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实
银行卡里明明有余额,可就取不出、花不了……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村医专项补助被克扣一事,近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地纪委已介入调查。据称,这笔钱是2015年国家发给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每人2.5万元,可其中有2万元左右都冻结在卡里用不了,还要求村医们承诺不挂失。直到2018年,这些“卡里的数字”不翼而飞。(10月21日《人民日报》)
我国不少地方的村医都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其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诊疗服务,另一面来自政府向他们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经济条件多不宽裕,有些还得从事农业劳动来补贴家用。近年来,国家针对村民看病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村民付费越来越少,基本公共服务补助成为村医主要的收入来源。
必须看到,国家对于村医是关心的,国家在当地按每名村医2.5万元的标准,向他们预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同时,预付补助还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倒逼村医努力工作,高质量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便最终拥有这些补助。作为行政部门,理应认真落后国家的这项优惠政策,通过激励村医认真履职的方式,实现村医增收和村医获得更好服务。
村医是村民健康的守护者,也是实现“家门口看病”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容低估。更何况当前国家日益重视疾病的全过程干预,日益注重强化基层的医疗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也日益增多,疾病早期预防、慢性病干预、患者回访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都需要村医来完成。
由于待遇不高和条件艰苦,选择从事村医的人越来越少,原来的村医也出现了大量流失现象,村医无疑是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理应对他们倍加呵护才对。村医专项补助被克扣这类行为若不加以严厉惩处,最终结果是,不仅国家的好政策无法得到贯彻,医疗最底端的根基也可能被掏空。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