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乡村学校 助力乡村振兴
2018-10-12 10:00:53 来源:阳江新闻网

为这些凸显“一校一品牌”的乡村学校点赞。

办好乡村学校 助力乡村振兴
阳江新闻网

周雪燕

近日,笔者到珠三角地区参观了一些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情况,看到了这些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的学生课外社团,感受到了这些乡村少年每天都能够徜徉在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很为这些凸显“一校一品牌”的乡村学校点赞。

现在,有不少地方集中精力、财力搞好城市学校,使得城市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而乡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乃至最终只剩下几个孩子,造成严重的教育不均衡,影响了乡村学校的良性发展。很多乡村学校出现办学条件能保基本但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主科质量基本有保障但艺术审美等素质教育水平偏低等现象。办学质量成为制约乡村学校发展的重要阻碍,并引发系列连锁反应:有条件的家长选择用脚投票,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入城镇学校;生源数量日渐减少,教师缺少干劲,学校留不住优秀人才,由此陷入生源减少、教师缺乏干劲、办学质量降低、生源继续减少的恶性循环局面。

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但要重视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致富,还要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即要重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使农村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提高乡村文明,就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先建设好乡村学校,把乡村学校作为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的主阵地。

办好乡村学校,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学校是美丽乡村之魂,是连接现代文明与乡土文化的桥梁,是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和乡土文明的重要阵地。因此,各地政府在谋划乡村振兴战略之时,也要把乡村学校振兴考虑进去;既要加大师资、经费和教学资源等的投入保障力度,也要鼓励乡村学校充分利用好乡土教育资源,理顺办学管理机制;既要发挥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也要鼓励他们为建设乡村学校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一代人而贡献力量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也要统筹考虑本地城乡学校资源,利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培训乡村教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经费开办乡村少年宫,邀请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等专业人士到乡村少年宫上课,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