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果二代”——访阳春市合水镇种果专业户刘棉
2019-12-02 11:09:20 来源:阳江日报

——访阳春市合水镇种果专业户刘棉

大山深处的“果二代”——访阳春市合水镇种果专业户刘棉
阳江日报

刘棉在采摘皇帝柑。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金秋季节对刘棉而言,有更特别的意义。刘棉是阳春市合水镇河山村柑子山自然村的种果专业户,他种植的皇帝柑正值收获季,一年辛劳的希望就在秋天。近日,记者来到了刘棉的“花果山”,分享了他的丰收喜悦。

量果器像一把折扇。

皇帝柑收获期长达三个月

刘棉的果园在一座叫双髻岭的山里面,记者坐着刘棉的“专车”,在弯曲陡峭的山路里走了半小时,才到达果园。

往山上看去,满山都是柑子树,树上挂满了柑子,或黄或绿。

量果器像一把折扇。

“这种柑子叫皇帝柑,不管绿色的还是黄色的,现在都成熟了。”刘棉说,很多人更喜欢吃绿色的皇帝柑,绿色的更加清甜、化渣。

刘棉戴上手套,右手拿着剪子,左手拿着一个像折扇一样的东西,打开有6个大小不一的塑料圈。“这是量果器,度量皇帝柑的大小用这东西。”刘棉说,皇帝柑一般用三种尺寸:直径6厘米、5.5厘米、5厘米。不同大小的皇帝柑价钱不一样,今年直径6厘米的皇帝柑每公斤8.4元,直径5.5厘米的每公斤6元,直径5厘米的每公斤4元。

刘棉的堂弟通过网上卖皇帝柑,在给客户发货。

“这满山的皇帝柑都已经收获过一轮了,直径6厘米以上的大果已经摘了。”刘棉说,现在来收购的,只能给他直径5.5厘米的皇帝柑。

“那些小的果子呢,不摘不是浪费了吗?”记者注意到,树上还有不少直径不到5厘米的小果。

“这些小的就让它长大了再摘。”刘棉说。

记者以为他在开玩笑。

刘棉进一步解释说,皇帝柑有个特点、也是它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收获期很长,每年的10月份,皇帝柑就成熟了,如果你不采摘,它可以一直长在树上,到第二年1月份都不会凋谢,并且还会不断长大,这期间随时都可以采摘,品质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今年雨水少,果子普遍偏小,所以产量总体偏少。如果下几场雨,这些果很快就长大一圈。”刘棉说。

皇帝柑不愁销路

俗话说“皇帝女不愁嫁”。刘棉的皇帝柑也不愁卖。

“我的皇帝柑基本都销往珠三角地区的大型商场。”刘棉说,他的皇帝柑基本每年都卖完,没有遇到滞销的情况。一是因为皇帝柑的收获期特别长,3个多月的收获期都可以长在树上,慢慢摘、慢慢卖;二是因为他的皇帝柑品质优良,不但卖相好,而且清甜、化渣,口感好。


“我使用的肥料基本都是有机肥。”刘棉说,每年收完果后,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施肥,一棵果树两麻袋有机肥:一麻袋茶麸或花生麸埋在地下;一麻袋鸡粪放在地上,让果树慢慢吸收。

在刘棉的果园里,还埋着纵横交错的肥水一体化的滴管。刘棉说,这些滴管是浇水和施肥用的。浇灌用的水都是从后面山上引来的山泉水。在山顶建有水池,水量多少可以调节。

施的是有机肥,浇的是山泉水,难怪这些皇帝柑品质优良。

刘棉的堂弟也种皇帝柑,今年,他在淘宝开了个网店卖皇帝柑,生意红火,卖到全国各地,每天都能卖出几百斤。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网上卖皇帝柑,不但拓宽了销路,还增加了收入,打好包装的皇帝柑每件2.5公斤,包邮到家48元。

成长起来的“果二代”

今年38岁的刘棉,20岁开始跟着父亲种果,目前已经种果18年了,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种果经验,果树什么时候需要施肥、什么时候需要剪枝甚至拔除,他一眼就能判断出来,完全可以避免任由“黄龙病”泛滥的情况发生。

刘棉的父亲刘世坤几兄弟,2002年承包了村集体的500亩山地种植马水桔,此时已经在中山打工了2年的刘棉,回来和父亲一起种果。

马水桔种得很成功,每年摘果的时候都要请100多个帮工,热闹非凡,请帮工都请到了春城街道一带。

2012年,果园里的马水桔树龄到了淘汰期,于是又承包了双髻岭的山地种植皇帝柑。新果园建好后,刘世坤把果园分给下一代,自己在老园养蜜蜂颐养天年,过起了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

刘棉分到了50亩果园,30亩种皇帝柑,20亩种沙糖桔,今年皇帝柑的产量超过10万斤,沙糖桔还没成熟,要临近春节才到收获期。

创业总要付出努力的。“50亩果园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总有忙不完的活:施肥、除草、防病、防虫……”刘棉说,他平时天天都钻进山里做“山大王”,一年之中,只到了收获期才稍微“清闲”一点。还没修好上山的水泥路之前,有一次,刘棉用摩托车载一个抽水机到果园,半路上,由于山高路陡,摩托车尾重头轻,连人带车滚到山脚,手腕都断了,现在手腕还有两枚钢钉。

刘棉勤劳肯学,每年都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今年还到仲恺农学院学习了一个星期。现在刘棉已经是当地的种果高手了,群众称他为“果二代”。

■ 文/邹军航  谢汝霞

■ 图/黄晓虹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