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团圆的节日。不少老年人一年到头,盼的就是春节这几天能和子女团圆,抱抱孙子孙女,热热闹闹地吃顿团圆饭。春节假期一结束,年轻人陆陆续续回到工作的城市上班,有些老年人又变成了留守老人。
即便是子女在家过春节的这几天,也不见得能让父母得到慰藉。有些年轻人春节返乡,甩给父母一叠钞票,以为这就是对父母尽孝,以为这就尽到了儿女责任。还有些年轻人在家不是低头玩手机,就是出门找同学、朋友玩耍,跟父母没讲多少句话,没看清楚父母多了几根白头发,就匆忙度过了春节假期,带着父母准备的满满行囊回到工作的城市继续打拼。其实,父母差的不是钱,而是陪伴。他们一年盼到头,就是希望子女春节回来,能够像小时候父母陪伴孩子一样来陪伴他们,聊聊家常,说说家事,一起做做家务,吃吃团圆饭。所以,年轻人回家过年,多陪陪老人才是主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是这个时代的写照。所以,父母们也不必拴住子女的腿,哪里有发展机会,就让子女去哪里施展拳脚。如今的老人,个个都想着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愿意拖子女的后腿。农村的老年人种种菜,养养鸡,日子也算过得淡定、踏实。城镇的老年人可以发挥余热继续干些适合的工作,培养点兴趣爱好,多参加公益活动等等,充实自己的生活,从而让孩子们放心。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子女尽孝,放在今天还真不是给父母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能拿出多少时间陪陪父母的问题。因为,老人年纪越大越害怕孤独,越需要陪伴。成年子女有事业、有家庭,时间仿佛总是不够用,而知晓这一切的父母又总是选择隐忍,不管多想念远在他乡的子女,总是违心地说着“我们没事的”“你要没时间这次就别回来吧”。久而久之,做子女的,就“天真”地信以为真,忽略了父母的亲情需求。
照顾与陪伴才是真正的孝顺。如果可能的话,子女要多花时间陪伴父母,尽可能地了解父母所需,让老人过得舒心。而社会在满足老年人的情感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比如成立社区托老所,根据老年人需要设置陪伴聊天、解决饭餐、上门服务等业务,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周雪燕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