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频现“闪辞”未必是坏事
2018-09-18 10:54:08 来源:阳江日报

随着校园招聘的相继落幕,大量95后开始走上工作岗位,迎来人生又一起点。从校园到职场,95后也面临着职业生涯的诸多选择与考验。根据今年8月LinkedIn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95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为7个月,远远低于80后、90后群体,成“闪辞”主力军。(9月17日《新京报》)虽说员工“辞职”“跳槽”是职场“双向选择”的常态,但95后首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仅为7个月的“闪辞”,还是引发了人们的惊奇与关注。在笔者看来,95后频现“闪辞”未必就是“浮躁”“任性”“不敬业”的表现,而...

95后频现“闪辞”未必是坏事
阳江日报

随着校园招聘的相继落幕,大量95后开始走上工作岗位,迎来人生又一起点。从校园到职场,95后也面临着职业生涯的诸多选择与考验。根据今年8月LinkedIn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95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为7个月,远远低于80后、90后群体,成“闪辞”主力军。(9月17日《新京报》)

虽说员工“辞职”“跳槽”是职场“双向选择”的常态,但95后首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仅为7个月的“闪辞”,还是引发了人们的惊奇与关注。在笔者看来,95后频现“闪辞”未必就是“浮躁”“任性”“不敬业”的表现,而是折射出职场业态和人们就业观念的某些积极性变化。

也许,透过一组比较数据或更能看清其中蕴含的发展趋势:70后平均换工作时间超过4年,80后则为3年半,90后骤减至1年半,到了95后,平均7个月就“闪辞”。年龄段间隔时间变短和新员工辞职频率加快,其实印证了当下社会发展的加速度和国民生活的快节奏。

分析95后频现“闪辞”的缘由,不外乎如下多个方面:不满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工作;不堪看不到头的通宵加班;对首份工作不感兴趣;工资待遇低于预期;看不到发展晋升前景等。尽管“薪酬”的因素仍不可或缺,但“闪辞”的关注点却是更多聚焦于对自身感受的在意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这表明人们对“就业”涵义的解读,已远远超出“混口饭吃”或“养家糊口”的简单层面,契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来意义。促成这一变化的驱动力,既有当下灵活就业、用工,跨行业竞争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影响,更有劳动者自我意识觉醒的主观因素。

面对95后频现“闪辞”的就业形势变化,社会舆论理当理性看待和顺势引导。尤其是用人单位更需以理解包容的心态直面现实、更新观念,以满足新雇主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的多维度的诉求。要尊重员工在新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以新兴的“伙伴关系”取代过往的上下级关系,以扁平结构取代科层组织,以更多地对员工赋权引领其价值导向,积极为员工维护自身权益、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95后频现“闪辞”,也反证出企业产业结构的诸多制约瓶颈与发展短板,倒逼企业加快更新换代、挖潜改造的步伐。比如,某些产业面临严重的滞后现状,导致用工逻辑多停留在低端、重复的工作上,没有办法让员工获得成长。必须看到,网络信息时代,年轻人掌握某个行业核心技术的时间已大大缩短,过去需要三五年才能熟知的东西,现在可能半年就能学会了。企业要以与时俱进的产业结构和现代化管理,激发新员工的归属感与成就感。

当然,理解和尊重并不等于无原则的鼓励和放纵。95后“闪辞”,如果是缘于心态浮躁、眼高手低,亦或是盲目的跟风逐流、人云亦云,却未必有益。毕竟频频跳槽对用人单位和就业者都或多或少地会有负面影响。“忙”着辞职可以有,“茫”着闪辞却不可取。实现自我价值总要找一个踏踏实实、值得依托的“对的”发展平台。

郑桂灵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