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苍生在上

□ 熊育群

2021-03-14 09:49:14 来源:阳江日报

□ 熊育群

钟南山:苍生在上

□ 熊育群

阳江日报

   

1992年7月2002年9月,钟南山任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校长

   

谢小姐来电:作为一位医生,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崇高过。社会更加理解了我们,经过医护人员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非典”一定会尽早结束。

广东省人民医院传染科护士罗奇玲来电:我在一线工作了三个多月,我想借此机会对家人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无法撑到现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体二线护士来电:我们全体在二线的护士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祝愿中山一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路走好,工作之外注意身体,健康才是本钱。我们在二线的工作人员一定干好本职工作,全力支持你们!

广州市胸科医院一线的彭医生:我的岳母和姐姐都是护士,每当我巡视病房,看到护士们不分日夜照顾病人,真的觉得她们非常辛苦。在此想祝所有的护士节日快乐!希望她们能够保重自己的身体。“非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恐慌心理。我们有信心战胜“非典”。

广州市人民医院退休的赵护士长:看到护士们在为抗击“非典”而努力,我想起了自己工作时的种种往事。如果需要的话,很希望能够再出来为抗击“非典”出一份力。

广州部队医院的颜护士:我是一位接受隔离的护士。我愿意为抗击“非典”奉献一切!为了更好地抗击“非典”这个病魔,希望护士姐妹们都能快乐地过好这个节日。

广东梅州的饶小姐:向战斗在第一线的护士姐妹们问好,山区护士时刻关注着你们,你们的工作深深感动了我们,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上“抗非”前线来支援你们!

一名军医:我是一名从广州军区抽调到北京支援抗击“非典”的军医,在危难时刻,总少不了我们军人。我们将努力工作,决不辜负广东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

5.1万人的留言,如春霖遍洒大地。每一个人在这里学会了承担,获得了勇气,让生命的尊严和神圣得到了升华。

一百多年前,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勇敢地投入战地伤员的救护工作。夜深人静时,她手持油灯巡房,士兵竟躺在床上亲吻她的投影。她曾说:“在可怕的疾病与死亡之中,我看到人性神圣英勇的升华。”在灾难面前,民族的情感在净化、升华!民族的精神被唤醒,民族的力量在凝聚!

这一夜,无声的旋律在大地回荡,山川河流因此而更加美丽。当我们一步步走过一场灾难时,我们看待周围的一切有了新的目光。

钟南山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坚持“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不管是院士还是院长,我首先是个医生。”一个医生离开了病人,就像农民离开了土地,渔民离开了江河。

2008年5月6日是世界哮喘病日。离“非典”过去已有5年,当年的一切都走进了人们的记忆。

车水马龙的都市总是一日复一日,像一架巨大的机器,永无休止地运转,不知它的能量与活力来自哪里。

这一天,钟南山有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的讲座。像往常一样,沉静、稳健,具有学者气质的钟院士出现在公众面前,仍然是一副自信又平易的样子,他的目光那样深邃,饱含了无数的情愫;脸庞轮廓硬朗,显出一种特有的坚毅。他“非典”时期白了的头发奇迹般地又变黑了。

全世界因为空气污染等原因,人类哮喘病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中国哮喘病人也在上升。中国哮喘联盟这一天在全国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作为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坚持尽自己的义务,向社会公开举办哮喘病知识讲座。

这是一间不大的礼堂,位于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技楼八楼,这也是钟南山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所在地,位于广州市沿江西路。这里紧挨珠江,历史悠久的爱群大厦隔街相望。周围遍布骑楼,这些老建筑写满了老广州的回忆。东面钢铁的海珠桥,西边欧洲风情的沙面,把现实生活与近代历史现场融成一体。

早晨8点不到,可容纳几百人的礼堂已经座无虚席,前来听钟南山关于哮喘病防治讲座的人,大都是患者,这里老人和小孩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聚集的人群。

钟南山准时到达会场。他走上讲坛,像他做过的无数场报告一样,面对投影仪投射在墙上的图像、图表、数据、文字,他侃侃而谈,手中晃动着电子教棒,红色光点打在画面上,把图像上肺气肿形成时的样子、哮喘病发作与正常时气管被闭锁的形状点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他说光治哮喘不行,是治标不治本,要同时治疗炎症。这种炎症不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是非特异性炎症,只能通过吸入皮质激素才能有效控制。哮喘病通过规范的治疗,是可以临床治愈的。

听讲座的人越来越多,所有机动的折椅派发后仍然不够,后面站了一排。

一个男孩跟他妈妈说话,引得许多人回头观望,希望母亲能够制止。母亲不理他的举动适得其反,小孩哭起来了,大声问妈妈为什么不要他了。做妈妈的实在不愿离开,孩子又不听话,怎么办?钟南山并没受到丝毫影响,他一直认真而有条理地讲解着。他说哮喘病预防治疗优于发病治疗,一定要早治才行。

小孩慢慢安静了。听众全神贯注。

谁也没有注意到,钟南山比以前突然瘦了十斤,他是刚从医院出来的。他的甲状腺炎刚刚痊愈。

这一病让他对身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工作不分昼夜,当时,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有点透支了,但仗着自己“底子好”,并没有太在意。

有一次,他从北京出差回来,半夜2点多才休息,本来已经很累。但第二天几个学生来约他打羽毛球,他连着打了两场。凌晨,他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到心脏不舒服,胸闷,有点呼吸困难。家人连忙把他送进了医院。

他的心脏发生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幸亏发现得早,送医很及时,他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很快就康复了。后来又出现了心房纤颤。为了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生活和工作,他宁愿冒极大的风险做了心脏除颤手术。推进手术室那一刻,颇有一些生离死别的味道,他更加体会了身体是何等重要!

心脏手术让他告别了篮球场,不敢轻易做对抗性运动了。但锻炼身体他一直坚持下来了。下午下班后,他快走或跑步20到25分钟,然后做一做双杠、仰卧起坐、单杠,一套流程下来大约一小时,每周做三到四次。

一面对公众,钟南山仍然精神饱满,讲起话来字正腔圆。

一个小时后,讲座结束,他被电视媒体记者和患者围住。他脸色蜡黄,深藏的疲惫在脸上无法掩饰。但他没有半点敷衍,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非常认真地为听众答疑解惑。

不知不觉早已超过了原定的时间,接下来他还有另外的安排。工作人员在一旁着急,欲拉钟南山下去。

一个女孩眼看钟南山要走,她又挤不到前面来,就远远地大声问:“若是气道狭窄了,对心脏……”

钟南山又站住了,问她是怎样的情况。她说的是自己的父亲。钟南山说,要看病人才知道。她的父亲就在另一边高声回应:“我在这——”他喘着气挤到了前面。

钟南山耐心地等他挤过来,转身去询问他的病情……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仍然在认真地回答问题。其耐心非一般人所具有。

钟南山好不容易走下讲台,又被电视台的记者围住了,记者向他连珠炮一样地提问。他走两步就被截住,走走停停。而在他的办公室已经有人等着他了。另一旁的小会议室,各家报社的文字和摄影记者十几个人也已经恭候多时。下午还有他的门诊。

等到钟院士坐下来接受我的专访,上午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中午休息的时间也被我占了。

                    (连载20)


熊育群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