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报国为民 勇攀科学高峰
2020-01-11 09:56:20 来源:阳江新闻网

本报评论员

矢志报国为民 勇攀科学高峰
阳江新闻网

本报评论员

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那一刻起,85岁的曾庆存——这位从漠阳大地走出的中科院院士,正式进入到我国科技领域终身荣誉行列。这既是曾庆存的殊荣,也是300万家乡父老莫大的荣誉!即便是取得了别人眼中伟大的成就,站在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曾庆存仍一如既往的谦逊低调,自问“何德何能获得这个奖”?在勇攀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曾庆存值得我们送上深深的敬意。

国家功勋,永载史册。曾庆存首先是个杰出的科学家,他心中有一团火、一股气,用曾老自己的话说就是:为国为民为科学,没有这种精神搞不好科学研究。他敬畏真理,对自己从事的领域真正做到了安贫乐道、专心研究、流连忘返。苏联留学归来,曾庆存住几平米的房子,除了一张床,几无立足之地。尘世的逼仄丝毫不影响他探索的思想触须,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奋笔疾书完成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血涌心田卫紫薇,管宁专注竟忘雷。”他写诗明志、以古人自勉,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初心不改。同事回忆,曾庆存常饿着肚子推算公式,越推越精神,物我两忘,没有对事业的挚爱,绝无这种境界。曾庆存常对学生说:“坐冷板凳没有什么不好的,锻炼意志。”“要有赛马的精神,像比赛的马一样勇敢向前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科学探索的崎岖路上,曾庆存真如一头老黄牛,纵使载重千钧,依然砥砺前行;他又是一匹奔腾的骏马,总是心怀目标,奋力冲刺。

科学贵在矢志追求。勇攀科学高峰的曾庆存,身上流淌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报国为民的沸腾热血。阳江常年受台风暴雨侵袭,在那个缺乏气象预测的年代,曾庆存目睹父老乡亲受灾的苦状,或许就是从那时起,从事气象研究的种子便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里。从物理系到气象专业,再到卫星气象总体组,每一次所学专业的调剂、研究领域的变动,曾庆存都无条件听从国家召唤。“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冻死了,我挨过饿,深有体会。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还会这样吗?”不为己谋,但求为国为民,这就是一位赤子矢志不渝的拳拳之心。被称为“诗人院士”的他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前行的不竭动力。曾庆存说,自己能取得成绩,首先就得感谢中国传统文化:“大禹治水、《史记》《论持久战》,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就是坚持、坚守、不放弃。”经历了那么多困难都能克服,曾庆存归功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支撑,这正是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

诞生科学巨人,必须营造一个尊重科学、崇尚教育、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接触过曾庆存的人,无不为其谦逊低调、常怀感恩的人格所折服。每每谈及成就,他总说,“功劳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一路走来,曾庆存始终铭记着父母家乡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情、家人同事的默默支持,以及强大国家做后盾的那份安全感。曾庆存是从漠阳大地走出去的杰出科学家,父老乡亲与有荣焉的同时,我们又能从他身上汲取什么养分,让这片土地更肥沃,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曾先生曾毫不讳言地说,广东人近年来给外人的印象是:很多人都把心思放到做生意赚钱上去了,真正沉下心来读书做学问的不多。“阳江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要传承这些传统,多读书、多钻研,文理兼修,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是一位漠阳骄子对家乡、对后进的殷殷期盼。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国家脊梁,民族之魂” “大阳江的骄傲”……大量的网络留言,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的推崇、对曾庆存院士的景仰。曾庆存就像一位已然屹立峰峦的攀登者,无暇回望片刻,向着顶峰继续前行。更多的攀登者,在他身后,络绎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