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多年前建立的大八古城,是高凉文化的发祥地

高凉古城探源

□ 陈计会

2023-12-17 09:34:25 来源:阳江日报

2100多年前建立的大八古城,是高凉文化的发祥地

2100多年前建立的大八古城,是高凉文化的发祥地

高凉古城探源

□ 陈计会

阳江日报

航拍大八古城村   李向东/摄

在阳江人的观念里,大八镇是很偏僻的山区,那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

有不少人知道大八有条古城村,却不知道因何叫古城村,即使古城村里的人,也没多少人说得清楚,只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应该有一座城。

就是这样僻远的地方,在远古的西汉(公元前111年),这里就建立了高凉县,是当时粤西的主要城池。这里可称得上是高凉文化的发祥地。

深秋的一天,笔者专门去古城村探源走访——

◎ 古城寻踪

大八古城村在大八镇府的西面,离镇府不到两公里,车子由镇上过去要经过落差有几十米的大八河谷地,过桥后爬坡上来就进入古城村的地界。这里错落分布着几条自然村,最早都是由古城村迁过去的。其中有新城村、东门山(头)村、南河村、屋背坪(城东村)、蒲河村、林村、敖屋寨等村落。让人吃惊的是,村的西面是一望平畴,在大八镇的山区,极少有这样开阔平坦的田野。在村东面,古老的大八河波光粼粼,如玉带环腰,绕村南流。

在古城村,也没多少户人居住了,大多数人已迁往其他几条自然村去了。古城村后面是一个小山坡,那里竹木杂生,遍布瓦砾,不远处仍残留夯土城墙遗迹。古城村的北面是蒲河村和林村,在蒲河村后面有一个山坡叫站岗山,是全村的制高点,登上山,周边情况可一览无余。据说当年我们的游击队就是派人在山上站岗放哨,大八圩方向一有风吹草动,便马上通知部队转移。古城西面是新城村和敖屋寨。新城村是上世纪70年代从古城村迁来的。村子的东面是东门头村,是高凉古城的东门,在南门外又是一望田野,一直延伸到大八河畔,旁边的南河村也因此得名。

南河村的水井

◎ 古城村

在东门山村,笔者走访了七十多岁的李伯,据他说,元末方、黎、李等姓人在东门山上建村,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迁部分人到南河村。他还称自己当年在南河村挖井,当挖到八九米深时遇到一棵大树横在井里,无法挖断,也无法将树挖出,现树还在井里。并称当时还挖出一些树叶,可见树大约是遇到自然灾害而被掩埋的,如果挖出来,对研究古城历史应有帮助。

在城东村,笔者遇到九十岁的周伯,他说古城村人姓周,是清朝从塘围周屋迁来,后来分居林村、南岗村、珠环村、新城村等。古城姓周有三四百人,新城姓周约七百人。古城残留有夯土城墙遗迹,靠近敖屋寨。他说南门村古代有福地留题:头顶七星岗,脚踏三丫塘,有谁葬得着,代代出侯王。

周伯还说了一个有趣的传说。他说以前有一个妇女早起去淋菜,在村口树杈上见到一只金鸡啼鸣,连续两天都如此,第三天,当那金鸡冲着她再啼时,她觉得晦气,将金鸡赶走了。这与此前笔者在白沙旧州城采访一老者说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讲到金鸡,都是将金鸡赶走,旧州城的传说是将金鸡赶到阳江城去了。金鸡石是宋朝才有记载的,在现在的阳江城北门外,这反映了阳江古城的历史变迁。阳江建城最早是在大八古城,再到白沙的旧州城,然后才到现在的阳江城。

◎ 何以立城

为何汉代要在此处建立高凉县城?

秦朝以后实行郡县制,郡、县所在地即是朝廷派出的命官驻扎的政治、军事统治据点,往往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的是地区交通枢纽和手工业中心,有的还是外贸港口。经过实地走访,笔者觉得在这里建城有几个原因:

一是当时漠阳江三角洲(实际是四边形)还未完全发育成型,自红丰以下大多是呈岛屿状和草洲状凸出水面,滩涂遍布,这样的环境不宜建立城池。红丰往上也只有大八河畔有可建城的地方。大八河畔也只有此处较平坦和开阔,并且不低洼。

二是古城建在河边高地,城后面有一望平坦的水田可耕种,即使上万人居住在此都不愁供给。

三是古城前临大八河,交通极其便利。据了解,大八河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可通航到大八镇,后来上游修建了水库才停航。古代河道宽阔,航行是不成问题的。

四是城边有制高点,可以当瞭望哨,以防偷袭。

笔者考察了整个大八镇现在村庄的居住历史,有记载最早建村的是宋朝。 远在汉朝的高凉古城,想从现在的大八镇寻找原型,确非易事。

◎ 高凉建县

高凉建县时间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南越王赵佗死后,其孙继位,传至四代赵兴时,与丞相吕嘉发生内讧。吕嘉发动兵变,杀了赵兴和王太后,对抗汉朝。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分兵四路伐越。六年冬生擒吕嘉,南越国至此亡。

汉武帝平南越后,在岭南设立南海、合浦、苍梧等七郡(后又增设两郡,合九郡)。 合浦郡辖徐闻、高凉、合浦、临允、朱卢五县。《汉书·卷28下·地理志8》载:“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桓合。属交州。户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县五:徐闻,高凉,合浦。有关。莽曰桓亭。临允,牢水北入高要入郁,过郡三,行五百三十里。莽曰大允。朱卢,都尉治”

高凉县治在现大八镇古城村。其治理的范围较大,大致东为南海郡的南海,东北为合浦郡临允县,西为合浦郡合浦县,北为苍梧郡的端溪县,西南为合浦郡徐闻县(一度为合浦郡治),南为南海。也即现在的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的吴川,以及江门市的恩平一部分。

◎ 西汉合浦郡高凉县

大八古城的高凉县几经变迁。《晋书·地理志》记载:“高凉郡吴置。统县三,户二千。安宁、高凉、思平”东汉延康元年(220),也即建安二十五年,吴国析合浦近置高凉郡,这是首次置高凉郡,高凉县(县治大八古城)是其属下的县。高凉县范围收缩,大致为现阳东区北部、阳春市南部。至于高凉县何时纳入安宁县(阳江县前身)管辖,有两种意见。一、《宋书》卷38 州郡志四·广州刺史·高凉太守:“二汉有高凉县,属合浦,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据《校勘记》,当为二十五年之误),吴分立,治思平县,不知何时徙。吴又立高熙郡,太康中省并高凉,宋世又经立,寻省。”这是说宋省。也即永初元年(420)后高凉县并入安宁县。二、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张修桂认为,《永初郡国》高凉郡所领诸县中,已无高凉县,则高凉县当废于东晋末期,今作东晋义熙十年(413)省入安宁。我们姑且将高凉县作420年纳入安宁县,那么在大八古城村的高凉县城存在531年,经历了两汉、三国、两晋等几个朝代。

在漫长的500多年里,高凉县发生过什么事情,这实在让人们产生无限猜想。

古城村的老房子    项劲/摄

◎ 羁縻治理

秦统一六国之前,各个民族是各自为政的,这种分散的状态极易受到外部势力的威胁,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平衡统治者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实现“大一统”治理目标,对少数民族实施笼络人心的羁縻政策。

“羁”就是以军事和政治的压力施以管制,“縻”则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施以拉拢和吸引。汉承秦制。《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记载南越初置郡,“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所谓“故俗”,就是以前百越民族的习俗,就是说不改变这些习俗,并且不向他们征税。这是羁縻的具体体现。

当时高凉县的少数民族大致是俚僚杂处。《南州异物志》载,俚人“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山险,不用王。”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里说:“峒僚者,岭表溪洞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寝广,自邕州以东,广州以西,皆推其雄长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其余不可羁縻者,则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亦无年甲姓名,以射生物凡活虫豸能蠕动者,皆取食之,谓之山僚。”由此可知,当时高凉县正处于俚僚民族的生活区内。俚僚民族处于半农半猎阶段,农耕为主。汉武帝对岭南是实行汉越分治,让越人自治,敕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族内事务。

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被称为“酋长”“洞主”“酋帅”“渠帅”等,他们通过与官府合作或出任郡县长官而成为豪强,还有一些是通过土地兼并成为地主豪门,这些地方望族实际控制地方治权。也即是说汉族统治者的权力只集中在郡县的治所,其它广阔的天地为酋长所控制。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统兵两万进取南海,在苍梧郡高要西江之羚羊峡口,受到地方豪强苍梧人衡毅和钱博的袭击。衡、博军大败,投水死者千余人。衡毅战死。钱博失败后带领徒属逃到高凉县继续反抗。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也即十年之后,吴国派吕岱继步骘为交州刺史,钱博才被迫投降。钱博投降后还被任命为高凉西部都尉,作为地方豪强,摇身一变为政府命官。可见当时中央对地方治理还是要紧紧依靠地方势力。

在高凉地区,钱氏和冼氏都是非常有地位的俚人渠帅。其中冼氏“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万余家”(《隋书·列女传》卷八O谯国夫人)。后世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聘冼夫人(冼英)为妻。这是汉族官员与地方俚族首领通婚的范例,也是加强地方统治、俚汉融合的最好方式。

俚僚女杰:

高凉时期冼氏

冼氏一直是高凉地区俚僚望族,前后涌现出两个冼夫人。现在这里谈的是前冼夫人,西汉高凉县时期与南越王同时代的冼夫人。

唐代刘恂《岭南录异》载:洗氏,高州保宁人也,身长七尺,多智谋,有三人之力。两乳长二尺余,或冒热远行,两乳搭在肩上。秦末五岭丧乱,洗氏点集军丁,固护乡里,蛮夷酋长不敢侵轶。及赵陀称王,遍霸岭表,洗氏乃赍军装物用二百担入觐。赵陀大慰悦。与之言时政及论兵法,智辩纵横,陀竟不能折。杖委其治高梁(凉),恩威振物,邻郡赖之。今南道多洗姓,多其枝流也。(据《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

此洗(后作冼)氏应是几百年之后“谯国夫人”冼英的祖辈。刘恂是唐朝人,以唐朝的地名记事。唐高州保宁县属汉高凉县地。

据《唐书》卷43上 地理7载:“高州,高凉郡。武德六年分广州之电白、连江置。本治高凉,贞观二十三年徙治良德,大历十一年徙治电白。县三:电白。良德,本隶泷州,武德中来属。保宁,本连江,开元五年曰保安,至德二载更名。”

由于冼氏精通兵法,令赵佗折服,所以委任她治理高凉。她恩威振物,各个部族都受她约束管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提供。

   


   

                           

   

   

   

   

   


   

◎ 农渔并重

秦汉时期,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入岭南,特别是铁器、牲口和农耕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岭南社会的发展。高凉地区虽然处于粤西,发展较广州地区缓慢一些,但也逐步从半农半猎向农业过渡。据《史记》载,汉代岭南是“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何谓“火耕水耨”?《史记·平淮书》《集解》引述东汉人应劭所言,“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

据《太平御览》卷之785《南州异物志》载,到吴末,合浦、高凉等地的俚人皆酷爱耕田的水牛和牛犊,不惜“以子易之”。牛耕的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东汉杨孚在《异物志》中说“夏冬又熟”,一年两造当时已在岭南盛行。漠阳江上游的山间谷地应是最早实行农业耕作的地方;在下游江海边其时也开垦不少稻田,这些稻田根据潮水而耕种。据《交州外域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又《史记·南越传》载司马贞《索隐》引《广州记》称:“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人。”这是利用潮水涨退的规律进行耕种。疑雒田、骆田,即阳江人所说的“濑田”“潮田”。笔者家乡在那龙河下游,少时还耕种不少濑田,种“长毛赤”,收割时只割禾穗部分。

俚僚民族除了农业耕种,同时也从事渔业捕捞。《北史·僚传》称,僚人“能卧水底持刀捕鱼”。高凉依山傍水,远古时期这里的人已学会用网捕鱼。据海陵岛闸坡红坎头遗址出土的石器、陶片、陶网坠表明,当地人新石器时代已用网捕鱼。据《南齐书》卷18“祥瑞传”载:“(永明)三年(485),越州南高凉俚人海中网鱼,网获铜兽一头,铭曰:作宝鼎,齐臣万年,子孙承宝。”这证明当时俚人在南海捕捞已很普遍。

△ 新莽货泉

△ 东汉五铢钱

◎ 造船煮海

高凉地区的航运业和造船业相当发达。高凉处于番禺、徐闻、合浦之间,是珠江口西岸航线的重要补给港和转运港。当时航海白天靠岸上参照物,晚上靠星宿导航,船体较小,只有沿着海岸航行,同时也需要在港口及时补给。高凉县通过大八河与漠阳江联结,沿漠阳江溯江而上,可到达合浦郡的临允县(在今新兴县一带),从现在的春湾开始陆行,到新兴河头下船,与珠江水系联接。沿漠阳江而下出海口,东可达番禺,西可达徐闻、合浦,这三个地方都是当时重要港口,番禺还是对外贸易的大都会。

航运的发达,也促进了高凉地区的贸易。大八和塘坪是高凉县的中心地带,1979年在塘坪镇钓月村出土东汉的五铢钱(含新莽货泉)一万多枚,由此可见当时阳江是南粤的经贸中心。

《梁书·王僧儒传》载:“天监初……南海太守,郡常有高凉生口,及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货易。”

这表明,到南朝时,阳江已是东南亚的贸易港口。1976年在化州县石宁村(汉属高凉县地)发现东汉至三国初期的六艘独木舟,船体内有斧凿痕迹,说明当时造船业已普遍使用铁器。由铜至铁,造船技术也得到提高。

由于海岸线漫长,高凉地区很早就是南粤的海盐产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苍梧郡高要县设立盐官。当时国家在东南沿海共设盐官三处,两处在岭南,岭南的另一处是南海郡番禺县。番禺盐官可管理珠江口附近盐场的盐务,而高要不产盐,为何要在此设立盐官?高要的地理位置重要,是南粤北上的重要通道。但关键还是因为高凉地区产盐,由此转运。高凉的盐通过漠阳江北上到阳春春湾,经过新兴江(古称牢水)运到此再分销。高要正好在新兴江口。如果高凉盐转运至番禺要走好长的海路,风险大。至唐代,岭南沿海设立了不少盐场。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野煎盐,广人煮海其口无限,商人纳榷,计价极微数,内有恩州场、石桥场”。宋之前都是煮海水为盐,宋朝才开始晒盐。

△ 古城村西面一望平畴。   项劲/摄

◎ 铸铜制陶

高凉地区的铸铜业和制陶业得到发展。俚僚民族极为看重铜鼓,认为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晋、宋时期裴渊的《广州记》载:“俚僚铸铜为鼓,唯以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方以为奇……风俗好杀,多构仇怨,欲相攻击,鸣此鼓集众,到者如云。有是鼓者,极为雄豪。”(《太平御览》卷785)

高凉多地出铜,并且都在现阳江市范围。《旧唐书·地理志》载,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太平御览》称:“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铸铜”,唐铜陵县在今阳春石望。当地还有南汉时期(917—971)铁屎迳铸钱遗址。1976年在阳春岗美镇岗北村发现一块青铜锭和一件扇形青铜钺。铜锭的年代为战国或汉代,为寻找古代冶铜遗址提供了实物依据。阳春马水镇石菉铜矿的蟹地岭采铜冶炼遗址,面积约1.5平方公里,出土有铜矿石、炼渣、陶风管残片和水波纹陶片,同时还出土过面径118厘米的南朝铜鼓。石菉铜矿是一个以次生氧化铜矿为主,原生铜矿为次的大型铜矿床,矿区由原生矿和次生矿组成,次生矿以孔雀石为主,原生铜矿以黄铜矿为主。而孔雀石是一种氧化铜矿石,它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炼出铜来,便利于古人炼铜。这证明石菉是古代广东重要产铜地区之一。

2009年4月,大八镇周亨村出土一面直径 142 厘米,鼓身高 82 厘米,面径在广东省名列第一,在全国名列第三的北流型铜鼓,年代定为东汉中晚期,正是高凉县时期。可见当时高凉地区俚僚民族的大户豪强在此聚居,也证明当时铸造业非常发达。

汉代高凉地区制陶业发达,据考古发现,目前阳东大八镇、阳春岗美镇一带有20多座陶瓷窑。如果整个阳江和整个高凉地区就更多了。高州新垌镇湖鸭塘村、高州分界镇龙仔陂村(均属高凉地区)发现两座汉代窑址,出土有水波纹陶罐、陶片。阳春石菉铜矿和阳西上洋双鱼城均出土有汉代水波纹陶片。证明汉代整个高凉地区生产水波纹陶罐很普遍。

另外,1988年在阳春春湾镇前进村古旧塘寨发现汉代村落遗址,出土大量印纹硬陶遗存。

◎纺织扬名

△ 葛 衣

高凉地区的纺织业当时颇有名气。岭南山野有很多植物纤维可织为布,其中有葛布、麻布、蕉布、竹布、棉布(贝吉)。东晋裴渊《广州记》云:“蛮夷不蚕,采木棉为絮,皮贠当竹,剥古缘藤,绩以为布(《太平御览》卷820《布帛部·布》)。”《魏书·僚传》曰:“能为细布,色至鲜净。”由此可见当时岭南纺织水平较高。

高凉木棉、葛、蕉、竹、麻都有出产,织布不成问题。汉末三国初,占据交州的士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琉璃)、翡翠、瑇(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耶、龙眼之属,无岁不至”(《三国志·吴志·土燮传》)。士燮献给孙权的贡品葛布中当有高凉的葛布。至唐朝,春州的葛布还是贡品。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五《葛布》中称:“粤之葛,以增城女葛为上……雷人善织葛,其葛产于高凉、硇州,而织于雷……出阳春者,曰春葛……城中之人买而织之,分上中下三等为布。阳春亦然,其细葛不减增城,亦以纺缉精而葛真云。”岭南以增城葛最优,而春葛不亚增城。高凉地区山多水多,荆刺丛生,气候炎热,而葛布透气性好,不沾身,也不像棉布湿水不易干,同时葛藤纤维极其坚韧,不怕荆刺划破衣服和防虫蛇叮咬,因之大受欢迎,成为整个岭南衣服重要的用料。葛布质地细薄,穿在身上轻薄凉爽。葛布为两种,粗布葛衣称为“绤”,细布葛衣称为“絺”。韩非子《五蠹》中有写“夏日葛衣”,葛衣因其轻薄凉快成为古人夏季常穿的衣服。

△ 古代阳江主要窑址分布示意图(见《中国国家地理:阳江》)

除葛布出名外,还有蕉布和竹布。东汉杨孚《异物志》载:“芭蕉茎如芋,取镬煮之如丝,可纺为絺(细葛布)绤(粗葛布)。”自东汉始,岭南诸州郡蕉布长盛不衰。据《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载,唐宋时期岭南的广州、端州、春州等地都向朝廷进贡蕉布。民国《阳江志》载《食货志四·物产》载:“甘蕉。一名芭蕉。言甘蕉者以其实,言芭蕉者以其叶。巴者,焦也。其叶巴而不陨,焦而长悬,故合言之曰芭蕉也。将结子时,先出短红叶为信,夜中爆蕾,声甚响,然恒不使人见蕾出为花。花谢乃成子,终年花实相代谢,虽历岁寒不凋。剥其茎,干之为丝,可成布。其絺綌与荃葛同,而柔韧逊之,名布蕉。布蕉多种山中,其土瘠石多而丝坚韧,土肥则多实而丝脆。谚曰:‘衣蕉宜瘠,食蕉宜肥。肥宜蕉子,瘠宜蕉丝。’”由此看来,想用蕉织布的,少施肥就得了。至于竹布,《南方草木状》有云:“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磓浸、纺绩为布,谓之竹疏布。”箪竹在阳江很普遍。民国《阳江志》《食货志四·物产》载:“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寸,节间有灰如粉白,亦曰粉竹。其篾柔韧,竹器多资之。”原来箪竹是取嫩者磓浸,纺织成布的。

麻、棉等植物也是高凉地区的重要纺织材料。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吉布》称:“吉贝木,如低小桑枝,萼类芙蓉花之心,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宛如柳绵。有黑子数十,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筋碾去其子,即以手握茸就纺,不烦辑绩,以之为布,最为坚善。”据民国《阳江志》《食货志四·物产》载:“麻,苎麻即白麻,土人间有种者,然不及外购者之柔滑。络麻,即黄麻,西境较多;棉,一种火棉,即吉贝棉。一岁收即罢,结实略小,而花极暖。土人种数弓地,资以御寒。每斤可敌广花斤半、洋花二斤。妇女纺织成布,名棉头布,一衣可用二三十年。其穗亦可食。又一种大树棉,高数尺,历年枝叶繁盛,结实较大,花亦松白而韧,然暖不及火棉。”由此可见,高凉地区的棉不同于北方的棉花,它是草木棉花。

岁月沧桑,海陆变迁。2100多年前建立的大八古城,虽然湮没无闻,但留在史册中零散的碎片拼接起来,作为高凉文化的发祥地是可以认定的,在加强文化自信心的今天,颇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 化州石宁村出土的东汉独木舟

石菉炼铜遗址

石菉炼铜遗址在阳春马水镇的石菉蟹池、猫鼻、崩坎、横儒岭诸山一带,面积达1.5平方公里。铜渣堆积层厚0.2米至12米,暴露在地面的铜渣遍地皆是,随手可拾。与铜渣共存的有当年遗弃残缺的炉门风嘴和汉、唐时期的陶罐碎片。汉代的陶器为黑色硬陶,平底,肩、腹部刻划水波纹、篦划纹、篦点纹。陶制炉门铜水流管呈圆柱形(下图)。

1979年4月,曾在遗址的蟹地岭出土一北流型南朝铜鼓,径高1.18米,身高0.7米,鼓面饰有太阳纹、弦纹和六只直立青蛙,通体饰云纹,制作精良。同时还在旁边出土一件完整汉代陶罐。在蟹地岭还发现两个过去探铜的洞,一个深38米,一个深28米。从出土的陶罐和具有东汉特色的刻划水波纹、篦划纹陶器及铜鼓分析,石菉炼铜遗址从东汉至南朝已开始在此采矿冶炼,下限到宋,连续不断地开采冶炼。

——据《广东名胜古迹辞典》

大八周亨铜鼓

2009年4月13日,在阳东大八镇周亨村河床,暴雨冲刷出一面铜鼓(下图)。

据专家介绍,“周亨铜鼓” 鼓面径宽142厘米,鼓身高82厘米。在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铜鼓中,“周亨铜鼓”的鼓面径宽名列全国第三位、广东第一位,而鼓身高度则名列全国第一。依照铜鼓的造型、纹饰、鼓耳和立蛙等特征,可判断其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为东汉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