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学生体检
2021-11-26 10:04:24 来源:阳江日报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

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学生体检
阳江日报

资料图片。

近日,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对青少年进行抑郁症防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报记者就抑郁症的表现治疗等采访了有关教师、医务人员。

■ 阳江日报记者/ 林娜娇

学校将重点关注

测评结果异常者

抑郁症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会从根本上破坏青少年的人格,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工作。

“数据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症为7.4%,由抑郁症引发的青少年自杀案例屡有发生。”广东两阳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心理老师何玉梅表示,这一政策文件的发布说明了我国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青少年抑郁症群体,降低了青少年因抑郁症自杀的发生率。何玉梅介绍,政策文件中对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提出了重要的要求,要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开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并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何玉梅说:“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教育政策的出台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降低青少年因抑郁症自杀率的一个有力保障,在政策上给了他们很大的重视和支持,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少年抑郁症早期表现不明显

青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阶段,青少年抑郁症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发现青少年有抑郁症倾向时,及早发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识别遭遇情绪危机的孩子?

“青少年患者的症状往往与成年人有点区别,其早期表现不太明显,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不能描述自己的悲伤和抑郁的情绪,有时候会通过厌烦、孤僻、愤怒等来表达自己的悲伤,通常表现在不愿意与身边人进行沟通,自我封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互联网上进行发泄,有些会出现攻击、退缩等行为,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时,孩子很可能正在遭受情绪危机。”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陈明攀说,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躯体疾病的症状和生理上的不适,如头痛、胃痛、失眠或嗜睡、记忆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但又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家长要引起重视,是否由抑郁症所引起。

陈明攀表示,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容易受遗传、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积累到负性能量而患上心理抑郁。其中,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要,家庭教育的缺失或缺少父母的陪伴容易使孩子出现心理扭曲。同时,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很容易就让他们在重压下导致心理崩溃,焦虑的情绪在没有得到及时干预的情况下容易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防治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开展抑郁症防治教育,让更多的青少年群体及早认识抑郁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抑郁症防治教育可让青少年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树立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有积极影响的。”何玉梅表示,提高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是抑郁症防治教育的重点,任何精神心理疾病都需要早识别、早发现、早治疗,对症下药,才可有效降低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市田家炳学校心理老师王丹丹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大力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和抑郁症防治教育,树立青少年对抑郁症正确的认知,可以让青少年群体学会辨别积极和消极的应对方式,鼓励他们以乐观的方式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境,化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境。”

王丹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遭遇情绪危机的孩子不会对情绪进行自我管理,负面的情绪压力过大容易引发各种性格问题,抑郁症防治教育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提升自我价值感,增强对现实生活的把控感,促进人际交往的良性循环。

家校联动破解青少年情绪危机

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是当下的社会热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抑郁症防治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走出情绪危机,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更好地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护航。

“在抑郁症防治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参与进来,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关注,把各类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何玉梅表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石,抑郁症并不可怕,也不是可耻的事情,它是可防可治的,家长要正确看待青少年抑郁症问题,多观察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陪伴与关爱。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社会方面应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普及提升对抑郁症的认识,减少对抑郁症患者的偏见与歧视,对抑郁症患者给予适当的关怀、支持和鼓励。

“对于抑郁症,我们要重视、理解和关注它,构建起多面一体的青少年抑郁症预防、医疗及康复体系,家校联动,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王丹丹认为,家长要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积极发掘孩子的闪光点,打破“唯分数”论,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学校要积极完善心理预警机制,通过心理健康测试、筛查、反映、送治等机制,为抑郁症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