液”。同时,健全了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乡村振兴讲习所进行宣讲,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2015年,北桂村成功摘掉了“软弱涣散”帽子,黄建华也回到了原来的单位。

“我们在党群活动中心设立了调解员,即使是半夜突发事情,村民也可以直接来找调解员解决。”黄建华表示,村里的矛盾在村里得到了及时化解,确保了村里和谐稳定。

产业扶贫,对症下药拔除“穷根”

2016年5月,黄建华突然接到通知,自己被选派到北桂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一时间又惊又喜。他说:“离开北桂村的时候,我看到许多贫困户的生活情况,心里也有一些遗憾。这次回去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北桂村是省定贫困村之一,黄建华回到村里后,带着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排查摸底,对全村贫困人员进行识别和统计。经过排查,全村共有贫困户77户,贫困人口191人。在走访的基础上,他带着其他村干部建立精准扶贫户档案,根据全乡地理、环境、资源等优势,制定出《北桂村精准扶贫发展总体规划》。

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黄建华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先后投入扶贫资金,入股广东北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桂小水电站扩容项目、北桂肉猪养殖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和贫困户微小项目。2018年,北桂村的贫困村民获得年度分红3000元左右,2019年,贫困村民的分红有望达到4000元。

“黄书记刚来我们村的时候,我家还欠着3万元的外债。现在债还清了,每年还有分红和其他收入,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村民周乐利笑着表示。她的丈夫身有残疾,外出打工不便,全家主要依靠种田收入。2016年,他们一家用争取到的扶贫资金发展养殖业,截至目前,已经养了30多头牛和300多只鸡,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

典型引路,带动村民勤劳致富

“扶贫先扶志。要改变农民贫穷落后的生活方式,首先让贫困户相信,只要想干活、肯干活,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黄建华告诉记者,北桂村的“两委”班子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为贫困户培训,提升村民劳动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宣讲及典型引导,不断提升村民“有志气脱贫、有能力脱贫”的信心,对获取扶贫资金的贫困户不定期走访,查看落实情况。

村民陈计洪外出打工时,因事故造成一只手伤残,只能回乡以种田为生。2016年,他种有3亩多柑橘,由于销路不畅,生活一度十分困难。黄建华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主动为他争取了扶贫资金和免费肥料、种子等,帮助他寻找销售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如今,陈计洪已种植柑橘30多亩,亩产一万斤左右,成为当地勤劳致富的典型代表。

陈计洪的事例在村里广为传播,也带动了更多的村民盘活土地资源。为此,黄建华与其他村干部一起,为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积极与广东北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提高富硒红蜜薯、富硒米的收购量,为贫困户争取工作的机会,甚至让一些残疾人也有了工作岗位。依靠勤劳致富的好风气渐渐在北桂村生根发芽,截至目前,全村77户贫困户已经成功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10643元。

“要确保脱贫不返贫,还是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要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实惠,他们才愿意去付出劳动,我们所做的工作才有意义。”黄建华表示。今年5月,黄建华结束了北桂村驻村扶贫的工作,满怀信心地奔赴另一个“战场”,在合山镇东刘村开始了新的扶贫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