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两阳剿匪的故事
2020-07-05 11:46:45 来源:阳江日报

↑ 当年抗击土匪的庞洞圩北边围墙,墙上弹痕依然清晰可见。 ↑ 今日大八镇湖涌村

70年前,两阳剿匪的故事
阳江日报

 当年抗击土匪的庞洞圩北边围墙,墙上弹痕依然清晰可见。

    今日大八镇湖涌村

    东平正街正记楼原址新建了5层新楼 

        原三垌乡人民政府旧址   

文/刘再扬    图/刘再扬 陈建华

核心提示

《阳江县志》(2000年版)和阳春市档案馆提供的资料显示,阳江县和阳春县解放后,国民党潜伏下来的反共军官、特务和残兵败将,纠集了惯匪、流氓地痞、土豪劣绅、烂仔、恶霸等,拉起一支支队伍,政治土匪和经济土匪互相勾结,反复攻打我区、乡人民政府,抢我粮仓杀我干部,威吓群众,抢劫过往商客,妄图颠覆我新生的人民政权。其中,阳江县境内有武装土匪20余股,人数超过2000人;阳春县匪患更加严重,仅盘据在西山和八甲大山的土匪就号称一万人。国民党西江办事处主任中将叶肇自任“广州绥靖公署西江指挥所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对众多的土匪头子分封为“旅长”“团长”“营长”等等。

面对严重的匪患,在党的领导下,地方部队、民兵与野战部队一起,依靠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剿匪斗争。阳江县从1950年元旦开始,历经8个月艰苦努力,以解放南鹏岛为标志,剿灭了境内土匪。阳春县从1949年12月24日开始,先后开展了西山剿匪战、春南剿匪战、春北剿匪战,以1951年11月在阳春三区茶园乡击毙土匪营长李留为标志,用了近两年时间,剿灭了境内土匪,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七一”前夕,笔者走访了我市两位见证这段历史的老干部林智辉和范家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阳江、阳春一些剿匪故事进行了调查了解。

今年89岁的林老,时为阳江县《漠阳日报》记者;今年 95岁的范老,时任阳春县三甲区庞洞乡第一副乡长。“让我们的年轻一代,知道共和国建立初期还有这么一段严重的匪患历史,同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很有意义。”两位老人说。

↑ 林智辉,89岁,时为阳江县《漠阳日报》记者

◎ 黄少强飞擒大八匪首李光泽

林智辉系阳东北惯人,1949年9月,他还是阳江县中高二学生,就参加了党领导的地下活动。阳江解放后,他在县宣传系统、县公安局、县林业系统、县检察院等工作过,1992年在市监察局离休。

林智辉身体很好,接受采访时,对当年那一段剿匪故事,他的记忆十分清晰。

1949年10月24日阳江解放,11月,阳江县委机关报《漠阳日报》创刊。“12月,阳江县有关负责人许荣坤安排我到《漠阳日报》当记者,通过一段时间新闻知识学习和形势教育后,我便被派往各地采访报道有关剿匪的新闻。”林智辉说,那时缺乏车辆,采访只能靠步行。

1950年1月,林智辉从阳江城出发,步行一天到达第九区人民政府(大八圩)采访,受到了九区领导马洪、陈萼等人的热情接待。其时,九区区队刚好抓住了土匪头子李光泽。林智辉遂对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当时,李光泽大约50多岁,大八湖涌村人,是一名惯匪。阳江解放后,李光泽和他的兄弟李光南参加了国民党残余势力组织的“广州绥靖公署西江指挥所独立第三旅第二团”,被分封为团长和副团长,他们拉起一支队伍为非作歹。为了清剿这股土匪,九区人民政府一边组织武装力量追剿,一边深入基层宣传土匪危害,充分发动群众起来检举揭发土匪行踪。一天,李光泽单枪一人返回湖涌村家里,被群众秘密举报。九区区队立即派出熟悉地形和情况的黄少强率领几名精干队员秘密来到离大八圩约15公里远的湖涌村。

李光泽正在床上睡觉,剿匪队员迅速冲进他的房间准备抓捕,见势不妙的李光泽将手伸向床头试图拿出手枪拒捕。说时迟,那时快,只见20多岁的黄少强飞身一跃,跳上床用双手死死地将李光泽拿枪的手按住,其他队员一起扑上前将这名匪首逮捕归案。

近日,笔者一行来到湖涌村。在村头树下乘凉的村民告诉笔者,湖涌村虽然是山村,但是一条大村,有李、张、温、许、邝等姓,计划经济年代有4个生产队,人口有一千几百人。对于李光泽,村人都知道他是土匪头子。“听村里老人说,李光泽还做过海匪,部队来村里抓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听说举报他的就是我们村里人,谁叫他当土匪呢?”

“成功抓捕李光泽,清除了一大隐患,是当年剿匪斗争的一个胜利。率队抓获李光泽的黄少强因此立了功。在剿匪斗争胜利后,黄少强和众多剿匪功臣的照片还一起挂在阳江城中山公园的宣传墙上呢。”林智辉说。

◎ 夜宿东平亲历剿匪反击战

一天,林智辉携着记者证和报社的介绍信来到了阳江二区(大沟)政府,接待人员安排他吃完午饭后,又安排区政府的一名通信员带他步行到东平。

“差不多天黑时分,我们两人终于来到了东平警察分署所(后改称东平派出所),第一次见到了分署所巡官朱明,探长兼武装排排长谭菁等人。”林智辉说,当时的东平还没有建镇,警察分署所还兼顾一些政府职能,朱明和谭菁等人肩上的担子很重。

东平离县城远,中途还要过尖山渡和寿长渡,步行起码要一天时间才能到达。“那时南鹏岛等地的海匪十分猖獗,东平警察分署所因此选择了东平正街‘正记楼’作为办公楼。”林智辉说,正记楼有4间铺位,共3层楼房,基础及一楼为方砧(阳江话,方型花岗岩)结构,上面为优质青砖,各个楼层设有多个枪眼,形似碉楼,十分坚固,新中国成立前是东平地标性建筑物。

“当晚我就住在楼上,夜间,外面忽然枪声大作,墙体不时被子弹打得‘叭叭’作响。”林智辉回忆说。事后才知道,这是南鹏岛上的林贵仔、吴亦平率100多名海匪乘夜前来抢劫东平,海匪怕正记楼里的警员出来追击,便先下手为强,对正记楼发动了攻击。

“当时警察分署所有三十几名警员,大部分为原恩阳台独立大队指战员,经历过武装斗争锻炼,立场坚定,军事素养很高,在朱明和谭菁的指挥下,战斗意志十分顽强。”林智辉说,警察分署所的警员凭借坚固的正记楼挫败了匪徒的数次进攻。采取固守待援办法,紧锁楼门居高临下用机枪、冲锋枪、步枪向靠近碉楼的匪徒进行点射和投掷手榴弹,狠狠地打击了海匪的嚣张气焰。海匪是乌合之众,面对坚固的碉楼,一点办法都没有。又怕我增援部队赶到,这股海匪在街上商铺抢了一些东西后在天亮之前撤走了。

此后,南鹏岛海匪300多人多次前来攻打正记楼,均被我方击退。

↑ 范家璇,95岁,时任阳春县三甲区庞洞乡第一副乡长

◎ 庞洞粮仓保卫战以一当十抗击土匪

在阳春市三甲镇庞洞圩,笔者见到了今年95岁的范家璇老师,尽管年事已高,深居乡间的范老师身体还挺硬朗。家里书桌摆有不少书报,老人如今每天仍坚持读书看报。

1941年,范家璇从庞洞考进阳春县简易师范学校,1945年师范毕业后回到庞洞小学当教师,思想倾向进步。阳春解放后,范家璇被任命为阳春县庞洞乡第一副乡长兼庞洞乡支前指挥所所长。

“那时支前任务很重,我们乡干部都在没日没夜地动员发动征粮支援解放战争。1950年元旦过后,上级要求将征得的军粮运往徐闻,支援解放海南岛。”范家璇说,当时我们将征得的粮食放在庞洞乡粮仓,通过潭水走水路将粮食陆续运往阳江,还有500多担粮食因为临近春节未能运走。

“这个情况被山上的土匪探知,他们以为春节期间乡政府的守卫会松懈,于是几股土匪纠集在一起前来抢粮。”范家璇说,那天早上8时,乡政府工作人员和乡队队员一起在饭堂吃早餐,突然从庞洞圩北面弯泵坳上响起了“哒哒哒”的机关枪枪声,子弹打到了乡政府的墙上。

“有土匪!”范家璇和乡长李林立即放下饭碗,各自拔出身上的驳壳枪,指挥乡政府工作人员和乡队通知圩上群众关门闭户,同时关上圩围墙的四道闸门,34名乡队队员全部进入围墙射击孔位置,同时增强四个小碉楼上的反击兵力,乡政府的其他工作人员则拿起枪来保卫粮仓。通过望远镜观察,土匪大多集中在西北边,除了持枪的土匪外,还有很多土匪担着空竹箩。很明显,土匪就是来抢粮的。

鉴于土匪人数太多,乡政府电话线也被土匪剪断,李林乡长果断派出两名精干乡队队员从圩东门潜出,分别到三甲区和潭水区寻求支援。

土匪开始对庞洞圩发动了冲锋,随着子弹“扑扑”打在围墙上,端着枪的土匪叫喊着冲了过来。乡队的机枪、冲锋枪、步枪也密集响了起来,打得土匪连连后退。

“战至中午,土匪竟然在距庞洞圩北边数百米远的瑞丰寨开火做饭,气焰十分嚣张。”范家璇说,为了保卫粮仓,大家始终保持着高度戒备。

下午,土匪探知了范家璇的家就在瑞丰寨,马上派出7名土匪前去抓人,试图以此要挟范家璇。所幸范家璇在家的两个弟弟警惕性很高,一听到枪声,就带着嫂子和侄子躲避去了。

找不到人的土匪恼羞成怒,又对庞洞圩发起了冲锋。直至下午三时半,距庞洞圩10公里远的三甲区队赶到,从外围向土匪射击;约四时多,潭水区队也赶到了;我三支队伍随即对土匪进行反击,本就是乌合之众的土匪见情况不妙,慌忙向北逃跑,我方乘胜追击,打死了4名土匪,现场遗弃不少竹箩。

“事后得知,此次仅担竹箩的土匪就有300人。尽管土匪人多势众,但在我方英勇顽强的反击下,庞洞圩保住了,粮仓也保住了。”范家璇说,500担粮食随后也如期送到了徐闻。

范家璇后来继续从事心爱的教书育人工作,直到退休。


◎ 保卫三垌乡政府五战士英勇牺牲

对阳春党史有研究的阳春档案馆副馆长李国欢,带着笔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阳春市圭岗镇庙门村中墙窊自然村。

遥望周边的山岭,笔者所站的地方其实就是个小盆地,山上郁郁葱葱,田里稻浪翻滚,丰收在望,村庄新建的楼房一栋接一栋拔地而起。走到门前有晒谷场的“肖家祠道”。李国欢说,这就是1950年三垌乡人民政府办公的地方。青砖碧瓦的肖家祠道看起来既古朴又坚固,占地面积较大,有议事大厅,还有多间房间。

“那时,三垌乡人民政府乡队每天早上都会在晒谷场进行操练,提高军事素养,保护新生政权。”想不到这个规律被土匪窥伺。李国欢说, 1950年1月30日,“广州绥靖公署西江指挥所独立第一旅第五团”团长蓝香池率100多个匪徒,事先在晒谷场对面数百米远的山岗埋伏,同时架起了机枪,准备待乡队出操时就开机枪扫射。

幸亏前一天,附近有农民购进了大量石灰运到晒谷场上晾晒,乡队当天不能出操。土匪见计划落空,遂发动强攻。乡长李东泰马上指挥全体人员退入“肖家祠道”屋内,关闭大门坚守乡政府。土匪的火力很猛,子弹纷纷打在“肖家祠道”的大门和墙上。

由于乡队拼死抵抗,强攻未能奏效。土匪又是许愿又是劝降,得到的却是我方的严厉斥责。土匪采用了毒辣的一招:放火烧大门。正在危急关头,粤中军分区第十九团1个连及圭岗区队赶到,击退了土匪的进攻。但我方刘汉英等5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昔日的硝烟已经远去,当年的庞洞乡政府办公楼和粮仓已不复存在,庞洞和三垌的体制也几经变迁,庞洞圩北边剩下的围墙和“肖家祠道”门上墙上的弹痕,依然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剿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