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大师艺术精神 擦亮阳江文化品牌
2020-10-23 10:34:20 来源:阳江日报

在埠场镇果园村参观关山月故居时,关怡女士在美丽乡村墙画上挥毫添彩。

传承大师艺术精神 擦亮阳江文化品牌
阳江日报

在埠场镇果园村参观关山月故居时,关怡女士在美丽乡村墙画上挥毫添彩。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全市文化艺术界人士座谈会的部署,在当代国画大师、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诞辰108周年之际,10月22日,江城区委区政府、阳江日报社、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联合主办纪念关山月诞辰108周年暨关山月文化现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踊跃发言,深切怀念关山月生平事迹,深入探究关山月文化现象,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和建议。本报整理摘登专家学者的发言,敬请读者关注。

  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

   不断调整笔墨形态适应新时代变化

关山月先生是将西方写生概念付诸中国画实践的先行者之一。上世纪40年代的抗战时期,大批知识分子、艺术家逃亡到西南西北,原本已到澳门的关山月先生因为想为抗战尽一份力,所以冒险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回到内地,并由此开启了他万里写生的征途。

关山月先生辗转于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写生、开抗战画展。艰苦岁月的磨练,不仅使他的绘画艺术有了丰厚的积淀,更让他对高剑父所倡导的“新国画”的核心理念有了更深切的领悟。他对艺术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理解,逐渐由认同变成了自觉,更成为了他艺术生命的源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怀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关山月先生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描绘新中国建设、反映新时代精神的创作中去。他与傅抱石先生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以新的视野和角度使中国山水画的境界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高度,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山水画样式。

关山月先生不断调整笔墨形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绘画主题,他将“新国画”的理念和“动为画因”的创作方式与新时代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创作出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祖国壮丽山川的新中国画,这些作品更是成为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重要时代样式。


 关山月之女、广东省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关怡:

   雕琢艺术人生诠释家国情怀

父亲关山月22岁时离开家乡阳江,辗转在外,进入“春睡画院”学画,由老师高剑父为其改名为“关山月”。父亲在澳门举办第一个“抗战画展”,随后又在曲江、桂林举办“抗战画展”,以手中的画笔擘画爱国情操,极力为抗战奔走呼号。

上世纪40年代,父亲带着母亲沿河西走廊到敦煌观摩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在母亲彻夜秉灯协助下临摹壁画近百幅,为保护传统文化呕心沥血。当年,那批他的敦煌临画在成都、重庆展出时,一个美国人欲出高价收购,但父亲不肯割爱,更不忍让这批画流落海外。此后,不论人生路上经历过多少曲折艰辛,他始终都把该批画带在身边。再后来,他把这批敦煌临画同他一生的主要代表作品都捐给了国家。

1959年4月底,父亲接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画的任务,这就是后来的《江山如此多娇》。他与时任南京国画院筹委会主任的傅抱石反复修改草图,用两个月时间,经四稿后才基本通过,随后又进行了四个月的创作,全力以赴来对待这项严肃而又艰巨的任务。《江山如此多娇》的前景松树和远景的长城雪山是父亲画的,大河上下的流水瀑布和山岩则由傅抱石先生创作,他们分工合作,互尊互让,相得益彰。

父亲的艺术生涯中,不仅执笔为国家、民族作画,也没有忘记用画笔来歌颂自己的故乡。1973年,他三次回到阳江等地写生,创作了《绿色长城》。父亲生前多次为家乡的桥梁公路和乡村小学修建捐画捐款,他还创作了《乡土情》《榕荫曲》《巨榕红棉赞》等,描绘心中的故乡,表达一个漠阳之子的乡愁之情。

我们纪念关山月先生,不只是记住他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要记住他的精神。父亲关山月先生闪耀于后世的不仅是一幅幅作品和他的人生历程,更是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让我们的国家、家乡越来越强大美丽的宝贵精神。


  岭南画派纪念馆行政总监、美术师关志全:

   先生的作品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

瞬间的艺术激情,往往是长期思想积累的结果;任何艺术创作,不外乎是个人的思想情操及修养的反映。关山月先生常常强调“学画不光是学技法,更重要的要明白为何画画,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艺术之路才能走得长远。”“艺术要为社会服务”“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而他的一生就是为社会、为人民奋斗的一生,诸多作品均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面貌。

抗战期间,关山月先生拿起画笔控诉侵略者,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和鼓励。这些鼓励和鞭策,使他从以兴趣绘画,升华到为爱国忧民作画。“以艺术服务社会”从始至终都是关山月先生进行创作的宗旨,从《渔民之劫》《从城市撤退》等抗战题材的画作到《煤都》《龙羊峡》,以及他晚年创作的《黄河颂》《古柏吟》等蓬勃向上的山水作品,无不反映出关山月先生爱憎分明、胸怀壮美河山的艺术情感以及现实关怀的人文理念。

岭南画派主张写生,师法自然,但是反对一味地摹古。关山月先生所作的《绿色长城》《碧浪涌南天》《天山牧歌》等诸多作品,都是源自生活而提炼出的结晶,反映着不同地域的不同特色。关山月先生坚持游于天南地北,用手中的画笔记录各地的风土人情。更为难得的是,他总能在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其各具特色的美,又能用不同的笔墨形式创作出具有不同特色和味道的作品。

关山月先生生前,我有幸看到他从写生到创作的全过程。从草稿到创作,他往往用在思考上的时间很多,无论是作草图还是正稿,都一丝不苟。对于笔墨技法的锤炼运用,他也从不放松,在中国画的创作上不断的探索创新,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貌,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典藏研究中心主任陈俊宇:

   把关山月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关山月是20世纪最具有学术阐释价值的少数几位著名的中国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活动介入了上世纪30年代末期以来的历次重大社会事件,从美术史的角度反映了这些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在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关山月以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显示了传统的笔墨线条风格与西画的空间概念和造型体系渗透互补的可能性。关山月还是中国画领域“新正统主义”的审美形态最合适的代表之一。

从上世纪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从《小桥流水》《新开发的公路》到《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的个人情感的变化可谓是从“冷心”到“热血”,作品的审美品质也从“优美”转向“崇高”。他自谓这一经历是“从流浪汉到螺丝钉”,但实际上是由“身处江湖之远”至“心系庙堂之高”。也正是关老这种心系“庙堂”的山河之思,因而赋予其山水画艺术一层崇高的光泽,也从而带来20世纪中华山河的新气象。

晚年的关山月秉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主张,依然坚持写生创作,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品,其中《祖国山河大地》组画当属晚年精品,代表了他艺术的又一高峰。这些作品尤其注重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力,画中纵横恣肆的笔墨运动和浓烈斑斓的色彩铺陈,令人感受到画家对祖国山河大地和大自然的激情。关山月晚年的花鸟画,还表现出了他对于笔墨精神的独特理解和对传统诗画模式的探索。

关山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和精神财富,我们要把关山月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弘扬关山月爱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


 江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尚平:

  擦亮关山月故乡文化名片

江城区孕育出国画大师关山月、油画大师苏天赐、章草专家南国诗人阮退之、中科院院士曾庆存等漠阳骄子,还有著名美术史论家陈醉、油画家关则驹、诗人关振东等,可谓群星璀璨。

关山月先生的故乡江城区埠场镇那蓬村,在大师的影响下,走出了许多著名画家和文人,如关振东、关键、关志全、关坚、关伟、关秀芬等,他们带着淳朴的乡风,从小村子出发,在艺术界闯出一番天地,让那蓬村成为了我市有名的“画家村”。江城区也不断涌现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他们创作出一大批讴歌改革开放的成就,抒发胸中豪情的美作佳品,使中国书画艺术瑰宝在漠阳大地大放异彩。

近年来,江城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市委市政府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部署,大力开展打造文化强区、建设美丽幸福江城。今年,江城区筹集资金1000万元,以关山月名人故里为核心内容,通过木栈道等特色道路将4个重点自然村和14个重要景观串联起来,打造书画之乡旅游路线,并通过关山月故居生活馆和作品馆,展示关山月生活场景和代表作品,把关山月文化元素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江城区将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努力锻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江城文化品牌,进一步擦亮关山月故乡的文化名片,为我市在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阳江日报社社长黄仁兴:

  弘扬家国情怀 坚定文化自信

20世纪,漠阳大地能走出一位艺术大师关山月并非偶然,因为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氛围,秀美的山海风光,对漠阳人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漠阳文化古朴深厚,豁达包容,奋发自强,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漠阳儿女,关山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关山月文化现象的形成,离不开他一生对书画艺术专业的勤谨,离不开他关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执着追求,离不开他一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更离不开他一生对绘画艺术的探索创新。关山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风格,一生从未停止过探索和追求,创作出的作品以时俱进,很接地气。

关山月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把艺术创作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把满腔热情撒向了祖国大好河山,并推动了漠阳大地绘画的群众性创作,每年从阳江走出去的绘画学子一大批,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绘画人才。关山月培育的学生,很多都已成为当今美术界的中坚。

一座城市有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才会有蓬勃发展的底气和定力。关山月是当代很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留下了厚重的艺术瑰宝和精神财富,更是阳江的文化名片,我们要更好地研究、总结、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擦亮阳江文化品牌,增强阳江文化影响力。


 市作家协会主席林迎:

  注入“家乡元素”传扬艺术精华

关山月先生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从老师身上,关山月领悟到“新国画”的神髓,更学会坚守艺术的风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谨记师父的赠言,毕生拒为名利作画。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关山月多次到农村、工厂、建设工地体验生活,他的画题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他一生都在努力践行老师高剑父“艺术大众化”的审美理想,解放后成为社会主义新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关山月先生坚决反对“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论点,并提倡高年级要直接用毛笔写生。这种努力,对当时的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教学,起到了矫正作用。“以自然为师”“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关山月先生在多年实践中的探索,而这些艰辛的探索,也指导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艺术的高峰。

2012年由央视首播的《百年巨匠》,选取了近代以来有影响力的艺术巨匠43名,其中美术大师12名,而关山月作为岭南唯一代表榜上有名。关山月大师是阳江家乡人和外地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名片,希望在关山月研究中注入更多“家乡元素”,从“岭南视角”去研究关山月的艺术成就,更好地学习和传扬其艺术精华。

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创文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关山月文化现象研究,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关山月这个享誉中国画坛的名字,伴随阳江文化事业的发展,将更加灼灼生辉。


 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思瑞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发展

关山月先生是阳江享誉四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和一个艺术代名词。我为家乡哺育出关山月这样艺术造诣高、人格魅力高的艺术家而倍感骄傲。

关山月先生是绘画艺术领域的一座高峰,近年来从阳江走出去的绘画大师尤其是绘画泰斗屈指可数。所以,继续发扬关山月先生的精神,推广弘扬阳江的美术艺术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关山月先生的艺术造诣为阳江美术艺术的发展种下了种子,他的精神丰碑是留给阳江美术艺术界最珍贵的火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弘扬关山月艺术精神,促进家乡的书画氛围,让更多的群众从喜欢美术到热爱美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阳江文化艺术的氛围很浓厚,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短板,希望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精诚合作,传承和弘扬关山月先生的艺术精神,完善硬件建设,培养更多艺术人才,加快推动文化名城建设。

■ 撰文/任绍华  张  影   ■ 摄影/梁文栋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