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出去吃饭,要么点份成人餐分一半给孩子,要么就是点几份不同菜品凑数,这样吃总担心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市民王女士的困扰,曾是许多家长外出就餐的常态。如今,走进我市各大商场或餐饮店,印着卡通图案的儿童餐菜单、标注着“低盐少糖”的菜品说明、搭配均衡的主食与蔬果,已成为不少餐厅的标配。从单一的儿童餐供应到增设游乐区,再到多元的“玩乐+餐饮”沉浸式体验,这类融合业态不仅讨得孩子们的欢心,更成为亲子家庭外出消费的新选择,催热了儿童餐饮消费的发展。
■ 文/林娜娇
有家长表示,孩子平时在家吃饭一直是“老大难”,但是一到外面吃儿童套餐,胃口嘎嘎好,很快就“炫”完了一盘,因此到了周末,就会带孩子出去吃一顿。也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迷上了某餐饮连锁店的“儿童套餐”,消费儿童套餐后即可获得一份玩具盲盒,他们不时去消费,儿童餐玩具已经收集了多个。
这样的消费场景并非个例。童趣的餐具、精致的食物摆盘、味道可口的餐食……从“哄孩子吃饭”到“带孩子享受”,亲子餐饮市场折射出亲子消费需求更加精细化。为迎合消费市场需求,我市不少餐饮店推出儿童餐,也出现了专门的亲子消费餐厅,“小鬼当家”的儿童餐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流,既解放了家长的双手,又让孩子吃得既美味又营养。
在市区华侨新村一家西餐厅,笔者看到,儿童餐菜单上不仅有番茄鳕鱼、时蔬鸡蛋羹等菜品,还标注了每道菜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我们的儿童餐由营养师专门设计,有3至6岁和7至12岁的分龄搭配,菜品制作不添加味精和防腐剂。”该餐厅负责人林女士介绍,这份定价38元的儿童餐,包含主食、荤菜、素菜和水果,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欢迎,自上架儿童餐后,店铺也多了很多带娃家长前来消费。
外卖平台上的儿童餐销售情况同样火热。笔者在某外卖平台看到,今年暑期,标注“儿童餐”“宝宝餐”的外卖订单不断增长,“低盐”“无刺”“易消化”成为高频搜索词,不少商家推出了各种类型的特色儿童套餐,从儿童小吃到儿童汤饭主食,再到饭后水果甜品,应有尽有。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的餐饮业不止是大人的主场,也满足了儿童群体的需要。儿童餐饮消费的走红,暗含了现代家庭“社交化育儿”的需求,这背后也是亲子消费需求的升级、家庭就餐场景的变化,以及餐饮行业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捕捉。
“以前带孩子吃饭,最怕他坐不住,一顿饭下来大人孩子都累。”市民梁诗蔓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在市区城南片区一家主打亲子主题的餐厅里,与以往不同的是,梁诗蔓的孩子正和其他小朋友在餐厅角落的波波池游乐区玩耍,她则能从容地和朋友享用午餐。“点一份儿童套餐,孩子能在游乐区玩耍,我便与朋友在旁边唠唠家常,这种服务模式太贴心了。”梁诗蔓说。
为了抓住这波流量,各大商家们各显神通,吸引更多带娃家长消费,让儿童餐不再局限于“吃”,而是与“玩”深度融合,“玩乐+餐饮”的沉浸式体验走红,成为拉动亲子消费的新引擎。近段时间,笔者在多家商场餐厅和儿童餐厅看到,儿童友好设施已成为标配,有的餐厅在角落设置了绘本角、小型滑梯,有的提供免费气球、卡通贴纸,还有的推出“DIY披萨”“小厨师体验”等互动活动,有的直接将餐厅打造成“童话乐园”,用餐区被卡通元素包围,为孩子营造沉浸式的游乐体验场,家长凭消费小票即可让孩子免费畅玩。
这样的体验设计,让儿童餐从“满足食欲”变成了“开启欢乐”的钥匙,也成为更多亲子家庭的“心头好”。“单纯的儿童餐满足不了亲子家庭的需求,真正留住消费者的是‘吃完还能玩’的一站式体验。”市区丰怡豪庭附近一亲子餐厅负责人梁先生表示,餐厅自去年推出“玩乐+餐饮”模式后,客流增长了30%,周末和节假日则是消费高峰期,会安排人员定时清洁游玩区,保证园区卫生和安全。“我们的儿童餐注重营养搭配,游乐区有专人看护,家长既能安心用餐,孩子也能尽情玩耍,这种‘双赢’正是亲子消费的吸引力所在。”梁先生说。
“儿童餐不是成人餐的‘缩小版’,而是要真的适合孩子,营养健康才是首要考量。”这是如今家长们的普遍共识。在市区石湾北路一亲子餐厅里,儿童餐菜单上详细标注了每道菜的适合年龄、营养标签:蔬菜鳕鱼粥(适合1-3岁),少油少盐无添加;迷你杂粮汉堡(适合4-6岁),内含全麦面包+虾仁饼+牛油果;酸奶香蕉西多士,无添加糖且富含维生素,帮助宝宝补钙补铁……这样的细节,让注重孩子饮食健康的家长更愿意买单。
“家长带孩子外出就餐,首要是关注儿童餐的营养标签,而非造型或赠品。优质的儿童餐应满足营养均衡、适龄、少加工这三个核心标准。”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李勇冠表示,儿童餐均衡搭配很重要,一份合格的儿童餐应包含主食(如杂粮饭、面条)、优质蛋白(鱼、禽、蛋、豆制品)和蔬菜,能给孩子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营养素,烹饪方式应以蒸、煮、炖、炒、焖为主,少油炸、煎、烤,以减少食材中的营养元素损失,同时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李勇冠举例说,反之,单纯的油炸食品+白米饭,会导致孩子脂肪摄入超标、膳食纤维不足,长期食用可能增加肥胖风险。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和营养需求不同。”李勇冠建议,1至3岁幼儿的餐食要细软、少盐,避免食用整颗坚果或带刺的鱼;4至6岁的孩子可以尝试稍硬的食材,如小块牛排、水煮虾,但需控制调味;7岁以上可接近成人饮食,但要减少油炸和腌制食品。
“有些儿童餐看起来健康,实则藏着高糖高盐。”李勇冠指出,如糖醋里脊、番茄酱拌面等酸甜口味的菜品,含糖量高;而香肠、午餐肉等加工肉类,钠含量可能超标。李勇冠表示,家长点餐时可向工作人员主动了解菜品的营养标签,关于儿童餐是否少糖盐,食材是否新鲜,有无含易过敏食材等问题,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颜值和趣味可以是‘加分项’,但营养健康才是儿童餐的‘必选项’。家长在选择儿童餐时要擦亮眼睛,不被商家的营销噱头迷惑,理性做出选择,才能让孩子吃得安心、长得健康。”李勇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