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婷
笔者近日在马南社区了解到,该社区为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主动转变治理思路,在社区幸福村开辟出一块近40平方米的“公共晾晒区”,这一变堵为疏的便民举措,受到周边居民集体点赞。阳光下随风飘扬的衣物,成了马南社区一道传递温情的风景线。
笔者时常发现大街小巷里存在乱晾晒、乱拉挂等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已成为基层治理的“堵点”问题之一。以马南社区为例,该社区幸福村是典型老旧小区,商品房缺少足够晾晒空间,于是居民纷纷各出奇招:有的随意在绿化树间拉条绳子晾晒,有的把小公园的公共健身器材充当“私人晾衣杆”,更有甚者把衣物晾挂在阳台墙体的电线上,这些行为既有碍观瞻又存在安全隐患。按过去,社区工作人员会经常做群众思想工作,反惹得居民大吐苦水,收效甚微。
如何加强社会治理,深化“放管服”改革需要,是基层一直不断探索实践的系统课题。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这为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共建共治共享”就在于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关注民众多方面利益诉求,换位更要让位思考,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近期,马南社区把主题教育焕发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找准切入点、着力点,上门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以期把“堵点”化解为“疏点”,解决居民晾晒“最后一公里”问题。幸福村某幢商品楼下有一处空地,早年栽种着树木后因枯萎清理了,社区便将此地硬底化。最近采纳居民建议,社区主动拨出一部分办公经费作为在该处建设“公共晾晒区”的费用,固定设置一排排晾衣杆,并设置“晾晒文明公约”温馨提示牌,引导居民文明晾晒,美观又便于管理,实现共治共享“双赢”局面。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针对乱张贴乱涂画状况,同样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在住宅小区显眼处设置“社区便民广告张贴栏”,把四散的小广告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在节省人力物力基础上,实现城市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基层治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强化基层服务体系,以钉钉子精神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